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计划思路250706在关税有明确的进度推进前,个人实在犹豫如何制定计划。
在NFP公布前清仓了所有持仓,当时对市场清一色预测数据低于预期值有所动摇,担心出现公布的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值、失业率未上升进而出现不同的解读导致盘面来回波动,没想到实际公布竟然如此强劲,属实没想到。但这并未消除我的犹豫,反而对观察产生了不可控的影响,于是下周计划几乎只能作为观察。
所有的看涨、看跌不基于任何日内,基于更大的日图、周图、月图。
持仓:无
观察:
欧美:
之前在1.16时,曾对欧洲脆弱的复苏能否支持欧元升值到1.18-1.2有怀疑,于是在上周,整一周都未介入1.17上的任何回踩。不看跌,但对于上方空间存在疑虑,或许能极限1.19插针1.2,但想突破并企稳1.2,欧洲目前不行,而美国的NFP又指向老鲍可以继续他的坚持。回落1.14-1.15附近,将考虑是否值得介入。
风险:
短期美元反弹,中期关税,长期北约防务、经济复苏情况
磅美:
在非农公布前后,分别平仓了1.358-1.36和1.337入场的多单。之前目标1.39-1.42,但由于英国的变数,或存在调整或走弱风险,尽管周级仍上涨良好,退出暂做观察。
风险:
英国ZZ是否存在隐患、经济数据不强。
白银:
持仓半个月终究在横盘和利息支付中消磨了耐性,在冲高回落36.5即对高位单做了亏损2%离场,尽管两天后它以迅猛的姿态发起攻势,也只能遗憾未能等到拉升,整体白银介入单无亏损。对于白银中期目前仍看好,但不会再在高位介入。
风险:
关税传导的工业需求影响
澳美:
确实如计划观察的突破企稳了0.65-0.655区间阻力,但仍然非常疲态,于是进场又离场。等待关税进度更新。
风险:
关税与东大影响
备选:
交叉盘:
物色寻觅合适标的中。
铜、钯、铂:
等待高性价比价格。
仅基于个人的判断标准,上周除了美股股指,无论是短期受益于减税法案还是NFP的强劲指向的经济良好、非常有韧性(个人对此仍有怀疑),都助其突破阻力后表现亮眼,而其他品种的趋势流畅性、延续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有转入震荡的停滞和风险,在等待是否有后续关键因素、有效动力的助推。
关税即将再度重磅登场,究竟如何,拭目以待。
全球不确定性何时消除?关税首当其冲,它是否会彻底撼动全球贸易供应链体系,或者逐渐调整当前的格局?中期选举前,特朗普仍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权力和破坏力。俄乌、中东、美元对资本的吸引力、美国债务的不可持续性,不同国家/经济体的立场、影响力变化,世界大舞台,看谁站出来。无法知道下一场危机究竟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彻底暴露并裹挟全球。除了黑天鹅事件,还有蝴蝶效应。
有趣的是,美债也在犹豫挣扎。当最聪明最敏感的这部分人也陷入了左右衡量,那么到底是风险呢?还是风险大于收益呢?每个人看法不一样,周期、逻辑、仓位和判断标准都不一样。
控制风险,敬畏市场。
US10Y交易观点
美国关税消息满天飞,企业消费者投资者不确定性大增,走势开始分化周末美国传出些许利好消息,但是真假难辨。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在4月12日称智能手机和电脑,硬盘、存储芯片将被排除在美国“互惠”关税之外。但是4月13日时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上述提法只是暂时的,最快的一个月后就会被单独征税,税率暂未确定。
和企业密切相关的具体税则未明确
如果上述消息成真,对于科技企业是一个利好。美国的高端芯片,除了英特尔是设计+制造模式之外,大部分企业都是自主设计+委托加工。例如英伟达GPU主要代工厂商是台湾的台积电和韩国的三星,苹果的A系列芯片则全部由台湾台积电工厂代工。
真真假假的消息也暴露出一个致命问题:在特朗普大张旗鼓征税过后,具体到每个行业的每个商品究竟适用于什么税率,仍是个未知数。就连特朗普说已经主动联系的75个国家,究竟是哪75个也是个未知数。
市场最讨厌的就是此类温水煮青蛙式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于美股而言。
美国消费者预期无差别变差
