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千回百转终创新高,贸易战对美股影响接近为02018年1月,携新年效应,标普500指数突破2900,正当市场期望一举突破3000点的时候,在当年2月份就开启了 一轮暴跌,随后3月特朗普又挥舞着加税大棒,直接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和科技封锁,企图以此要挟大陆接受美方市场开放、公平竞争、保护IP等条件。中国政府则以牙还牙,对美方也进行了较为强硬的回应。
2018年中到现在,世界经济局势被中美两个大国角力所牵绊,国内A股受严重影响,叠加本身经济下行压力,美国股市直到2019年7月份才突破3000点整数关口。
在2018夏季后,美股多次宽幅震荡,贸易战的进展和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相关新闻时时常充斥着财经媒体头条。回顾过去两年的走势,美股的波动也不是说不大,特别是在2018年圣诞节前后出现了高达20%的指数跌幅。我们仔细回顾一下这些下跌的原因,基本上可以看到,中美贸易争端以及加征关税的举措,是2018年3月、2019年5月、2019年8月美股短期大跌的主要原因,严重挫伤了短期市场人气和情绪。不过真正对美国造成大影响的 因素依然是根植于美国股市估值的本身:利率和流动性。
也就是说,美股对通胀和利率更加敏感。通胀会较大地影响投资者的预期,以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而相应美联储利率的调整又会影响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对估值和投资偏好产生影响。美国仍然这今年十一月份创了历史新高,并且超过了上证指数点数。这可以归功于以下几方面的:
1)在特朗普的多次政治施压下,美联储没有继续收紧货币政策。而是开始放松短期流动性,对货币市场进行操作。
2)中美经济的依赖程度在降低,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是大多数是终端消费品,这使得其在贸易关税战中占据有利地位,随着关税提高,进口商会优化来源(比如找越南、韩国、日本、墨西哥的供应商),而不会冒着丧失市场份额的风险大幅提价。贸易战对投资者和厂商的影响更多的是心理层面,影响对经济前景的语气,投资决策等。
3)美国经济的韧性依然是发达国家中最强的。虽然离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大规模的货币政策刺激(俗称“放水”)已经接近尾声,利率也不能再降低,对日欧来说经济的复苏是一个缓慢过程,而美国则在2015年有较好的复苏,劳动力市场强劲,失业率不断降低,消费支出的上涨提升了经济的平稳性。即便经济周期后期特征明显(比如制造业率先下滑),经济增长的空间依然是有的,只是速度较慢而已。
在上周五,特朗普亲自否认了会很快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并驳斥了媒体上流传的中美双方共同削减关税的共识,市场仅仅是短暂下跌,很快恢复了升势,收在高点。
在美股这么高效成熟的市场,价格几乎可以认为包含了所有已知和未知的信息,从两国股票指数来看,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影响比美国更大。以信息技术、医疗、消费为主要成份股的美国指数依然是牛市,而且预计牛市会持续下去。
在观点中搜索"Sp500"
美股大盘展望:2019 1. 2001 - 2003 经济衰退, -50%。缘由:互联网泡沫,加息。
2. 2008- 2009 金融危机,-55%。缘由:房地产泡沫,衍生品危机
3. 2011 大幅回调,-20%。缘由:欧洲债务危机,联邦债务评级下调
4. 2015年夏季在震荡,-10%。缘由: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和退出QE的恐慌
5. 2018年底抛售(暂时认为是回调),-20%。缘由:地缘政治因素(中美贸易争端),对美联储快速加息恐慌。
总结
非经济基本面出现的问题对美股影响很低。这几年的各种海外危机,比如油价暴跌、乌克兰动荡、叙利亚战事、包括美国国内政治斗争如政府关门等对美股大盘影响很小。
对股市整体影响较大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和利率这两个基础指标。
下列两大因素我认为是左右今年美股走势的主要因素:
1. 反应经济走势程度的指标。主要关注:就业率、消费、负债率(政府和企业部门)
2. 贸易争端进展。中美两国是世界上第一、第二大经济体。所以贸易争端的进展还是会影响所有投资者、企业家的预期。 这段时间两国开始谈判并有望达成协议是支撑大盘反弹的主要利好之一。
整体判断:美国、日本股市是发达经济体里最强的,2019年回调但幅度有限。美国有一些其他国家没有的基本面和市场结构:
失业率低、劳动生产率提升、总劳动力人口仍然在增加
