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观察VIX看标普是否真反弹黑一跌得有点凶,实话实说速度有点出乎意料。更难料的是VIX。
最近没看财经类新闻,不知道有没有相关报道,周一的VIX最高点可是至VIX创建而来历史第三高。前两次是次贷和新冠。和前两次对全世界带来灾难性相比,这普通的星期一算老几啊,却就是这般诡异成老三了。错过做空一波VXX的最佳时间,因为当时还没睡醒,嗨~
其实我一直相信Michael Burry的ETF泡沫理论。就是现在ETF交易已经占据非常大部分的股票交易。要是股民和机构同时抛售ETF,做市商就会跟随卖出正股。
已英伟达为例,ETF.COM数据,有527只ETF组合中持有NVDA正股,合共23亿股。要是这527只ETF出现高额净流出,正股就会被做市商大幅抛售。要明白ETF做市商赚的是BID&ASK中间差价,他们并不关心股价,只关心有没有人做交易。
某些ETF被抛售其实影响不大,但要是一定数量的ETF被抛售,当中一下质量好的个股也得跟着跌。然后一些ETF其实和被抛售的ETF是两种类型的ETF,但他们组合中都共同持有某只股票。很自然这只ETF也受牵连。然后火烧连环船,最后形成ETF抛售潮,整个股市就会瞬间崩下来。这就是Michael Burry的ETF泡沫理论。希望我没记错和理解错,因为他的理论很早就已经提出。
再加上AI近乎零延迟自动运算和执行,恐慌可以比以往来得更快更凶。
现在诡异的是VIX。就在2021~2022的美股下跌中,VIX最高点也不过40,但高低跌幅是27%。当时我记得CNBC的一个衍生产品策略师解释,因为VIX是以期权交易的隐含波动率计算组成。简单讲就是股市下跌,波动率变高,就是期权的premium变贵,等同保险费变贵。要是VIX起不来,代表保险费没疯狂飙涨,而当中原因就是投资者并不积极买保险。不积极买保险的原因就是他们压根就打算要把股票卖出,还保个毛线。事实的确是美股长达一年的震荡下跌后才回来,而非过去已被人们习惯相对快去快回的V型反弹。
那好了,现在VIX历史第三高,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反过来想,投资者非常积极买保险,保费才水涨船高。也就是说投资者并不打算卖出股票。市场恐慌,但保险继续买起来。这逻辑应该没错吧,我想。
现在看VIX的图,也对比标普在几天内的跌法,怎么跟2018年1月那么类似。我其实真记不起当时是为什么而跌,又或者根本就没有一个具体的诱因,就只因为2017年飚的太狂而造成的市场套利行为而已。这不知道。
我年头开始认为目前像2019年,而2018年又跟2019和现在都有一些类似。当然这两段时期之后都没有再往下跌,并在经过一段震荡期后创新高,只是时间不一样。
我觉得这次下跌后出现一段震荡期,然后又出现新高。最乐观是11月左右。但有一点隐忧,就是100天的标准差。实在跌太急,出现高低脚。要是这标准差在布林带外再出一低脚,标普震荡后出也出一个低脚,那就情况不太妙。2022年2月就是这情况,之后大家都懂。
我觉得没有什么黑鹅,乐观的几率是大于50%,其实是保守的说法,我觉得机会是较大。看历史VIX这样飚法,如果以最高点而非收盘时的点数而进行计算,之后标普都是起飞的开始。除了次贷那一次,次贷带来严重系统性危机,以及严重的外溢。
目前应该没看到什么类似危机。暂时反弹也尚且有力,短期大机会还有些震荡。要是一两周回到新高就太梦幻,我不信。
暂时这样,之后有机会再见。被打脸就还是不见了,哈哈
USSP500CFD交易观点
标普年内再有新高,你信不?美股回调咯,不惊也不喜。标普目标5500,上半年就达标了,也没太激进了,一边吃瓜就好。
梳理一下,6月17日标普接近5500,然后一直小幅整理格局,直到6月27日,振华与建国二老辩论。经过一个周末的思考,脑子没坏的人都知道振华悬,建国稳。市场最爱确定性,开始蠢蠢欲动。建国表示执政后利税双减,罗素飚疯了。
再到7月13日,一场暗杀,建国完美演绎“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但要是在那张震撼世界的照片中,高举拳头之上的美国国旗换成华为的商标,立刻变得具有娱乐性和讽刺性,哈哈!
