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yanToken

Luna——资本营造的伪货币铸造厂

做空
BINANCE:LUNAUSDT   Luna / TetherUS
Luna是Terra协议(区块链)上的一种同质化代币,它的主要功能是为Terra上的稳定币(UST)吸收波动率,同时进行一些Terra上的质押和挖矿过程。

我认为Luna只是一个包装的更精心的CDO,或者它甚至都称不上一个CDO,因为它背后的负债是由市场本身提供的。

玩过一些土狗的人应该知道Defi分为一池和二池,Luna实际上是把大家都赶到二池里,然后自己把二池锚定在一个CFMM类似于Curve的曲线上,它的风险也就来自于市场抛压本身,有经历过土狗崩盘的同学应该可以自行想象一下。

再顺带说一下关于现在Anc上UST使用率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是,你借UST的话ANC协议反而会给你钱,就像美团和饿了吗大战的时候的烧钱场景一样,因此才滋生出了这么多无用的UST需求,那么当这种情况消失或者是借贷需要付出费用时,它的市场地位将与USDT相同,那么大家如果有这两个同样的选择的时候,是会选择USDT呢,还是UST呢?

那么再回到Luna的经济模型本身,它号称是一个由市场应用需求容量来支撑的体系,但是到现在为止,除了它自己做的一个Anchor用于维系整个庞氏结构之外,其他的应用基本上都是垃圾,而且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内,Mirror合成资产这种东西是被主流国家法律所限制的,去中心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Luna现在的破局之路是朝着Cosmos相关的生态伸出触角,你们会发现他们和很多链构建了合作关系,比如Osmosis、FTX、Rari等,同时在很多的项目生态上搭建了token-Ust的池子,消化掉多余出来的UST储量,并且吸引更多的人来使用UST作为一个交易标的。

其实关于Luna的问题就在于:你是否相信,UST能在长久的发展当中保持一个很健康的状态,并且一直健康下去?如果可以的话,为什么别人不可以?(这种成功是不是由纯资本带来的推动力,资本想从中获得的又是什么?)

我认为一个去中心化货币主权的应用场景不可能去侵蚀中心化的应用本身,首先货币就是由某个主权进行铸造和管理的,他收取的铸币税实际上是对货币信用和未来预期的管理,Luna就类似于一个小偷的角色,它偷偷在外面开个一个铸造厂增加流通量并且获取收益,同时还侵蚀原本属于法定货币的市场价值,一是不为原本的法定货币所容,二是也不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

当然了,其实我对它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曲线预期,因为大家纵观过去10年出现过的各类庞氏结构项目,就会发现他们的顶峰是不可见的,但是总有一些征兆会预示着大厦将倾,比如Anc的价格,或者是Luna的抵押率等等,但是这些指标总会滞后一些,因此使用起来也是看各个人的喜好了。

空Luna如寡妇守寡,万一成功了不得立个牌坊?

LUNAUSDT

免责声明

这些信息和出版物并不意味着也不构成TradingView提供或认可的金融、投资、交易或其它类型的建议或背书。请在使用条款阅读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