科技公司活跃风投较多
科技消费医疗公司占据股市市值大半,经济下行周期对企业的影响相对前几轮衰退可能较小。
不利因素有:
经济扩张周期后期,企业利润增速放缓,居民消费能力到了极限
政府负债率高,限制了财政扩张空间,减税的利好效应接近尾声,基建计划如空中楼阁,缺乏资金来源
企业在过去QE大放水的时候花太多钱用于分红和回购,长期资本开支不足,面对加息环境,现金流端应对乏力
纳指开始回调,股市还没到崩盘的时候连续6天上涨之后,市场开始出现回调。
这波犀利的反弹(暂且认为是反弹)主要的因素是一些所谓的利好,缓解了市场在12月底的过度恐慌。这些利好因素包括,贸易战谈判重启,零售和就业数据亮眼,美联储的鸽派姿态。
现在市场会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这些所谓“利好”的可信度和持续性,短期看联邦政府停摆社会秩序还没乱,但会影响经济,美国制造业PMI下降的比较快,目前消费还是比较强劲,属于滞后指标。
更多的深层次不利因素和其外溢效应、对经济基础的影响,媒体和投资者大多不愿意去了解和分析,而这些却对经济长期增长和市场走势的产生全局性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减税对消费支出的刺激效应消退。
2)家庭部门的债务问题,跟中国一样,也是被长期的低利率环境和货币超发惯起来的坏习惯。
3)大科技企业可能因为数据、安全等方面的考虑,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甚至分拆。
4)市场认为美联储会支撑股市减缓加息。这样的一厢情愿更多的是基于媒体和大众的浅见,中长期来看一国的经济潜力是基于这个国家的劳动力数量、资本、劳动要素生产率这三个关键变量。货币政策的短期作用不能取代长期经济基础要素作用,美联储更多地是跟随经济发展的步伐而加息降息。
25K支撑有望推动价格绝地反杀?比特币市场分析:未来波动性与交易机会的探讨市场动态:比特币的最新走势让大家都感到意外,价格前天突破了28,000美元的阻力位。随后跌破了28,000美元。
尽管出现戏剧性的反弹,28,000美元的阻力位仍然坚定的存在。这表明BTC相对弱势,(说到这里,什么是相对弱势,以及为什么要关注它呢?首先,与RSI指标无关。相对弱势是对一个市场与母市场或指数的比较。我将BTC与Sp500和纳斯达克做比较)也反映了订单流动的平衡情况。我正在等待的价格位置是22,000美元的支撑区域(请参见蓝色方框),以便进行新的波段多头交易。
因此,我预计一旦美股的弱势重新显现,比特币将会回调至22,000美元的支撑区域。这可能需要3、4周的时间。————————————————————
目前价格并不处于理想的风险位置,尤其是在考虑潜在的波段多头交易机会时(尽管当前存在买入信号)。28,000到30,000美元区域是一个具有历史性阻力的区域。
首先,我想指出:在昨晚FOMC会议之后,一个熊吞没蜡烛出现在26900美元的支撑位上。与其对此做出反应(就像这里99%的专家一样),我分享了一个反趋势波段多头交易理念,跌破就直接自由落体到26080.利用了一个尚未被激活的卖出止损订单。这种方法将我最大程度地从交易中排除,让市场来决定交易是否激活。结果,交易激活。触发点是26900跌破自动做空!
下一个多头情景: 在我的图表上,我提出了无限多的情景之一(市场大多是随机的)。这是我希望看到的情景,以激发一个新的波段多头交易理念。首先,是对21882美元支撑的测试,然后是某种形式的价格行动确认。从那里,瞄准21882到20964美元的支撑区是合理的。这些是我将用来确定风险回报比的参考点。
——————————————————————
我不持有任何观点并保持开放的思维。图表上的这种情景只是市场将不得不确认的可能性之一。正如我以前多次指出的,比特币并不是孤立交易的,我们应该考虑宏观经济环境来更好地衡量一般概率。
总的来说,重要的是要记住,总体市场正处于较低的交易量季节。
作为一个专注于短期走势的市场技术分析师,我不关心市场为何以其当前方式运作,我只关心价格结构、水平和确认。我的唯一目的是管理风险和评估概率,没有比这更复杂的了。
嗯,策略命中了,预测被打脸了。4K图
---------------------------------------------------------------------------------------
当前 走势观点
这2个信息线是可能的持仓预期。
三天内无法突破1350就结束了可能
三天内继续突破,之后回调2-3天就是趋势确认
--------------------------------------------------------------------------------------
BTC 的趋势前一天 就确认了。(右下)
美股SP500正股 前一天也确认了趋势(左下)
---------------------------------------------------------------------------------------
被打脸的预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