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合指数

A股第四轮牛市的基础,就是央企估值重定

每一轮牛市,都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回顾30年,A股3轮牛市。
第一轮从1994年开启,这也是上证指数唯一一次标准的5浪牛市,因为那个时候,A股的投资者散户为主,当时我们都是看台湾的软件,更多的是看图表,所以市场走势也是收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一波牛市的背景,主线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次经济改革。50岁以上的人对那个时期应该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胀,人们抢购各种物资抵御通胀,中央推出了保贴率来稳定金融市场。国企改革的全面开启,中国也正式融入全球化大潮。而中国企业家以大无畏的勇气,投入改革大潮。打造了一批中国的名牌企业。当年炒过长虹,海尔这一批家电企业的股民应该都有印象。

第二轮牛市的一个重要背景,应该是中国投资主体的改变,从散户化向机构化转变,大批公募基金诞生。这个阶段,因为没有先例,所以行情走势也是过于火爆,以至于牛市一波流,时间也只有2年,虽然创出了历史新高,但后面造成的熊市,也非常恐怖。这一波行情是主线是股权分置改革,国有股、法人股上市,带来了五朵金花,大象跳舞的大牛市。

第三轮牛市的背景应该是证券市场自身的改革红利诞生,深圳建立创业板,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可以上市,带来了巨大的活力。这也是一波超级大牛市,一大批的TMT公司走出了10倍甚至20倍的大牛市。当然,这一波牛市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杠杆泛滥,大量的配资带来就巨大的泡沫,成交量动辄万亿,量化软件充斥,最终以股灾收场。

这也算是A股的至暗时刻,管理层反思,不断的去杠杆,市场沉寂5年才摆脱阴霾。

有些人认为,牛市一定是要伴随经济增长,所以大家觉得中国目前增长放缓,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就不可能有牛市。甚至有人认为中国会步日本后尘,陷入“失去的30年”。其实这是个误区,首先中国和日本有本质区别,日本资源匮乏,两头在外,对外部依赖严重,无法实现内循环。而中国虽然资源也不够均衡,但中国用30年实现了全产业链建设,有些产业已经形成垄断,倒闭上游必须要和中国合作。而下游,中国虽然人口红利下降,但沿海和内地发展不均衡,反而可以带来机遇。

其次,谁说牛市一定要依托经济增长?牛市本身就有多种模式,资金牛同样存在。而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空间还非常大,包括长期资金入市的比例还很低,如果对比美国市场,养老金,保险金入市,完全可以支撑A股的牛市。更何况中国的经济并不是衰退,而是结构性调整,如果有效的抑制房地产的风险,加快科技领域的国产替代,中国经济仍然会有很强的持续增长。

回顾3轮牛市,正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30年,中国金融市场也分享了人口红利,土地红利。但从2018年开始,美国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全球的经济也面临挑战。而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经济增长模式也面临调整。在这个大背景下,很多人开始怀疑A股能否还有牛市。

我理解,很多人是找不到牛市的底层逻辑,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下一个牛市的背景是否具备。
去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提高央企上市公司质量的相关文件。其中提及部分中央企业内部上市平台定位不清、分布散乱、实力较弱,一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创新发展能力不强、经营和治理不规范、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发挥不充分、价值实现与价值创造不匹配等问题仍较突出。

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政府的改革方向就是要共同富裕。那么,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定是要依托国有资产增值,所以国有资产证券化,就是唯一的出路。举个例子,美国的银行股的平均市盈率是20倍,而A股的银行股平均市盈率是5倍。你想想,如果A股银行股总市值是10万亿,占A股的八分之一。那么银行股如果可以到20倍市盈率,就有40万亿的市值,你觉得A股有没有牛市?而央企不仅仅是银行吧,所以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找到一个正确的逻辑,让市场投资者认可中国的银行股值20倍市盈率。

如果你关注A股市场,应该看到过去一段时间,一直有相关的消息在释出。国资委也一直在征询各方意见,就是要在理论上解决央企估值的合理性。

所以我认为,一旦这个论述的合理性被高层和机构投资者认同,A股的第四轮大牛市就会拉开大幕。而且这一波大牛市,一定是一个健康牛,长期牛。

在回到这张图,上证指数3周图,macd底背离,狄马克序列低8(12月第三周低9),通道下轨支撑。从技术信号看,这里具备了形成底部的条件。

牛市将至,黎明前的黑暗,更需要坚定地信念。新股民更需要抱团取暖。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