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AUX交易观点
动能交易教室(1):为什么60不买、80不买、破100才要买?
当我们在做动能交易,例如100整数关口突破的时候,
最常遇到的,完全可以 “一句话说明自己不懂动能交易” 的杠精语录就是:
“为什么价格在60的时候你不买、在80的时候你不买、现在都100了才要买?”
(为什么价格在低位的时候你不买,要现在这么高了还去追?)
会用这句话的方式思考的交易者,基本是做不来动能交易的,
而当然,不做动能交易并不会少一块肉,但身为一个动能交易者就会非常不能接受这个说法!
而这时候他们又会出来说下一句:
“动能交易和追涨杀跌的散户有什么两样!?”
而这个问题,我们留到第二集来回答,敬请期待!
今天就先来处理标题提及的这第一题吧,Let’s go!
==================================================================
三句话回答:
动能的定义是什么?
“价格越高,需求越高”!
所以涨得越高、越愿意买入
故得证, 价格突破100时的买入意愿当然会比突破60、突破80的买入意愿还要更高!
在股票作手回忆录当中提及到的整数关口突破买入的概念,
时至今日都还是一个每天在市场中都在发生的交易,
越重要的整数关口,突破起来的威力往往越大,
之前我的TradingView发布了一篇 “Beyond Meat旋风---动能交易者的天堂,所以下一笔你愿意做吗?”
(链接:https://cn.tradingview.com/chart/BYND/rX2WrsiM/ )
当中就提到了在这种动能非常良好的品种,
比如说IPO的股票,使用 整数关口突破 去交易的这个交易方法,
无论是胜率和盈亏比都非常优良,乃至于在那篇观点当中最后问大家的一大灵魂拷问:
“看到了前面的效果那么好,眼前下一站就是150整数关口的突破,你愿意做吗?”
大家如果之前没有这一篇观点的话,也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下一个整数关口突破,你愿意做吗?
很多人学习交易的毛病之一就在于,
听讲的时候都觉得头头是道,自己到了盘前就裹足不前。
所以无论是看任何交易方法或是任何的课堂、任何的文章,
永远记得用这个 “自己下一次遇到做不做” 的方式
检视一下自己是否真的理解和接受了该逻辑!
在交易系统的世界里,是绝不存在“最后一只老鼠”这种说法的,
如果你的答案是下次遇到不愿意做,而理由是“害怕会不会自己一追进去就变成最后一只老鼠”的话,
同样的,你并不适合做动能交易,不做动能交易没有任何损失,最怕的是明明不适合、不理解的人硬要做。
而最终,这天150整数关口的突破,一破就在很短的时间内直接多涨了逾25%,
最高价冲到了186,收盘也还守在169,
只要你刚刚的答案回答了“愿意”,这就是一笔你的交易系统内送的大礼!
动能交易在交易系统的种类当中,属于 “高报酬、高风险” 的交易方法,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操作动能交易,但也绝对不要轻易武断的,
认为勇于操作动能交易的交易员是没有办法盈利的,
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打造属于自己的交易系统、
并且不断的在市场中找寻符合自己系统定义的交易,才是成为一个专业交易员的不二法门!
谐波原理看澳元/美元:中期恐已见顶,但是……摘要:由于失守去年3月以来的上行趋势线,加上形成了头肩顶结构,澳元/美元中期或已见顶。不过,短线走势出现了一些变数,可能一段时间才能重返跌势。
澳元/美元中期见顶或无悬念,但当前走势考验耐心
周线:筑顶格局明显
澳元/美元的周线图显示,价格于2020年3月16日当周下探0.5506(A点),创下2002年11月以来新低,
随后行情猛烈反弹,至2021年2月22日当周最高触及0.8007(B点)后承压回落,构成了看跌1.618延展模式:1.618XA=AB,X为2019年12月30日当周高点。
失守A点以来上行趋势线(即楔形下轨)及颈线水平0.7532后,见顶格局明朗。目前上方重要压力在0.7532,维持在此位置之下则整体看跌;若涨破并企稳上述水平,则有望获得更多上行动能。
下方重要支撑在0.6991水平,失守此位置,则跌势恐将加剧,空头目标有望进一步指向0.6758(0.5AB)、0.6463(0.618AB)等谐波水平。
日线:出现看涨蝙蝠模式,但上行动能不足
澳元/美元的日线图显示,价格于去年11月2日跌至0.6991(X点)后上扬至0.8007(2月25日高点,A点),随后行情震荡下行,形成头肩顶结构后进一步扩大跌幅,于8月20日最低触及0.7106(D点),构成了看涨蝙蝠模式:
0.5XA=AB
0.786AB=BC
2.24BC=CD
0.886XA=AD
值得注意的是,0.7106水平刚好是上述头肩顶结构形成后的预期目标位之一,因为该位置到颈线水平的高度几乎与头肩结构的高度一致。之后价格持续反弹,但未能有效涨破0.382AD回退水平。
后市若企稳0.7450,则有望进一步涨至0.7550或测试头肩顶的颈线;不过,如失守0.7106,则上述看涨蝙蝠模式或失效,行情有望扩大跌幅至0.7000或更低。
四小时线:短线关注0.7336支撑
澳元/美元的四小时图显示,价格于8月20日低见0.7106(X点)后持续上扬,于9月3日最高触及0.7478(A点),随后行情掉头回落,失守X点以来的上行趋势管道并扩大跌幅。
但价格在0.382XA回退水平获得了支持,避免了继续下挫。上方压力在0.7410附近,若涨破,则多头将获得鼓舞,或再次向0.7480水平发起冲击。
不过,若跌破0.7336水平,则空头将获得更多的优势,或进一步跌向0.7250甚至更低。
综上所述,澳元/美元周线暗示中期或已见顶,但日线则在两条件下出现了较明显的反弹行情。然而,价格能否进一步反弹则存在巨大变数。短线留意0.7332水平,若失守,则警惕行情扩大近日跌幅。
交易系统优化诊断室(13)--不同方法之间打架了怎么办?
