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咖啡引发的全球风暴在全球大宗商品的高风险世界中,咖啡意外地成为经济复杂性的先兆,揭示了气候波动如何将一个日常早晨习惯转变为一场地缘政治和金融的博弈。当前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阿拉比卡咖啡价格在2024年飙升超过80%,打破了几十年来的记录,标志着这一世界最受欢迎的农产品之一正面临深刻的供应中断。
这一价格的急剧上涨不仅仅是统计学上的异常,而是全球系统相互联系在极端压力下的一个鲜明例子。巴西和越南——咖啡生产的双巨头,正遭受气候极端影响——7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导致咖啡树减产、病虫害肆虐,加上难以预测的降雨模式,形成了一场完美风暴,不仅威胁到咖啡供应,也暴露了全球农业供应链的脆弱性。主要交易商如Volcafe预计,将迎来史无前例的第五个连续供应赤字年,这种情况挑战了传统市场的韧性,并需要创新的战略响应。
这场咖啡危机不仅仅影响经济层面,还代表着我们越来越复杂和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全球经济体系的一个缩影。随着雀巢等大公司开始暗示可能提高价格和减少包装,消费者和企业不得不面对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时代,我们如何建立可持续且适应性的系统?
Economy
巴西雷亚尔能否挺过这场 致命的经济风暴?在复杂的全球金融世界中,很少有故事能像巴西当前的经济危机那样引人注目。巴西雷亚尔正处于危急关头,受到国内政策失误和国际经济压力的双重冲击,这些因素挑战着其货币稳定的根基。卢拉总统的政府正在努力应对一项复杂的挑战:在雄心勃勃的社会支出与 严峻的财政约束 之间找到平衡。
货币的剧烈贬值——近几个月已失去近20%的价值——远不止是统计波动。这是对投资者信心的深刻考验,反映了对巴西经济管理的深层担忧。雷亚尔可能贬值至7雷亚尔兑1美元,这种 悬而未决 的前景可能引发通胀压力,动摇从本地市场到 整个经济环境 的整个经济体系。
这是一场具有全球意义的高风险经济大戏。巴西雷亚尔的挣扎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金融动荡中,新兴经济体所面临更广泛挑战的缩影。在央行行长、国际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密切关注下,巴西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它的选择不仅将决定其经济轨迹,还可能重塑人们对新兴市场在 前所未有的经济波动 中 抗风险能力 的看法。
俄罗斯的金融堡垒是否建立在流沙之上?俄罗斯金融系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曾经与全球市场深度融合的莫斯科金融体系,如今在国际孤立的浪潮中艰难前行。这一变化不仅对俄罗斯产生深远影响,也对全球金融秩序的根基带来冲击。
这场变革的核心是俄罗斯中央银行。其行长埃尔维拉·纳比乌琳娜正身处风暴的中心。面对通胀飙升和利率急剧上涨,她面临着来自俄罗斯商业精英的强烈反对。这种在企业界少见的公开反对,凸显了中央银行在稳定卢布、保障经济增长以及应对西方制裁之间的微妙平衡。
俄罗斯金融系统展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通过建立新的国际伙伴关系和开发替代支付机制来应对挑战。然而,这些调整伴随着高昂的代价:交易成本增加、透明度降低以及全球市场的准入受限正在重塑国家的经济格局。与此同时,消费者行为也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转向现金交易和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这标志着他们正逐渐远离传统的西方金融体系。
随着俄罗斯探索这条未知的道路,其影响力已经超越国界。俄罗斯金融架构的重塑正在催生抗制裁的新模式、平行银行网络的兴起,并可能重塑全球货币交易格局。俄罗斯的经验将深刻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未来,挑战人们对全球金融秩序韧性的固有认知。
当ATM故障不仅仅意味着技术问题时?在一个经济学上颇具讽刺意味的背景下,土耳其的银行系统面临的危机并非缺乏资金,而是由于大量几乎一文不值的纸币所引发。这种罕见的情况,ATM因吐出过多低面值纸币而实际损坏,成为了新兴市场在高通胀时代面临更广泛经济挑战的强有力象征。
数字讲述了一个非凡的故事:自2018年以来货币贬值700%,流通中的纸币有80%是最高面值,官方通胀率为49%,而独立估算则为89%。但或许最引人注目的是政府不愿印制更大面值的钞票——一种心理阻力,源于对上世纪90年代百万里拉纸币的创伤记忆。这种对改变现状的抗拒,在明显的银行系统运营压力下,引发了关于政治心理学在经济政策制定中角色的深层思考。
浮现出的是一个关于技术能力、货币政策和人类心理交织的复杂叙事。随着土耳其银行花整天数钱完成简单交易,而监管机构一再推迟实施高通胀会计标准,我们目睹了一个独特的案例,即现代金融系统并非被复杂的网络威胁或市场崩盘所压垮,而是被贬值货币的物理重量所压倒。这种情况挑战了我们对银行危机的传统理解,并迫使我们重新考虑在日益数字化的时代货币政策的实际局限性。
金融界顾里:“你像个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
永远不要低估市场的力量,保持敬畏与机敏,各位好。
前几天进行周内复盘的时候,顺便先写了个非农的引子,今天本来要继续写后续的,结果写着写着发现内容有点多,而且有些背景貌似不交代就写不下去,插曲其中又显得有点文章冗长,干脆单独成篇先发了(假装这样不冗长)。
这个背景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有关,如果有人跟你说“你就像个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不要一脸懵,也不要怀疑,他就是在骂你——“智障”。
