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A股最强风口在哪里过去半年,一直没有写个股分析,因为之前选的一些标点,质地还不错,但走势并不喜人,有种赚了指数赔了钱的状态。所以想想现在市场确实很难把握,对于大多数没有足够的基本面分析能力的读者,建议购买一些分类基金,这样也许可以弥补选股失败的缺憾。
说的A股,我是非常看好未来十年走势的,因为大量的机构投资者入市,对于优质资产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所以好的赛道才是稳赢的关键。
而过去20年,A股最强风口无疑是互联网,即便缺少了bat这样的巨无霸,但仍然不缺少10倍20倍的大牛股。而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类社会科技发展,未来10年,生物制药无疑将成为最强风口。从2019年的新冠又疫情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生物制药行业受到的资金关注,以及市场前景。
而在A股中,越来越多的创新公司加入科创板,也给市场带来了活力,因为tv上面并没有生物制药这个分类指数,所以我只能利用医药主题分类指数作为分析参考。所以具体的投资标的,请另行寻找。
从图表看,经历了4年的熊市,指数已经完成了abc的调整,2019年开始进入新的上升周期,因为缺少2012年以前的历史数据,所以我们无法确认这里在运行哪一个波段。但不管是哪一个波段,这一波都会是非常火爆的,即便按照2019年的走势看,未来指数翻倍的机会也是非常容易出现。
所以那些对基本面研究缺少条件的读者,不妨选择生物制药主题基金,长线持有,相信未来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SHCOMP
一鼓作气再而衰——上证指数年内第三次冲击下降趋势线结果漫长的整理,上证指数再次逼近了下降趋势线,这是年内第三次攻击这条压力线。而这条线所处的位置,其实在过去10年一直构成了上证指数的压力。所以意义重大。
这一次上证指数应该是准备充分,大金融板块持续被外资加持,利息拐点,经济企稳,疫情缓解,各种逻辑好像都支撑银行股走强。而保险和证券,最大的意义在于改革
特别是证券业,面临中国开放的关键节点,从上至下的改革意愿都非常强。所以这个版块我长期看好,而且券商从来都是牛市的急先锋,如果这个版块炒热,市场想停也停不下来。
从市场周期看,上证指数本轮上升接近尾声,但涨幅确是过去20年来最小的一次,所以在最后的2-3个月,要么会是一个爆发性的上升(单月涨幅10-15%),要么后面就会持续走强,而没有大级别的调整。
当然,我个人倾向于走快速上升,攻击4000点,然后开始调整的路径。因为这样市场赚钱效应更好,对于散户来说更容易把握。如果按后者操作,可能更需要耐心了,而耐心是很多人最缺乏的。
建议:A股牛市毋庸置疑,剩下的就是选择对行业,耐心持有。新能源,5g,生物制药,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行业都会是未来5-10年A股最好的投资方向。
上证:迎接考验美国大选临近,外围市场普跌,进入避险模式。
美股大跌,我们的大A一般不会错过。
下周开盘,将是对A股的一次重大考验。
当前位置也是处于下方支撑位置附近。
如果下方的支撑没有撑住,那么下方的下跌空间将会打开,后续将大概率继续下跌。
3170-3220将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区间。
希望我们的大A能够撑住。
SHCOMP:未来再说进入十一黄金周假期,大A也终于停盘了。
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川普也中招了,美股大跌,试想,如果大A还开着,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从周图上看,当前价格处于下方支撑附近。
而且,上周收取一个实体较小的陀螺线。
这是一种反转信号。
但是如果价格跌破该支撑,那么这一位置将变成强阻力位。
那样的话,后市真的堪忧了。
而假期休市阻止了这种坏情况。
但愿下周美股能够缓过神来,让大A能够挺住。
如果挺不住,那边惨,这边也会更惨。
SHCOMP:上证上涨受阻上证指数在十一节后迎来一波小上涨,从3236涨到3366附近。
不过之后几天一直处于震荡。
这主要是因为在3370附近有较强压力,当前上行动能并不能有效突破该阻力。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走呢?
