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不执念打板了趁着周末思考了下最新的半路模式和之前的区别,因为加入了一些基本面因子,所以选股机制不再像之前集合竞价那样激进,这导致选出来的股票并不是当时涨停榜上的明星,这和之前模式差别比较大。 之前就是将关注的股票,股性有记忆的放到池子里面,集合竞价比较强势,待到各种时机就冲进去,虽然会买到很多明星票,但是在那些市场情绪不好的日子里,第二天被埋,低开,甚至按跌停的惨痛记忆也是屡见不鲜。也许是那样,之前模式收益上就容易出现大起大落,情绪好的时候猛赚几把,情绪不好机会咔咔的退回去,尤其A股还是情绪不好是常态,这导致赚钱效应好的时候是市场会引诱人麻痹大意,等到退潮时不叫上你,后面就是一段时间的低迷。我之前也是转不过这个弯儿来, 但是经历的多了,就熟悉A股的“渣男”本性,419成了大多数的情况下的操作常态。
这一个月来,虽然买入很多票不一定赶上涨停,但是目前来看,仓位排名靠前的大赢小亏是比之前模式优秀的原因之一。虽然这还不是完全验证的情况,但是我还是会坚持至少半年把这个情况也摸清楚。另外,A股的短线风格保质期较短,而且五花八门,有时候炒小炒差甚至炒ST,有时候根据政策红旗炒大盘股,有时候青睐于白马,有时候杀了白马换黑马,最近又回到20CM的创业板,这种忽冷忽热的情况,对于量化交易的小伙伴的策略的“适应性”就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不能一根筋,认死理的寻找一个圣杯,而是需要像韦小宝那种在天地会做堂主,在朝廷做官员,方能获取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但是,大多数策略都是“一根筋”,如何让策略辨识市场风格并作出调整,这个难度我个人觉得还是有点大哈。不如用最廉价但是强大的人工智能“人脑”,融合老辣的经验作为策略的指挥中枢,有的时候派出空军,有的时候派出陆军,有的时候只需要特种作战。唉,说多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之前,我也会对一些朋友的策略提些建议,现在却再也不给别人建议了,原因是我意识到很多策略都是非常“私有的”,彼之蜜糖,吾之砒霜,即使是同样的代码,不同选股策略导致的长期收益率都是迥然不同。我提一个建议对于他的策略不是普适的,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因为没人能真正避免在市场亏损,市场总是有意外,而一个成熟的策略则是在长期亏亏赚赚的打磨中找到一个微妙并且脆弱的平衡点而已,任何一个看似不错的改进,可能就会将这种平衡打破。
对于策略的这种最弱性,可以模块化的进行长期观察和改进(Kaizen),我目前是固定比较成熟的交易框架,在选股策略上选择明显风格不太一样,或者说揣测贴近当前市场风格的选股策略,在两个账号进行对比,从中择优。
7月14日第一账号排名前四的持仓分时图
掌趣科技分时图
飞龙股份分时图
巨轮智能分时图
林州重机分时图
7月14日第二账号排名前四的持仓分时图
农尚环境分时图
中远海科分时图
通宇通讯分时图
兆龙互联分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