4月10日发布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数据显示,总体指数从57.0跌至50.8。此次下降趋势普遍存在于不同年龄、收入、教育程度、地理区域和政治立场的消费者中。消费者报告了多重警示信号,所有分项的信号包括商业状况、个人财务状况、收入、通胀和劳动力市场的预期均持续恶化。
而未来一年通胀预期飙升至6.7%,创下8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密歇根大学公布的根据政治倾向的未来一年通胀预期当中,民主党选民认为月度通胀同比会上涨10%;独立选民认为上涨超过8%;资深共和党选民(MAGA)认为只会有2%。但是无论什么选民,没有一个群体认为未来通胀会下跌。
市场资金开始逐步冷静,但仍在寻找方向
对于投资者而言,度过了令人震惊的阶段,就会开始考虑下一步的方向。标准普尔500指数1 周隐含波动率目前在33.6%,一周前64% 的高点 - 此波动率水平意味着标准普尔 500 指数每日百分比变动为-/+2.2%,对于日内交易社区的许多人来说也不是不可接受。
在重大惊吓之后得到安抚,一定程度上会利空出尽带来些许利好,推动美股向上发弹。尽管反弹的力度难以预期(谁也无法保证特朗普在美股反弹过后是否再次志得意满,又开始挑战全球),但是从标普500指数至关重要的850日均线上还是可以看出端倪。在过去10年间,跌破这一均线被认为美股转入熊市,而上周恰好站稳,目前这一均线在4750附近。对于反弹而言,最大的希望就是特朗普和白宫官员不再发表局势升级的评论。
截止本文撰写之时,上周五收盘时美债收益率和美元的背离似乎有所收敛 。当美债收益率和美元的背离时,代表资本正以惊人的速度流出美国。
经济政策制定的不连贯性,加上特朗普总统不断的政策掉头和“推特治国”模式造成的信誉受损,显然正在引发不少担忧,其中最大的隐忧就是对于美元的不信任。对于那些最近重新配置储备资产并抛售美国资产的人,起码短期内不会再买入。
上图中美元指数已经明显跌破下跌通道,可以留意38.2%回调位置,即101.20点附近。如果回调没能突破,下跌势头大概率继续。
美联储官员开始表态
上周五波士顿联储主席苏珊·柯林斯表示,美联储“绝对”做好准备,并拥有在必要时稳定市场的工具。纽约联储主席表示现在已经了解了关税计划的轮廓。请注意,美联储要稳定的是市场的流动性,尤其是货币交易市场,而非股市的向上护盘。上述话语的大致意思就是“我们知道特朗普的关税了,我们会小心行事,但还没有采取行动”
本周就有5位美联储官员会发表讲话,在2025年有投票权的是鲍威尔和密歇根和洛根。美联储官员表态肯定以中立偏安抚为主。
{2024/12/19} 教yi园:2025年,美债10年有望冲刺6.1%,倒推接下来的宏观路径TVC:US10Y
美债是散户交易者的冷门观察品种,不过它确是机构热衷的关键投资品种。
随着阶段性降息的开启,已经接近于尾声。
川普上台打响关税大棒最大的风险来源于二次通胀的反弹,这是必然,也将是事实。
随着薪资增速的持续走高,当前降息仅仅是阶段性,而非降息周期,参考1995/1997最有代表性。
宏观路径来看,美国25年面临二次通胀反弹,迫使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将再度抬升。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不出意外会直接拉升到6.12%附近,这个位置是长周期下降通道上轨,同时是长期水平关键位,两者形成的共振会对利率表现影响重大。
(放心,美债收益率依旧适用于技术分析)
所以接下来预期的路径就是:
降息结束-10Y收益率抬升-加息预期增加-10Y收益率飙升-直到6.1%可能出现的宏观拐点为止!
第一次把国债收益率放出来分析,老惯例,25年回头再来验证。
非农意外强劲,地缘政治和美国CPI引发关注主要由于实际利率和美元走高,美国金融状况明显收紧,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市场正在承担美联储的重担,并取代了对央行提高政策利率的需要。这是我们上周从美联储成员Daly、Goolsbee和Bostic那里听到的信息。
这意味着,如果本周美国CPI数据强劲,市场参与者将增加对收益曲线陡峭化交易的敞口,减少对美国2年期国债空头的兴趣 - 反过来,因为美元与2年期和10年期利差曲线之间的相关性接近零,这应该会限制美元的上涨。
从技术上看,美元似乎正在巩固,尽管伴随着相当大的风险 这就是富贵险中求吗?