既然是遇到压力,行情大概率回调,寻找支撑。或者在压力附近积蓄能量,一攻而破。
当前价格下方支撑在3270附近,更低支撑在3230附近。
价格大概率回去测试第一支撑。
所以,可以先做空,后做多。
入场:3355-3370
止损:3380
目标:3270-3250
我们正在经历A股历史上最大的牛市如果你在井里,自然只能看到井口大的天。对于市场分析,格局很关键,我知道很多人喜欢做短线,看分时交易,在币圈,很多人看1分钟走势。按道理说,这个没有大的问题,但你看的越短,发生变化的几率越大,犯错误的概率也就越大。股市的运行,更依赖基本面,经济周期的变化,不是按天计算的。更多的时候我们是用年,甚至十年为单位,所以有人才会发明了30年周期的研究理论。A股的历史比较短,也就是30年,但这三十年的变化,确实发达国家的百年经历。这一点倒是很想比特币,一日十年。A股历史上3个周期,从散户时代,到基金时代,再到外资时代,应该说是一部进化史,但也是市场赚钱效应转移的历史。昨天有报道,说6124点买的基金,现在不仅解套了,有些还翻倍了。还有关于社保多年持续盈利的报道。4年前我预言A股去散户化将会加速,现在看,市场已经进入了机构时代。
机构之间的博弈,其实更残酷,更简单,散户的生存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狭窄。茅台,你现在只有远观,因为一手就是十几万,当散户被排挤出股东名单的时候,我们只能买基金来分享茅台成长的红利。
但市场一赚七赔的不变规则,注定了还是有很多个体成为基石,如果你想摆脱这个厄运,必须具备超越常人的能力。如果没有,那最好去相信专业人士,购买基金;亦或是你乐得作为基石,每天在这个赌场进进出出,给庄家添砖加瓦。
说这些,是想让大家知道,交易并非简单的买卖,有时候你看不清方向的时候,可能会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让自己越错越多。
回看上证指数过去2年的走势,在2018年底的时候,我给出了下跌c浪结束的预测,也就是说从2019年,A股的第4个牛市正是开启,虽然经历了漫长的调整周期,虽然有疫情,中美博弈搅局,但今天我们看到上证指数依然迈着坚定的脚步,在牛市道路上砥砺前行。
我们看到上证指数的季线,macd面临金叉,均线呈现了多头排列。技术看,上证指数已经进入了多头模式,而目前短期压力,应该是2015年高点和2018年高点连线形成的下降趋势线,这也是本轮行情上半年受阻的位置,所以10月的任务,就是拿下这个压力,形成有效突破。而本轮行情处于主升3浪,大周期的目标则是挑战xy形成的下降趋势线,可能在2021年完成。
券商突破,上证指数3浪确认当一轮牛市缺少了券商,是难以想象的。不管是作为指数现货,还是更重要的长期政策利好,券商无疑都是本轮行情最值得期待的板块。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准备,还不知道应该买什么,券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在注册制大背景下,散户的交易变得越来越困难,有时候你会发现,买对了指数,买错了个股。建议那些没有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选择细分行业基金,或者定投指数基金。
牛市,不是三两天,很多人喜欢短线,但你可能会发现,半年后,回头望,芝麻捡了一些,可西瓜一个没有。对于交易技巧一般的投资者,中长线交易比较适合。
2020年是中国证券市场成立30周年的日子,相信有很多值得期待的政策,未来10年,中国A股将成为全球最佳投资市场。
好好享受这一次的牛市吧
SHCOMP:对上证略微悲观上证指数在上周五飙升,给人一种牛市又来了的感觉。
但是,我对此略有异议。
从图上看,这是一个典型的三角形破位。
从以往的交易经验可知,三角形破位往往会导致后期有较大行情,但是现在是三角形在顶部,大概率是向下破位。
因此,我忧心忡忡,不持有仓位。
但愿我是错的,这只是一个中继形态。
但愿,大牛市来临。
券商是牛市不败的神话——写在上证指数3浪前夕对于牛市的定义有很多种,但券商在A股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牛市中,从未缺席过。
周五券商股全面爆发,有人觉得诧异,因为当天公布了券商8月收入滑坡的数据,大家觉得券商理所应当下跌才是。但开盘中信证券就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强势,随后国金和国联打板,给市场注入了强心针。周六一则小道消息解开了周五券商大涨的谜团。国金和国联有意合并。
回头看一下过去几个月的市场走势,第一波行情启动,就是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合并传闻引发的。光大引领券商板块集体暴涨,龙头翻倍。而后中信和建投多次辟谣,大家开始对合并概念冷却,但有经验的人都心知肚明,合并是大势所趋,所谓空穴不来风。之所以没有很快付诸实施,那是高层为了让子弹再飞一会。至于中信和建投,两个巨无霸级别的合并,当然不会那么简单,涉及层面广,利益纠缠也多。所以之后也传出第一创业的合并,就是在尝试从中小券商入手。而这一次国金和国联整合,算是第一个试水。之后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动作。
2020年是金改大年。从外资无门槛入场,到银行混业,券商行业将迎来转机。这也是金改中最容易动手,也是变数最大的行业。而券商的改革,也势必影响股市的变化。我们都知道券商就是指数的现货,如果这个版块走牛,指数必然会形成牛市。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过去一直强调要重视券商板块,而在7月之后,市场进入2浪调整,这个过程我在之前已经多次提及,8月我也专门撰写文章,给出了abc的路径,现在看市场选择了第二种走法,不过最终殊途同归,c浪完成后,上证指数的周线走出完美形态。虽然很多时候,市场都并不一定复制标准的走势,但出现了也没必要过分怀疑。市场永远是对的。
现在看2浪调整目标应该达到了。如果保守的操作,应该在右侧入场信号发出后入场。即日线macd金叉,突破前高。如果这个时候不能及时入场,有可能会措施2020年最后的机会。
SHCOMP:肥牛来了吗?上证综指过去一周终于雄起了一把,连续大阳线已经突破了疫情之前的高点位置。
恍然见,好像大牛市又来了,牛了吗?
