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最佳入场点应该是下午1点开盘,可惜有事耽误了 尾盘买了一点,好股给机会当然不能错过。如果继续下跌,等新的形态出来再加仓
中信证券是很受资金追捧的一只券商龙头股,素有牛市旗手的美誉,股性我感觉比较强势而又中正。 2019年年初的暴涨,经过了长达一年的三角收敛,终于突破,于今年6月再次暴涨。 这次的暴涨从形态上,跟上次比较相似,但是更为强势,体现在,股价在斐波那契回调0.618之上震荡,而上次很快在0.5位置震荡。这次的成交量比上次规模更大。MACD死叉后归零轴更慢,红柱放大的更慢。KD指标也很相似,但是走向超卖区的速度更慢。 根据上次三角收敛的形态,如果股价近期没有继续上突(政策面的慢牛需求), 我们至少能够耐性等待到一次,股价回调到一次0.382位置(27元左右)的机会 我们在27元附近做多,在涨到0.786下方,也就是31.77附近止盈,等待下一次波段,甚至是下一次的向上突破。 止损在...
不考虑格力电器造车这个基本面的变化。 纯粹从周K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持续至少三年的上升通道,股价在强支撑线止跌企稳,拉出一短一长两根阳线。 股价同时站上了EMA20和EMA60, 两根均线目前相互纠缠,但有EMA20拐头向上的趋势。 MACD快慢线金叉,绿柱放大, KD低位多次交叉,向上走势良好。 成交量从前几周的缩量下跌,目前有逐渐放量的趋势。 总而言之,可以逢低入。 入场点58附近,止损为前期低点52.53,止盈点位75,盈亏比为3:1 预计持股时间1到5个月。如果上升趋势被打破可以提前止盈。
这段时间,恒生指数(图上蓝线)基本上每天阴跌,成分股中银行、保险、消费等板块的股票持续创新低,加上阿里、美团等所谓互联网企业高位纳入指数贡献了跌幅,让很多大陆地区认为H股低估的投资者内心崩溃。 有一种说法认为,香港股市的估值与其他国家相比确实是非常低估,因此具有投资价值。对于这种观点我认为是幼稚可笑的,低估不代表就要涨。港股低估的问题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简单说可以归纳为3方面: 1. 流动性问题(缺乏资金),欧美机构一般有危机时,都会先救本国的流动性,抛售港股。 2. 缺乏散户溢价。香港人口有限,散户少,机构镰刀多,没有像大陆地区那样庞大的散户群体热情参与股市,导致港股的很多股票成交量每天极低,整个香港股市的日成交额一般只有1000亿左右。 3. 公司治理和监管问题。由于香港是离岸市场,上市...
本图为深圳成指,更能代表A股的大中型股票的走势 在7月9号拉上来后,深成指在过去2个月基本上是一个高位震荡的过程。在这2个月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让我清晰看到市场的顶部是怎么形成的。 1)以海天味业为代表的的消费股大规模抱团,但终于瓦解。当市值涨到天机之后,终于没有人继续拉升。这样的股票有不少,比如海天味业、片仔癀、五粮液、茅台、以及很多医药股。 2)大规模的IPO,创业板注册制。股票发行太多,虽然基金发行也募集到了不少钱,但估值太高的情况下发行,基本上股价一上市就是历史最高点,消耗了市场不少活跃资金。中芯国际就是典型代表,搞笑的是A股股价高于港股3倍,由此可见整个A股市场的估值是多么高。 3)产业资本大规模减持。今年上半年高管、大股东共计减持了2000亿,而刚过去的7、8月份就减持了1400亿,说明产业资本觉得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