当然了,这只是谐音而已,之所以跟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扯上关系, 是因为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一直处于“滞胀”阶段,长达十三年。
经济学上的“滞胀”是指生产停滞、失业率增加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现象。
在7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此长彼消的关系,不会同时并存。也就是说,通胀上去了,失业率就下来了,通胀下来了,失业率就上去了,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可以用一根线来表示,叫 菲利普斯曲线 。
、
但是,70年代美国的高通胀与高失业率并存,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这种机制有失灵的时候,那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走出来的?本文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说说。
成 因
a.消费刺激衰退
世界大战积累了大量消费需求,尤其是关于固定资产、住宅建筑以及耐用消费品,加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使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工业发展蒸蒸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在70 年代以后逐步消失。
b .科技红利濒临吃尽
上世纪40年代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也是五六十年美国工业高速增长的一大成因,但经过20年的红利期后,到70年代,科技革命带来的推动力已濒临耗尽,而同期又没有其他的科技生产力出现。
c.世界局势变化
二战后,日本和西欧在美国的援助下,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与美国之间的差距也在迅速缩小,不仅寻求更多的政治独立,也在经济上瓜分着原本美国的份额,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贸易额开始下降,从1971年首次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以来,到现在,除了1973年和1975年,其余年份均为逆差。
除此之外,三次石油危机引发的油价大涨和粮食紧缺也对美国当时的经济“火上浇油 。油价大涨直接影响到以石油为原料的生产部门,对生产率造成打击;而粮食紧缺直接引发食品价格大涨,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通胀压力。生产率的下滑和通胀的飙升加剧了当时的“滞胀”。
解 决 之 道
这种“滞胀”局面其实很难处理, 一方面经济停滞,另一方面通胀高企,要想刺激经济增长需要“撒钱”,但“撒钱”的后果就是让本来就处于高位的通胀继续上升到可能吃不消的位置,万一加剧成恶性通胀的话麻烦就更大了。 所以在走出“滞胀”的路上,政府和美联储也是频频出招,其中有两位总统在“滞胀”的阴影中黯然下台。
这两位就是福特和卡特,两位都实行的渐进式恢复政策,一边减税刺激经济,一边拨款建设公共服务事业创造就业岗位。但减税扩大了赤字,进而加剧了原本就处于高位的通胀, 倒逼着时任政府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治理通胀上,开始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与刺激经济的初衷相悖。 货币政策时紧时松,国内不满情绪也是越来越大,最终黯然下台。
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放水刺激经济失灵了?只见通胀涨不见经济好转?简而言之,是 经济产能低下,或者说是经济失活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失活的导火线就是石油危机导致的油价暴涨,对生产率(尤其是工业生产率)打击严重,同时原材料成本升高又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胀,这时又投入大量的货币供应,使得物价上涨,上涨的物价又导致通胀预期的增加,使得物价上涨加剧,造成经济恶性循环。
而福特和卡特之后上任的里根,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最终带领美国走出“滞胀”。他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 稳定货币供应量、减税、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 。
其中 稳定货币供应量和减少政府干预是最重要的两点。前者是为了抑制通胀 (即使后来由于利率过高触发了经济危机,也严格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才使得通胀逐渐稳定,回到良性状态中), 后者是为了使市场中那只“无形的大手”重新起作用,使经济重新恢复活力 。没有这些宏观调控,也不会很快的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推动美国经济走出滞胀的新技术革命(以尖端技术的应用为主)。
就这样,历经三任政府之后,美国终于在1983重新迎来经济增长高峰,走出了长达13年的经济滞胀。
以上就是美国上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的成因以及解决之道,也是比较著名的一个经济滞胀的例子,作为下一篇基本面文章动笔之前的背景,就交代的差不多了,各位可以大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