现在市场上喊大牛的人越来越多,市场交易量也逐步放大,狂躁的情绪又开始出现。
往往这样的情绪一出现,就是比较危险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最需要保持清醒的。
从月线图上看,价格确实已经突破了收敛三角形的压力位置,一般而言,这样的突破往往后面会有行情的爆发。
根据三角形突破后的走势分析,后期价格目标4200附近。
完美要做的是等待机会入场。
入场:2800-2900
止损:2750
目标1:3500
目标2:4200
交易者仓位千万不可过重,随着内外部风险的逐渐加剧,任何风险的爆发都会挫伤市场,保住本金才是最重要。
肥牛有没有来不知道,但肯定有人在吹牛皮,离那些吹牛皮的家伙越远越好。
上证指数8月路径全球金融市场在7月都表现的不错,因为美元弱势,大宗商品和股市都展开了反弹。不过A股最亮眼,上证指数15%的涨幅,应该是一个靓丽的成绩单了。但到7月下旬,市场陷入调整,接下来会怎么走呢?
首先,我们在大逻辑上要有一个清晰的判断,A股在走牛市。这个我历史文章中都有明确的分析了,有兴趣的自己查看。
其次,这轮牛市的特征是创新,中国处于转型阶段,新产业替代旧产业,虽然有阵痛,但不改变就要走向衰退。所以国家拿出极大的勇气和足够强大的政策支持。今天我们也看到关于集成电路和软件的优惠政策。而且我相信不止这些,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刺激政策出台,所以股市作为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必然要发挥他的作用,而随着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投资者回报,股市也会让我们真的赚到钱。
我们看图表,这里是2浪的整理,我给出3条路径,1、直接突破,用小abc结束2浪。2、突破后形成顶背离,然后走c。3、走c。
三种走势都有可能,我倾向于走c,在中旬结束,发动3浪,目标是突破3587点。1的可能性应该最小,不过也存在可能。所以不要左侧交易。
当然,最终走什么路径,我说了不算,主力也说了不算,交给市场决定。
但我们要清晰的看到,牛市特征非常显著了,所以持股很关键。我在5月推荐了安靠智电,现在已经50%的涨幅了。你如果收益低于50%,反思一下。
下半年看多A股,板块方面,注意新基建、5g和软件板块。而农业的炒作方兴未艾,同样值得关注。
风险方面,注意中美关系,当然,现在已经很恶劣了,不过素人川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我不知道为了获胜,他是不是可以动用紧急状态法,推迟选举。反正他喜欢操纵市场,我们有个心理准备就好。但大趋势看,什么也无法逆转A股走强。年初我判断A股是超预期,目前坚持这个观点不变。
千金难买牛回头,牛回头了,你敢上车吗?今天中芯国际登陆上海科创板,成交480亿,占了科创板成交量的50%,是历史第四大成交量。而今天科创板也出现了大跌,加上创业板的电子元件板块一周主力资金流出近500亿。原本信心满满的投资者,好像被施了魔法,从疯狂看多变得疯狂看空。我觉得这都是不理性的行为。因为市场有自身规律,并不会因为一些人的看法而改变。而我们对市场分析的基础,也是历史重现,趋势延续。所以我觉得大家没必要过于恐慌。
有人把今天的中芯国际比作当年的中国石油,认为他的上市将会终结A股的多头行情。那我们就回顾一下历史吧。
2007年11月5日,上证指数股在半个月前创出了6124点的历史新高,市场已经极度狂热,虽然经过了半个月的调整,但中国石油的上市再度引爆行情。当天他以45.77开盘,最高45.79,收盘41.13,成交699亿,换手近52%。也就说有一半的流通盘被股民按照41元以上的价格接走了。而当时接盘的人,可能没有想到,这个价格成为了他们挥之不去的噩梦,也成为13年后无法企及的高度。现在想想当时的人要多疯狂啊,估计只有2017年炒币的人可以与之媲美了。
而当时本来想借着中国石油再上高峰的A股,也在中国石油暴跌的带动下,一路破位下行,知道1年后的1664才止跌。而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被称之为“两桶油”,市场只要看到他们拉升,就像见了鬼一样,所以人都会不自觉的卖出股票。
那么今天我们看到的中芯国际,他的上市也带来了下跌。是否可以说中芯国际是牛市终结者呢?
