在经历了1月中旬以来的反弹行情后,由于短期情绪透支、3月份国内重要会议临近,加上外围扰动再度升温,A股港股两市在上周均开始大幅回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市场的回撤无论是时间窗口亦或是空间上都在意料之中、预期之内的。管其本质,驱动本轮上涨的资金主要还是交易型资金而非长线资金,尤其是上周南向资金追涨更放大了亢奋程度。我们可以回过头看下我在1月14号给出的观点,上方的结构在3380-3420目前看该位置的承压非常明显,指数来到该区域后随即大幅调整。从全球资金角度来看,大部分机构投资者不论是长线还是对冲基金,目前对中国都已经是标配甚至小幅超配了。但基于EPFR显示全球投资者加总起来依然明显低配,也就说明欧美长线投资者并没有明显参与此轮行情。这也印证了EPFR数据在加总维度上主动资金依然流出,而部分交易平台反馈有一些LO资金回流看似矛盾的信息。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本轮外资以交易型资金为主,以亚太和新兴市场内部的轮动为主。大部分交易者表示在当前位置会选择观望而暂时不会进一步加仓。
后续增量资金可能会来自于哪里?短期个人投资者和趋势跟随的交易资金在推高市场的同时,也会放大情绪甚至招致机构做空,例如周四港股卖空成交比例异常跳升。其次,市场更为期待的海外长线资金能否行动也是对于后续资产价格重估前景最为重要的部分。作为更大且更长线的资金力量,经过过去三年的流出和预期变化,回流的门槛也更高,基本面转好是一个前提条件。
综合下来,长线资金当前更为关注的问题聚焦在两点:一是当前AI产业盈利兑现的可见性,毕竟估值和情绪已经完成了第一步的修复,后续盈利兑现前景是长期买入持有的更重要理由?二是整体宏观经济和总量政策的情况,如地产和消费的修复情况。毕竟截至目前,本轮行情仍局限在很窄的个别行业乃至个股上,如果无法形成扩散效应的话,可能无法促成整体行情的持续。除此之外,也会有人担心近期AI产业和资本市场的火热,以及国内部分经济数据的好转(如2月国内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50.2,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反而可能导致政策不急于推出更多增量政策,短期选择观望,进而影响情绪,因此即将在下周召开的全国两会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验证和观察窗口。
后续增量资金可能会来自于哪里?短期个人投资者和趋势跟随的交易资金在推高市场的同时,也会放大情绪甚至招致机构做空,例如周四港股卖空成交比例异常跳升。其次,市场更为期待的海外长线资金能否行动也是对于后续资产价格重估前景最为重要的部分。作为更大且更长线的资金力量,经过过去三年的流出和预期变化,回流的门槛也更高,基本面转好是一个前提条件。
综合下来,长线资金当前更为关注的问题聚焦在两点:一是当前AI产业盈利兑现的可见性,毕竟估值和情绪已经完成了第一步的修复,后续盈利兑现前景是长期买入持有的更重要理由?二是整体宏观经济和总量政策的情况,如地产和消费的修复情况。毕竟截至目前,本轮行情仍局限在很窄的个别行业乃至个股上,如果无法形成扩散效应的话,可能无法促成整体行情的持续。除此之外,也会有人担心近期AI产业和资本市场的火热,以及国内部分经济数据的好转(如2月国内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50.2,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反而可能导致政策不急于推出更多增量政策,短期选择观望,进而影响情绪,因此即将在下周召开的全国两会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验证和观察窗口。
免责声明
这些信息和出版物并不意味着也不构成TradingView提供或认可的金融、投资、交易或其它类型的建议或背书。请在使用条款阅读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