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oxinchen

廖鑫晨:币圈里蒸发的钱去哪儿了?

COINBASE:BTCUSD   比特币

  最近熊市,想必很多币圈的朋友们都有想过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币圏亏的钱到哪里去了,又是给谁赚了?表面来看,很多人都会想到是狗庄赚了,但事实不然,投资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不是一个百分百确走的事,除非搞内幕交易。所以机构也有亏损的时候,不是所有的机构都能百分百赚钱,踩雷割肉也是有的,了得资本创始人易理华今年在朋友圈表示,2018年Token Fund的收益率,按照法币本位,-80%是正常的,-60%是合格的,-40%是优秀的,-20%是顶级的,-0%是没投过的。既然机构也有亏钱,亏的钱哪里去了?到底谁在赚?

  讲个故事

  有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我们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并且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这段时间,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甲说:"好无聊",乙说:"我也好无聊",此时看故事的你们也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我们就称之为不活跃!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乙决走玩一个游戏。于是,真正的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或者是,甲和乙分别左手导右手玩自买自卖的把戏。

  ......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一个小时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又过了一个小时,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这个时候有人跟他说,烧饼年底肯定涨到1万元。

  在币市中,路人丙就是币民,烧饼甲和烧饼乙就是项目方,给出目标价的人被称作币圈分析师。在烧饼甲、烧饼乙和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但是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那到底谁亏了钱呢?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也就是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进银行而获得的利息太少了,根本比不上价格飞涨的烧饼,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当然不是。那么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比如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出现。

  也可能是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一同样题材的Token(例如;以太坊和EOS)出现

  亦或是大家突然发现:这不就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也许是烧饼价格已经高的离谱了,大家不敢买了!—游戏结束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谁占有最少资产,也就是剩下烧饼最少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当市场冷静下来,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币市,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在熊市来临前最终谁持有最少的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作为一个币圈投资者,应当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看到别人的忽悠要理性对待,且入市后务必要时刻保持理性。现实中一旦把钱投入进去,人往往容易失去理性,一个娄不住就All in,紧接着是脾气上来了。此时不亏钱一切还好说,一旦亏损气大伤身,炒币不成反而影响生活质量。

  我是廖鑫晨,主流货币分析师,财经时评人。BCH、LTC等其他主流币分析加笔者进行咨询了解,短期行情波幅较慢,短线利润把握需实时进行指导,欢迎前来相互交流学习;
免责声明

这些信息和出版物并不意味着也不构成TradingView提供或认可的金融、投资、交易或其它类型的建议或背书。请在使用条款阅读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