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的未来:甜蜜的商品还是苦涩的收成?全球可可市场正经历剧烈波动,环境、政治和经济因素交织,威胁着价格稳定与未来供应。气候变化是一大挑战,西非地区不可预测的天气模式加剧了疾病传播风险,直接影响可可产量。农民报告和科学研究表明,高温已导致可可产量显著下降。农民警告,若缺乏实质性支持和适应措施,未来十年内可可作物可能面临毁灭性打击。
地缘政治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复杂性,尤其是在加纳和科特迪瓦的可可收购价格问题上。在加纳,政治辩论聚焦于是否通过加倍农民收入来兑现竞选承诺,并遏制因邻国科特迪瓦价格更高而引发的跨境走私。这种价格差距凸显了众多农民面临的经济困境,以及可可种植低盈利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
供应链的脆弱性同样不容忽视。老化的可可树、频发的“肿芽病病毒”等疾病,以及因价格低迷导致的农民长期投资不足,使实际产量远低于潜力。尽管2024/25年度有望实现供应盈余(此前为历史性短缺),但授粉不足仍是关键瓶颈。研究显示,自然授粉不足常常限制产量。同时,高企的价格正在抑制消费者需求,促使制造商调整产品配方,这一点从全球可可研磨数据下降中可见一斑。
应对这些挑战需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重点在于可持续性和韧性。推广公平的农民报酬、签订更长期的合同、推行农林复合种植以及改进土壤管理等措施至关重要。加强价值链上下游的协作,结合政府对可持续实践的支持及对新环保法规的遵循,是应对当前波动、确保可可生产稳定及保障数百万依赖其生计人群未来的关键。
CU2025交易观点
可可价格飙升会重塑全球商品市场吗?2024年,可可价格飙升了惊人的175%,颠覆了商品市场格局,超越了石油和金属等传统大宗商品。如此迅猛的涨势,达到每公吨近13,000美元的历史高位,不仅揭示了市场波动性,还暴露了全球供应链和环境因素之间的脆弱联系。
西非的可可种植带正是这一转变的核心,科特迪瓦和加纳面临着复杂的挑战。恶劣的天气条件,特别是来自撒哈拉的强烈哈马丹风,以及广泛的可可豆病害和非法黄金开采的入侵,共同造成了威胁全球巧克力生产的危机。这种情况生动地说明了地方性农业问题如何引发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
影响波及范围更广,远超巧克力制造商和商品交易商。这场市场动荡与其他软商品的类似压力同步,例如咖啡,其价格也达到了40年来的最高点。这些平行的发展表明,农业商品的脆弱性存在更广泛的模式,这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市场动态和商品交易风险评估的理解。展望2025年,可可市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展示了气候波动和区域生产挑战如何日益影响全球商品市场,迫使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适应农业商品交易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