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之外
基本面永远大于技术面昨晚总统#Trump指责#China违反了关税回滚协议,将钢铁和铝关税翻倍至 50%
导致美股加密下跌。其实按照没有这个基本面的情况,技术面是要回调一下
今天加密全面下跌 山寨更是跌的没谁
WIF和PEPE这季度表现好的山寨在这次下跌也是不负众望的狗屎跌幅
btc目前的走势已经来到另外一个箱体 刚好落在了这个箱体的0.382
加密没有那么难 形势很简单 跟去年一样 峰会结束利好出尽;放出一堆利好新闻 。庄出货 将韭菜套牢
昨天我X也讲了fomo情绪不要太高 昨天数据表明截止昨天前面10天期货BTC的ETF出现大资金流出,这样应征了技术面的天图在这次上涨中第一次的回调
接下来回调看空了 目前看是没跌透的
多:102534-102187这个区域我才会开始我的多单
空:105325-105000区间开始我的空单第一仓,带200个点的止损 扫了等右侧机会
或 105800-106000左右再次开启空头头寸
考虑到周末流动性的原因其他地方的超短不做了
⚠️以上仅个人看法
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关注我推特 实时更新看法
下降楔形在交易中的真实成功率下降楔形在交易中的真实成功率
下降楔形是一种图表形态,因其在看跌或盘整阶段后可能出现看涨反转而受到交易者的高度重视。其有效性已被众多技术分析师和权威作者广泛研究和记录。
关键统计数据
看涨退出:在82%的案例中,下降楔形的退出方向是向上,使其成为预测积极反转的最可靠形态之一。
价格目标达成:该形态的理论目标(通过绘制突破点处的楔形高度计算得出)在约63%至88%的案例中实现,具体取决于来源,这表明获利回吐的成功率很高。
趋势反转:在55%至68%的案例中,下降楔形充当反转形态,预示着下跌趋势的结束和新一轮看涨阶段的开始。
回调:突破后,大约 53% 到 56% 的案例会出现回调(回到阻力线),这可以提供第二次入场机会,但往往会降低形态的整体表现。
假突破:假退出占 10% 到 27% 的案例。然而,只有 3% 的假看涨突破会导致真正的看跌突破,这使得看涨信号尤为强劲。
表现与背景
牛市:该形态在上升趋势的调整阶段出现时表现尤为出色,70% 的案例在三个月内实现了盈利目标。
获利潜力:根据股市统计研究,在看涨突破期间,一半的案例中最大获利潜力可达 32%。
形成时间:楔形越宽,趋势线越陡,突破后的上涨趋势就越快越剧烈。
成功率比较总结:
标准 成功率/观察频率
看涨退出 82%
达到目标价 63% 至 88%
反转形态 55% 至 68%
突破后回调 53% 至 56%
假突破(假退出) 10% 至 27%
导致下跌的看涨假突破 3%
注意事项
下降楔形是一种罕见且难以正确识别的形态,至少需要五个触及点才能有效。
当突破发生在形态长度的 60% 左右,且突破时成交量增加时,其表现最佳。
回调虽然频繁出现,但往往会削弱最初的看涨势头。
结论
下降楔形的成功率很高,超过 80% 的案例会导致看涨退出,并且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达到目标价。然而,仍然需要结合其他技术信号(成交量、动量)来验证该形态,并警惕假突破,即使其发生率相对较低。一旦掌握该形态,对于寻求看涨反转最佳入场点的交易者来说,它将是一个宝贵的工具。
电动车转折点:比亚迪价格战预示出行未来?电动汽车(新能源车,NEV)行业正处于激烈变革期,比亚迪近期股价下跌便是例证。据报道,比亚迪大幅下调22款车型价格,降幅达10%至34%,以应对2025年初库存激增约15万辆,相当于半个月零售量的问题(Euronews)。此举引发对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可能陷入更激烈价格战的担忧。分析师预计,短期内销量或增长30%至40%,但需求放缓、中国经济疲软及中美贸易紧张加剧,使行业面临利润率压缩风险。
与比亚迪强调规模制造、垂直整合和激进定价不同,特斯拉凭借自动驾驶技术领先。其全自动驾驶(FSD)软件已累计超过13亿英里驾驶数据(Teslarati),并通过“Dojo”超级计算机和定制AI芯片(D1芯片)加速自主技术开发(Wikipedia)。比亚迪则通过“天眼”系统,整合DeepSeek R1 AI模型,开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覆盖21款车型,包括低价车型(Drive.com.au)。特斯拉的Robotaxi项目则更具雄心,计划2025年6月在奥斯汀试点无人驾驶服务,挑战监管与安全难题(InsideEVs),支持者认为这将重塑公司估值。
中美地缘政治紧张持续加剧,对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构成压力。比亚迪通过避开美国市场,聚焦欧洲和东南亚,设立匈牙利工厂等举措规避风险(BYD Europe)。然而,《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限制审计检查)可能导致退市风险(White & Case LLP),加之贸易限制带来寒蝉效应。高盛警告,在极端情景下,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市值或蒸发8000亿美元(Bloomberg),凸显地缘政治稳定性对投资回报的重要性已媲美财务报表。