我想说,大家多虑了,首先中国石油上市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成长型,价格泡沫严重,所以价格回归是必然趋势。而中芯国际正在成长周期。随着中国在芯片产业的巨额投入,对于芯片志在必得,中芯国际的发展还在路上,远没有见顶。
而且目前也不是6124,上证指数才刚刚摆脱底部,所以现在就开始恐慌未免太悲观了。
对于那些看衰中国经济的人,我觉得你们首先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不看好中国,那为什么不去你看好的国家?如果你没有能力离开,那就留下来好好建设他,改变他,而不是怨天尤人,不是每天诋毁他。中国固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那个国家没有?对面那个一天到晚说三道四的国家,自己不是也被疫情搞得焦头烂额吗?所以不要过于理想化。就好些过去2年,很多人抱着理想投身数字货币市场,觉得去中心化是人类的未来,但殊不知自己成了某些骗子精心设计下的牺牲品。
活在当下,要理性,要现实,更要保持平常心。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在他面前,没有特权。而且疫情也将改变人类社会活动,也会改变我们的经济活动。
对于中国股市,我现在的看法,和过去2年一样,不会改变,人性的弱点就是贪婪和恐惧。也许明天一根大阳线,今天那些悲观主义者就会忘记了恐惧,迫不及待的冲进去了。但我想说,交易是长情,交易者应该学习巴菲特,要做到荣辱不惊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才行。
我们看一下图表,目前上证指数回踩ma18,虽然力度有些大,但之前的涨幅也不小,所以这个回调是可以接受的。况且创业板已经超涨了,所以我认为这里机构调仓换股是非常合理的。而对于牛市中的这种调整,我们在历史上看到非常多了。不要说没有什么利空, 就算是有,也无惧。1996年的那波牛市,曾经有经典的十二道金牌调控的经典行情,虽然上证指数暴跌30%,但随后数月创出了2245的新高。所以有句股谚叫做千金难买牛回头,现在牛回头了,你敢上车吗?
A股目前处于什么位置,接下来应该买什么股票?过去10天,A股的走势异常火爆,令人乍舌。东财数据显示,目前平仓持仓40%,依然偏低,而很多人踏空了本轮行情,目前也有些手足无措。那么接下来怎么办,A股还有上升空间吗?如果有应该选择什么标的。
我们用过去2轮牛市,上证指数的走势作为参考。(因为我不知道如何插入外部图表,所以这里只能用文字表述,如果需要图表可以添加我索取)
一、我们先从时间周期看
在2006年,上证指数从年初启动,半年时间飙升了50%,之后开始整理,三个月后开启3浪,最高见到了6124点。
2015年,上证指数7月启动,6个月飙升58%,之后整理2个月,再次启动3浪,最高5178点。
本轮行情应该是从4月启动,目前走了3个多月,涨幅30%。
从对比数据看,本轮行情走势同样凌厉,但要是接下来继续飙升,可能会形成和前两次一样的“短命牛”,所以我倒是觉得慢牛可能更适合当前的环境。
二、我们对比一下图表形态
三次走势都是在abc3浪调整之后展开,前两次第一攻击波都是在b浪高点止步,开启调整模式。而目前看,也逼近了b浪高点(3587点),理论上在这里调整是合理的,也是比较符合慢牛的特质。当然,如果突破b浪高点后整理也不为过,但上下差别不大。
三、我们看一下三次行情的板块表现
2006年第一阶段,券商、有色,军工,食品和机械位列前五。券商是当之无愧的牛市发动机。而有色军工机械得益于国企改革的大背景。
2014年第一阶段,券商、建材、钢铁、交运和银行冲在最前面。券商当然还是发动机了,而且依然是翻倍的走势,而银行、交运、建材和钢铁受益于4万亿的“放水”。
2020年第一阶段,目前看券商失去了往日的龙头地位,虽然7月开始表现,但阶段涨幅只有31%,被挤出了前五。涨幅前五依次是服务、电子、食品、商业和传媒。这和当前的大背景非常贴近,疫情影响下的产业转型,线上游戏、办公,非接触类服务的崛起,都是新模式。当然,券商虽然前面落后,但他毕竟是指数现货,大概率不会掉队。
好了,我们看了已经发生的事情,那么接下来如果指数进入调整模式,鉴于每天万亿的成交量,个股行情依然会火爆。在指数调整的时候,什么行业板块会是最佳的选择呢?