本系列旨在协助大家搭建一套完整的交易规则和系统,
进而不用因为市场的波动而感到踌躇不定!
如果在市场中待的时间足够久,大家很有可能身上都已经累计了一些和市场相处的招式,
正所谓 “技多不压身” ,很多人也乐此不疲地一直学习新的交易方法。
这本是好事,可是多到某个程度以后, 却会发现好像不会做交易了!?
因为同一个品种的同一个价格,
往往同时有ABCD交易系统是看多的,却又有EFGH交易系统是看空的;
如果你全学了,又每一个都要尊重的话,此时交易起来反而显得绑手绑脚!
如果你也曾经在交易中有过这样子的困扰的话,欢迎留个言、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让更多朋友一起来看看我的解决方案吧!
------------------------------------------------
以我本人的交易系统来说,主要就是分为 动能交易、谐波、机构 三大系统,
不同系统之内又有很多更细化的交易战术,
此时如果没有一个主次,就会不时遇到上述的互相冲突的问题,
而相信也不少朋友知道,我的核心逻辑会是动能交易中的 “孕线” ,其它则是作为辅助这个逻辑的卫星系统。
就好像是一个球队里面可以有很多个能独当一面的球星,但是关键球交给谁来打,才是队上真正的核心!
灵魂拷问来了: 你的交易系统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呢?
如果你没有答案,我强烈的建议你把你做的最顺手的一个交易方法视为核心逻辑,
或是可以尝试去认真的从头学习一个交易系统作为核心逻辑
而如果你有答案,也欢迎回复在下方聊天区中,以下提供一些选项…:
A.谐波形态
B.机构订单、供求
C.价格行为
D.孕线
E.Pin Bar
F.均线
G.布林带
H.结构
I. MACD
J.RSI
K.缠论
L. KDJ
M. 订单流
N. 波浪理论
O. 江恩
P. 其它
除了选出你的核心交易方法之外,有哪些是“你也会参考的卫星系统”也可以一并选出来,
以我举例就会是 : 核心:D 卫星:ABCEFH 。
只要你列出来之后,剩下来的问题就很简单了!
1.和核心有冲突的,一律以核心为准
2.在卫星系统里,依照重要的程度进行“排序”。
以我提到的ABEFH举例,我的排序就是谐波>供求>结构>Pin Bar>均线
如此一来,代表当谐波和供求冲突时,我会更尊重谐波的观点;
当结构和均线冲突时,我会更尊重结构的观点
这个动作如果要做得更细致,
是可以再往下细分,例如谐波往下去列到各个形态、或是机构依照LTSD不同种情况进行排序的。
当然,在多数时候我们能力所及的情况下,
尽量要做到的交易还是尽可能不要有互斥的,
是叠加的交易我们当然更有意愿做!
但如果非得要选边站的时候,那么这个排序就会发挥作用了!
如果你对于如何进行排序一筹莫展的话,
从现在开始依照你的入场理由统计你的交易,
定期回头检视交易的数据,表现越好的交易方法排序越前面,也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方式!
而在做好了本篇文章的“排序”工作之前,
遇到互斥永远都有一个非常安全的解决方案: 看戏 ,
避免在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情况下,当自己的交易方法的对手盘!
最后,当你很明确的定义好核心的系统,以及各种卫星的排序之后,
如果有人天外飞来一个观点,是完全在你的定义之外的,
例如有人跑来跟我说 “现在RSI已经背离了,不能再做多了!” ,你应该有什么反应呢?
答案就是: 完全不需理会 ,
除非你愿意把他提到的逻辑认真学习,加入你的系统里,否则永远不需要觉得别人碗里的饭比较香!
把自己的核心和卫星的组合拳系统打磨好,远比把全部门派的技术都略懂一二还要强得太多了!
毕竟,所有交易方法,都走不出 “做得好的人能盈利、做不好的人依然亏损” 这个底层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