FICO 的垄断地位:信用体系的裂痕?几十年来,费尔艾萨克公司(FICO)在美国信用体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 FICO 信用评分成为评估信用状况的实际标准,支撑着几乎所有的按揭、贷款和信用卡业务。这种主导地位由其高利润的商业模式所巩固:三大信用报告机构——Equifax、Experian 和 TransUnion——分别向 FICO 支付授权费用,为每次信用查询带来可观收入,从而建立了一个看似稳固的垄断。
然而,这种长期的主导地位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局长比尔·普尔特近日暗示,可能采用一种“三选二的信用报告模式”。这一技术性调整具有深远影响,可能使 FICO 的三份授权之一变得多余,从而导致其高额收入减少高达 33%。普尔特局长还公开批评 FICO 近期将批发抵押贷款评分费用上调 41%,导致公司股价大幅下跌,并引发监管机构对其涉嫌垄断行为的广泛关注。
这一监管压力已超越 FICO 的直接收入,预示传统信用评分垄断可能瓦解。FHFA 的举措可能为 VantageScore 等替代信用评分模型铺平道路,并鼓励金融科技公司和其他数据来源带来更多创新。这种竞争的加剧有望重塑信用评估格局,推动市场向更加多元和公平的方向发展,从而动摇 FICO 的主导地位。
尽管面临巨大挑战,FICO 仍保持强大的财务实力,尤其在其信用评分业务中,利润率高且收入稳定增长。其软件部门也展现出巨大增长潜力,提供决策智能平台,预计年经常性收入持续增长。在这一转折点,FICO 能否适应变化并充分利用其业务多样性,将在决定其在美国未来信用市场中的角色中起到关键作用。
{2025/5/27} XAUUSD:黄金跨度一个月完美拿捏节奏,价格反弹受阻关键区域将再度调整OANDA:XAUUSD
上次喊话黄金在3410,位置还记得清楚,目标看向区间底部3162/3200范围,价格最终到了3120。
5月中提到了黄金的做多机会,价格再度来到了区间上沿3359/3366/3384范围受阻。
再此期间,内盘沪金也从喊话的800到了完成了目标750,最低到了732后再度看涨反弹到现在的785受阻。
总的来说这个波段很完美,不过接下来可能就是钝刀子割肉的走势了。时间换空间。
后期黄金盘整区间不出意外将会围绕3162/3366范围做区间整理,区间内部整理可能很复杂,走各种无序整理结构的图形变化。这需要时间消化,目测可能至少两三个月。
在这期间波动率会降低,市场会继续追逐风偏,直到下个拐点到来。所以不管内盘还是外盘,交易在当下,把握好市场波动节奏,把握好关键位置,这是交易活下去的核心。
{2025/5/20}DXY:下半年市场最大交易机会,美元加速破位下跌随后见底TVC:DXY
在2024下半年,看涨美元指数是唯一的主线逻辑,价格在去年触及110的时候相对很丝滑。但随着川普11月上台后,货币方面交易逻辑就发生了变化。
接下来发生的事我们都知道,关税战,禁运,退群,等等一系列超预期操作,成了美国反对美元的核心,市场在这种极端不确定的情绪中被裹挟,不管是美元还是美债崩溃论此起彼伏。
美国债务是个长周期慢变量,和短期交易没有任何关系,市场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今天重点来看美元。
在4月初,我发了美指在98.2/98.9范围迎来阶段性强见底,之前预期反弹到前期区间强中枢102.7/103.3范围再来决定接下来的走势,没想到在101.9的位置就被川普开了空单,是因为对欧洲关税的威胁导致。
简单的事情总会往极端的方面发展,这是因为市场中的参与者避免不了人性。
一般比起相信外边小作文,我更相信自己看到的价格表现,往往在关键时刻,价格行为会倒推出宏观政策的转折,那宏观存在的意义就是预测,而价格波动的意义就在于交易当下。
虽然货币的逻辑线一般很清晰、跨度长且不易改变,但周末还是花时间重新整理了所有货币的价格结构,今天主要来说美指的交易机会。
美元指数现在的走势基本破位势在必行,98.2/98.9这个强区域目测也是撑不住,下方新增了94.2/95.4/95.8范围的强支撑区域,这个区域是自有美元指数记录以来的多周期共振的关键支撑区域。
其次,当价格触及这个位置,市场会展开扩散三角整理结构,俗称喇叭口,这种走势非常复杂,放大了波动,加剧了震荡是接下来可预见的事。同时价格会构筑出新的长周期下降通道结构。
在我看来,只要川普在任4年,那美指或许不那么容易出现极端趋势。毕竟川普也会识时务,跌多了买涨,涨多了做空。所以不要太相信外边小作文,再当下这个环境,美元资产依旧是没任何东西可替代。
如果当美指价格触及下方关键区域的时候,可能会触发以下宏观政策的转折。
1、4月关税战虽然只影响一个月,但是对供需影响是实在的,有时滞性,会不会到时候美国通胀再度抬头而触发市场对加息预期的升温。川普一直喊话鲍威尔让降息,美联储态度很明确,要看数据,他们怕的就是关税引发的终端价格走高,导致通胀重新抬头,这也说明了关税的影响无法去量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2、如果加息预期起来,欧洲或新兴经济体可能会再次出问题,到时候和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差异化可能再度导致被动推升美元指数。毕竟在当下环境中,不管从就业,通胀,薪资和经济增速来看,美国依旧是亮眼的独一家。
3、美元做空头寸规模最近在下跌过程中快速下降,欧洲那边贸易有效汇率一直在历史新高,当年强欧元弱美元的环境下触发了欧债危机,而且最近欧洲数据奇差无比,企业盈利增速也因为强欧元下来,问题已经暴露,但还未爆发,需要一点点时间。