我们看一下调整阶段的表现
2006年的第二阶段,房地产、休闲服务、军工、制造业和商贸开始补涨,但力度都不大,主要是因为前面涨幅都不小,所以这个阶段消耗的资金较大,需要补充弹药。
2015年的第二阶段,涨幅前五的是计算机、传媒、通信、单子和纺织服装。这个和创业板走势贴近,而且当时也是场外配资最疯狂的阶段,所以已经涨过一轮的创业板开启了第二轮的上涨。
纵观前两次牛市,应该说都离不开大背景的影响。第一次牛市应该叫“基金牛”,第二轮可以称之为“杠杆牛”,而今年的牛市,和以往不同的,是外资机构入场,成为了主力。我暂且称之为“机构牛”吧。
因为机构的逻辑和散户不同,散户是追涨杀跌,而机构更多的是价值驱动,一旦发现了低估值,会持续买入,直到失去投资价值才会离场。所以我们看到本轮行情,很多个股是直线飙升,特别是高价股的表现。以往牛市,高价股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项,因为大家都觉得高处不胜寒,散户钟爱重组股,钟爱低价股。以前有过消灭低价股的炒作逻辑。但本轮行情截然不同,因为机构资金体量足够大,即便是千亿市值的股票,对他们来说也可以信手拈来,举重若轻。所以散户已经被边缘化。
所以接下来,从大背景看,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是主旋律,所以科技兴国的大背景下,选择科技股自然不会错,而从补涨的角度看,券商和软件第一阶段涨幅都不大,应该还有机会,估值修复可能也是一个重点。总之,目前行情才刚刚启动,远没有到害怕的时候,有些人如果不太擅长选股,还不把钱给基金打理。
金融三剑客集体现涨停潮,你如果还觉得这是反弹,就有可能错过10年牛市关于市场突破3300点,我一点不觉得奇怪,因为这都是在2019年底预测之中的事情了,而且我非常肯定的说,这里并不是终点,而是大牛市的起点。如果你赚了点小钱就想落袋为安,可能会错过十年牛市。
虽然今年创业板在上半年表现出色,但上证指数一直被空头压制,以至于有些人觉得A股就是熊市的一个反弹而已。但一根大阳线,千军万马来相见。7月刚刚开始一周,市场就发生了巨变,先是券商掀起涨停潮,中信用200亿成交量点燃了大金融板块的导火索。今天保险、银行和券商板块涨幅超过了9%,成交2000多亿。A股成交1.5万亿,市场做多热情完全被引爆。下午很多涨幅小的股票都是被新资金盲目买入,因为他们发现便宜的股票已经不多了。
其实大金融涨是情理之中,我在过去2年一直在提示,券商板块的机会,而去在2019年券商就已经走出了1浪,目前的大三浪更是势不可挡。我们如果看大金融板块的形态,完全是一个高位的三角形整理,这个突破是非常有意义的。是A股大牛市的突破,接下来将会走出波澜壮阔的行情。
所以那些还没上车的朋友,现在还有机会,而在车上的,不要轻易放弃手中低位筹码,因为你可能再也买不回来了。
上证指数终于突破了,但是你赚钱了吗?5月我曾经发表过关于券商板块的文章,2个月的时间,券商终于带动上证指数突破了3000点整数关,年初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认为今年A股将会成为全球最佳投资市场,目前我还是坚持这个判断不变。
不过行情如火如荼,但很多人好像并没有赚到钱。这可能就是以后市场的运行模式了。如果你还抱着过去那种指数涨,死捂低价股的思路,可能会满仓踏空。我们看到上半年创业板的牛市,基本上就是医药板块的牛市。而最近2个月,题材股全面熄火,喜欢炒垃圾的人估计都会比较郁闷。而那些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估计会躲到被窝里偷着乐呢。
机构成为市场主导,所以大家应该跟着机构的节奏,坚定的持有白马股。特别是细分市场龙头股,做大波段,而不是天天盼着抓涨停板。
上证指数的突破,换来的可能是创业板的调整。如果成交量每天都可以维持在万亿以上,创业板的调整力度不会太大,而后应该是等上证指数补涨后,在一同发力。这可能会复制2014年的情况。当然,不管指数怎么走,如果你选错了股,没有跟上机构的节奏,最后可能都赚不到钱。对此,我说过一个方法,那就是买基金。可以买细分市场的基金,也可以买指数基金。总之,不要赌题材股,不要把资金放在一个股票上。要建立投资组合,模拟基金的策略。这样才是最好的投资方式。
五穷六绝七翻身,希望大家在这个多事之年,可以抓住机会,积累财富。
上证:不敢高声语对于上证,真不敢说啥。
十年前 = 十年后
如此稳定,按理说招人喜爱才是,但是市场需要波动,死了一样的行情怎么招人喜爱?