之后市场把情绪推到高点。不过没过几天,市场开始回吐,直到7月21日振华已经不振了,并表示支持哈~哈~哈~哈里斯出战。我觉得民主党会玩,把两场战争带来的副作用都让振华打包走人。然后在对老人政治反感声中推一个所谓“年轻”的新产品到市面。再让这新产品和以色列切割,一下年轻人回来了,反感老人对决的人也回来了。这操作堪比当年旋转门计划。师傅高招啊,提早辩论不是个民主党自己的天仙局还能是什么。以拜振华的智商,这陷阱,这陷阱肯定是你遇上。
市场视乎又要回归不确定了。同时财报季也爆不少雷。直到周五这数据,以及以为交易所数据出错的英特尔,市场杀得开心。典型的指数在高位,all news is bad news。要是现在是4500点以下, 周五在数据肯定把标普拉起来。数据差,财报差,大选不确定,中东动荡。其实地缘政治真没人理,但人就是怎样,什么都硬拉进来,就是搞得负面大杂烩才够负面。所有都差,都不确定,但降息确定,不砸股抢债更待何时。好几个月,我的债才动来,买入时机不是太好。
看图呢,就好像目前并不是大崩盘的前兆,当然这前兆的时间窗口各人有不同定义。由年头就认为,从技术角度到宏观角度,跟2019就真的很像。靠观察2019年的走势也成功推断到4月的小幅回调,时间窗口误差一周半,幅度基本一致。
要是继续观察红色线100天标准差,之后可能又见新高。目前下跌仍然是跟2019年接近同步,当然没那两位跳水选手神同步。接下来大可能触碰150天线,然后在较有幅度振动直到11月,才会有新高。
虽然年内目标5500,但上半年就到了,再看看情况,就需要修改。能到多高不知道,因为我认为之后的新高是情绪促使大于基本面。更简单讲是情绪和基本面背离会更加扩大。
记得上文聊了一下英伟达,看法对不对,见仁见智。对于第四季到来年第一季度要下跌35%~50%。甚至看上文的图,看着两个月的演化,更像是在进行中,要是到第四季到来年第一季,发现原来比起高点已经下跌一半,千万别意外,到时候才考虑要不要买一点,不急。
要是英伟达崩50%,不用问上帝,路人甲也能告诉你标普已经崩了。所以我觉标普触碰150天均线,在配合breadth可以来一波。派对到什么时候散场,我觉得要看fed降息幅度和间隔,要是他们急了,兄弟就得看路咯。为什么,就不再啰嗦了。
当然,之后走势是从红色的100天标准差,以及几条自己制作的辅助线推敲的,并不是海量数据经过AI演算,没法提供和保证准确度,但我100%相信,就好比我一直确信拜振华不可能有第二任期一样,哈哈。
暂时这样,继续看奥运。
美股小幅调整或许又要来了标普一到三周内或许会再一个5%左右的调整。看这移动偏差又反弹到接近布林带的中线。如果再参考2019年中,要是未来几周看到受中线压制,再次出现调整的机会很高。
上次说到有50%机会标普见4800并不会意外,但并没有出现。市场并没有玩滞胀预期,相反是放大通胀下滑。没太大关系,只是标普新高出现时间真的让我意外。预期有一段颠簸期,然后起码到六七月才现新高。也没太大关系,不过要是提早到5500就要小心了。
我认为市场还是会玩滞胀议题,要只提早到5500,这议题就很可能令标普跌10%以上。现在有点像2019年末的感觉,那时候市场一直涨,机构也有些摸不着头脑,最后只能解释是只Multiple Expansion。而为什么有Multiple Expansion最后也解释不了。但就其实是,人人都在买,我不买就是唯一的输家。同样当时也有很多有credit的大V跳出来喊小心追高,但往往这时候就是掐空头的最后一公里。暂时看,meme股又集结了。或许见到乐观情绪加上逼空同时发生,之后就找议题一次过进行清算。
有可能是滞胀。通胀之前还是比较乐观,但现在看或许越来越挥之不去。未来通胀是三方面,环保,政治,世代通胀。要是通胀上半年不退下去,同时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即便是迹象而已,在议题就能玩起来。我不是学经济的,滞胀最明确的定义和界限是什么,我不懂,但你我都懂的是,市场从不追求真相。
要是出现衰退,FED必降息,这必定再刺激市场?不厌其烦再讲N遍,美股蹦迪无一不出现在利率下行中。美股预期降息而大涨是从去年开始。到降息那天,还能涨多高,大部分人应该都明白。然后必然是大调整,只是尚未知道动因和精准的时间窗口而已。
所以标普到5500后,然后降息,大选又过了,大调整出现几率应该80%以上。大调整会不会变成崩盘,暂时不知道。所以目前水位,到5500就3%,一切小心谨慎。即便调整出现dip,要是不够深,还是不要太激进为好。
继续更新标普看法前文再续,利率,通胀,衰退等因素已经过去的事件,但新的事件担忧进入,就是滞胀。是不是有点奇怪,滞胀明明就是通胀和衰退交杂的问题。对,但两个不确定的担忧同时演变成新的事件,就成为新的不确定因素。市场玩的就是一种说法,标题或关键词。虽然第一季度GDP目前只是初值,但结合过去几个月的通胀数据,就足够让市场玩一阵子。然后指标也不是出现一种利索的反弹。然后现在市场等FED会议,但感觉50%以上,不论老鲍说什么,市场要偏向继续调整。所以标普到4800点,高低幅度9%,是有机会的。虽然预计5~7%的回调幅度,但新的事件进入,overshoot并不奇怪。这个夏天市场可能要波动一下,不过现在仍是认为年内能5500点,仍要继续观察宏观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