总结:美指在破位加速后将迎来巨大买点。交易看的就是当下,关键位置之所以关键,就是因为它是资产的公允价值范围,可以经历长周期的市场波动去验证,而且可以持续证实。价格波动是因,政策变动是果,而不是相反。
Archer Aviation:真实进展还是市场虚构?Archer Aviation 是电动垂直起降(eVTOL)新兴产业中的重要参与者,其股价近期经历了剧烈波动,先是大幅上涨,随后又急剧下跌。此次波动源于做空机构 Culper Research 发布的一份报告,该报告指控 Archer 涉嫌“重大欺诈”,称其在 Midnight eVTOL 飞机的关键开发和测试节点上误导投资者。Culper 的指控包括对组装时间表、飞行员操作飞行的准备情况以及“过渡性飞行测试”合法性的虚假陈述,这些测试被用作争取资金的依据。报告还批评 Archer 在市场推广方面的巨额开支,并质疑其在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认证方面的进展缓慢,认为其激进的商业化计划缺乏依据。
Archer Aviation 迅速而有力地驳斥了这些指控,称其“毫无根据”,并质疑 Culper Research 的可信度,指出其创始人以“做空并发布误导性报告”闻名。Archer 强调其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表现强劲,净亏损大幅收窄,现金储备显著提升至超过 10 亿美元。公司还突出其运营进展,包括与 Palantir 合作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与 Anduril 合作探索国防应用,以及与美国空军签订 1.42 亿美元的合同。此外,Archer 已获得超过 60 亿美元的早期客户订单。公司在 FAA 运营认证方面也取得进展,已获得四项关键许可中的三项,并正准备进行符合认证要求的类型认证飞行测试,这是实现商业化客运运营的关键一步。
Culper Research 的历史战绩成败不一。曾被其攻击的公司如 Soundhound AI 初期股价下跌,但随后凭借强劲的财务表现反弹,尽管部分法律问题仍在持续。这种复杂的历史表明,Culper 的报告虽能引发短期市场震荡,但并不总能准确预测公司的长期失败,其最严重的指控也未必完全属实。整个 eVTOL 行业本身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严格的监管门槛、高资本需求以及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投资者而言,Archer Aviation 是一个高风险、周期较长的投资项目。面对互相矛盾的叙述,投资者需保持谨慎,聚焦于可验证的里程碑,例如 FAA 类型认证的进展、现金消耗速度、商业化计划的执行效果,以及 Archer 对指控的全面回应。尽管考虑到 Archer 可验证的进展和强劲的财务状况,“欺诈”指控可能存在夸大,但持续的尽职调查仍至关重要。公司的未来成功取决于其能否应对这些复杂挑战,并精准执行其雄心勃勃的商业化计划。
小型反应堆能解决重大能源问题吗?Oklo公司凭借其在核能领域的创新,近期备受关注。这得益于特朗普总统即将签署的行政命令,旨在加速核设施的开发与建设。这些政策变化旨在应对美国的能源短缺问题,并减少对外国浓缩铀的依赖,彰显了国家对核能的重新重视。这一战略转变为Oklo等公司创造了有利的监管和投资环境,使其站在核能复兴的前沿。
Oklo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创新的“能源即服务”商业模式。与传统反应堆制造商不同,Oklo通过长期合同直接向客户提供电力,这一模式因其稳定的收入潜力以及简化的项目开发流程而广受分析师好评。该公司专注于紧凑型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可输出15至50兆瓦的电力,特别适合为数据中心和小型工业区供电。其技术采用高丰度低浓铀(HALEU),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更长的运行周期和更少的核废料,完美契合人工智能革命及数据中心行业对能源的快速增长需求。
尽管Oklo目前尚未实现收入,但其约68亿美元的市值为其未来融资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对股东的稀释影响较小。公司计划于2027年底或2028年初实现首个小型反应堆的商业部署,而新的行政命令有望进一步加快审批进程。包括Wedbush在内的分析师对Oklo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上调了目标股价,并强调其在快速增长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Oklo代表了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机会,其最终成功取决于技术的商业化以及政府支持的持续性。然而,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先进的小型反应堆技术以及与国家能源和科技需求的战略契合,为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长期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