三千点就是一个过不去的坎。
从日图上可以看出,价格正好走到前期快速下跌的0.618RET位置处开始快速下跌,那么后市仍然不太乐观。
下方2750位置比较关键。
下方的2650最为关键,如果这个地方支撑不住,价格走AB=CD,那么结局就更悲惨。
希望这样的情况不要出现。
不然,就是悲惨世界!
生活已经够惨,就不要更惨了吧!
上证指数年内第三次冲击3000点,胜败决定未来5年大趋势上证指数在经历了一波调整之后,本周再次收出阳线,而且有个跳空缺口。我们知道历史上周线级别的跳空缺口并不多,一旦形成,往往都是具有突破意义的。所以这里我们要非常重视。
同时我们在周线也看到了一个macd的金叉,意味着多头趋势的确立。
但这里我们重点研究的是月线走势。我在去年的一篇2020年行情展望的文章中,曾经预言2020年A股走势可能超预期。现在时间过半,A股还在底部徘徊,似乎不能印证这一观点。但6月可能成为转折时刻。要知道历史的改变往往是瞬间的闪烁。虽然留给多头的时间不多,但在这里依然有创造奇迹的可能。
首先,我们看月线走势,这里是第三次冲击下降趋势线(ab连线),虽然前两次因为疫情的影响,无功而返,但这一次我们看到周边环境积极因素明显增多,外围股市一片大涨,纳斯达克甚至创出新高,而疫情过后,经济复苏,各项指标也开始好转。虽然川建国还在为了选举不断攻击中国,但因为美国自己的问题,以及中国的强硬态度,让中美因素对市场的影响逐步减弱。
从外资持续流入A股的情况看出,市场资金对于处于低位的A股青睐有加。而人民币坚挺也给资金提供了信心。
其次,在指标看,macd维持多头趋势,K线组合也出现了两阳夹一星的旗杆走势。
第三,创业板因为前期涨幅较大,目前出现滞涨,而上证指数所谓T+0的政策,也让资金开始像上海倾斜。
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旦突破趋势线的压力,上证指数的上升空间将被打开。当然,这里如果无法突破下降趋势线,后果也非常可怕,因为我们都知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失败,月线级别的空头趋势形成,接下来可能会再次考验2400点的支撑,那时上证指数失去的可能不只是空间,在时间周期上会有更大的问题,一旦错过了反弹的时间窗口,后面的新周期要等上数月,甚至更久。所以这是多数人都不希望看到的情况。
结论:下降趋势线目前在3000点左右,一旦突破,上方的两个压力是3288点和3587点,上证指数可能面临两种选择,一个是快速突破这两个位置,年内到达4000点,也就是我去年预测的走势;第二种情况可能是未来3-5年形成慢牛走势, 类似于道指,每个月维持3-5%的涨幅,每年维持30-50%的涨幅,当然,这一点取决于中国经济转型成功与否和资金对于收益的预期和市场的耐心。
总之,我对A股的看多立场不变,而在个股方面,依然看好新经济,转型带来的科技革命是必然的,而中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很多企业的成长性依然是爆发性的,抖音这样的企业在中国还会出现,而且不会是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