美国CPI可能是本周最重要的事件风险。经济学家的共识是,广义CPI和核心CPI都将环比增长0.3%。这将使广义CPI的年度同比涨幅达到3.6%(相较于3.7%),而核心CPI涨幅降至4.1%(相较于4.3%)。市场对广义CPI的定价(反映在CPI比价中)为0.25%的环比增长和3.54%的年同比增长。
以“3”作为百分比开头的核心CPI将受到市场欢迎 ,可能导致美元多头回补,从而推高XAUUSD和NAS100。 核心CPI达到4.3%以上可能会导致对11月FOMC的加息概率预期上升至约40% (目前为29%),并推动债券收益率上升,从而提振美元的上涨。
美国办公楼市场面临挑战, 国债10年期收益率下跌美国困境办公楼的价值已经达到248亿美元,超过了购物中心的价值。这一趋势表明,困境办公楼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困境办公楼是指面临租赁空置率上升、租金收入下降以及财务困境的办公楼。过去几年,由于远程工作趋势的加速和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办公楼的需求下降,这导致了许多办公楼的困境。
这一数据的反映表明,购物中心行业不再是商业地产市场中的主要关注点,困境办公楼已经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投资者对困境办公楼的关注可能是因为其潜在的投资机会,例如购买低估值的办公楼并通过租赁和重新定位来获取回报。
由于缺乏令人满意的新房屋数据,美国国债10年期收益率当天出现下跌。
新房屋数据的不尽如人意可能会引发市场的担忧,这可能表明房地产市场活动的疲软。投资者通常会关注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因为它对经济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利率和经济增长方面。
国债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工具,其收益率被视为衡量市场情绪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指标。当新房屋数据显示出疲软迹象时,投资者可能会更倾向于购买较为安全的资产,如国债,以避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单一数据点不能完全决定市场趋势。国债收益率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通胀预期、货币政策和全球经济环境等。因此,投资者应该综合考虑多个数据点和市场因素来做出决策。
综上所述,美国国债10年期收益率当天下跌,这是由于发布的新房屋数据未能满足预期。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活动的疲软表示关注,可能导致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相对安全的资产,如国债。然而,国债收益率的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数据和市场因素。
【基本面】债务危机将悄悄到来:一个危机指标/10年期美债 vs 3月期美债收益率倒挂
注:因为3月期美债数据没有上世纪的数据,所以从2000年开始标记倒挂信号。
长短端利率倒挂是在一系列经济变量中预测衰退的最佳指标之一,它成功地预测了近几十年来所有的衰退,没有任何错误的警报。所以值得关注。
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有四种:一是货币危机;二是银行危机;三是债务危机;四是资本市场危机。
美国和欧洲因通胀持续加息,这将抑制消费需求和经济活动。欧洲除了通胀,还有能源危机的影响。在欧美等享受国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必将传导至原油国、生产国和原材料国。总需求的下滑,影响到的范围是世界级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的增长率是2.7%,世界银行在今年6月份预测,全球经济增长2023年是3%,现在下调到了1.9%。如果两个全球主要的国际经济机构,把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均下调到3%以下,意味着他们判断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不可避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不排除在新兴市场国家发生债务危机,在2023年可能在2/3的发展中国家,在1/3的新兴市场国家,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债务危机。”
2021年全球债务272万亿美元,全球整体债务与全球GDP的比重非常高,发达经济体占GDP的比重是119.3%,新兴市场经济体债务和GDP的比重是65.8%。
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在疫情冲击的财政支出计划,大多到21年底已经到期了。在2022年到2023年采取紧缩政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从2021年的60%以上升至80%以上,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低于2019年的水平。发达国家的利率上升,给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公共财政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外币债务水平较高的国家,融资环境收紧,汇率贬值,输入性通胀上升,这些因素使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面临取舍。
其中的因果逻辑,大家可以从“发债”和“利率”两个角度自行思考,这里就不细致解释了。总而言之,与其说这是债务危机,不如说是美元(信用)危机。因为信用的另一个名字叫债务。
凡事要讲究度,做过头就不好了。漂亮国终将为自己的行为自食其果——而这,早已写在了大国兴衰接替的历史规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