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0 观察重点(5月中下旬)个人观点:
基于下图中黄色框,A50 的表现,以及 早上 6:00 ,系统在美股方面的情况:遭遇一次同步支撑。《美股 —— 周线同步阻力 —— 跟踪篇(13)—— 美股遭遇第一次 H4 同步支撑》
考虑这里向上突破的可能性稍大。
——————————————————————————————————————————
下面是形成以上观点考虑的因素:
1、在 04 月 25 日,当时观点《A50 这周观察重点(4月最后一周)》,出现一次重要的同步信号。
考虑以信号出现的区域为支撑,出现圆弧兜底的过程。
观点链接:
2、在 05 月 10 日,当时 A50 出现快速下跌后,快速拉升的情况,出现的位置与前面的信号支撑位置接近。—— 这里开始重点观察此位置的支撑力度。
基于以上两点,再结合今天(5月13日)早上外围美股的情况,考虑 A 股是提前筑底,所以得出向上的可能性稍大。
CN1!交易观点
Vitali Apirine 随机MACD指标这是2019 年 11 月由 Vitali Apirine 在 11月文章“随机MACD振荡器”,提及的指标。在“随机 MACD 震荡指标”中,作者 Vitali Apirine 介绍了一种通过结合随机震荡指标和 MACD 创建的新指标。 他将新指标描述为动量振荡器,并解释说它允许交易者定义类似于经典随机指标但基于 MACD 的超买和超卖水平。 STMCD 反映了两个移动平均线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高低范围的收敛和发散。
之所以讨论这个指标,是因为人们将随机指标和MACD相结合的尝试从未停止过。我之前也发布了几个类似的指标,海外社区有人建议我看看VA的这款可以对比一下,我看了下融合机构还是比清晰的,于是很快的按照作者原意发布了一个基于PINE脚本的指标,供TradingView社区学习讨论。
这个指标的核心有两点:
1.整合随机指标和MACD指标的优势,减少MACD的延迟,利用随机指标提高响应速度。
2.利用随机指标上下限定义超卖区域和超买区域,用于提示可能的反转。
为了突出它的特点,我做了些修饰:
1. 差离柱子彩色显示,0上涨红色,0上回调蓝色,0下跌绿色,0下反弹黄色
2. 快慢线填充不同的颜色,分为:操作区,超买区,超卖区
3. 操作区填充颜色为红绿,绿涨红跌
4. 超买区颜色为橙色和深红,橙色涨深红跌
5. 超卖区颜色为黄蓝, 黄跌蓝反弹
6. 水平指示线,0轴白色,超买阈值黄色,超卖阈值紫色,可以自定义值。
上证指数周线行情来自TradingView
看上证指数开始进入超卖区域,并且差离柱子低点依次升高开始形成底背离。
富时A50指数周线行情来自TradingView
富时A50指数同样进入超卖区域,但是差离柱子并没有出现底背离。和上证指数对比的结果可以解读为:海外资金对于A股仍旧看空为主,而国内资金则尝试不断地筑底反弹,更乐观一些。
比特币周线行情来自TradingView
比特币我在那里悬着,我觉得还是会进入超卖区域的,只是时间问题。都是会被美联储吸血的,国际风险资产毫无例外,这就是现实情况。
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周线来自TradingView
美国加息震颤全球风险资产,可以看出其疯狂上涨已经完全进入超买区域,一旦有人兑现利润调整,就是全球风险喘息的机会,那时候适合快进快出搏反弹,毕竟在这个星球上的热钱数量是远远小于人们欲望的,只能不断的在市场间流动。
黄金合约周线来自TradingView
金本位还是动摇的,各国以自己的宏观政策为主控制通胀水平,黄金的这个涨势非常拖沓,感觉在等待美联储加息停顿期间立刻下跌,资金快速回流风险资产的节奏。涨的不痛快,跌起来可能更舒服些。黄金,还是别将就。
这个指标免费开源在TradingView社区,供感兴趣的朋友研究学习:
A50 回顾总结篇(3月17日)在 3月 9 日起至今),出现了许多变动,以下回顾中间的过程。
(1)3月 9 日,A50 在 H4 级别,出现了单针探底的情况,主观上考虑行情在下一个 H4 开始,会出现逐步沿着箭头方向前进的预期。
(2)在 3 月 10 日早盘时段,在行情上涨的情况下,系统出现 M5 级别的同步信号:13944.73(空)。
(3)在 3 月 11日,午盘过后,行情又出现了快速下跌后快速上涨的 V 字。所有又会开始有箭头方向的主观预期。
(4)在 3 月 14 日,出现与预期相反的行情,并且一天的表现为缓慢阴跌的走势,比较扎实的下跌,这对后市并不理想。主观上预期方向改为箭头方向。
(5)在 3 月 15 日,早盘突然出现快速下跌并反弹,一般情况下,由于是第二次探底反弹,理应比 3 月 9 日的那次要强。但是在这个 H4 结束时,表现的情况是比 3 月 9 日弱,这为后面的表现埋伏了隐忧(可上可下的不确定性加大)。
(6)在同日下午开盘后,行情马上出现大幅下跌,在收盘时的下跌幅度比较大,14、15日两天的下跌幅度达到接近 10%,在 A50 短暂的历史上,仅有 6 次的跌幅在 10%-15% 这个区间,所以在下午收盘的时候,发了一篇观点,提示在 16 —— 18 日,重点观察行情变化。
《A50 这周观察重点(3月16-18日)》观点链接:
(7)在 3 月 15 日,北京时间 18点,系统在纳斯达克期货出现一个信号:H1:12943.9(多),当时考虑美股还没出现同步,所以只是观察行情,但首先消除追空念头出现的可能性。
结合前面 六点的情况,考虑第二天 A50 延续前面的下跌时,准备入场做多。
基于前面七点的变动情况,在这时已经是在做交易计划,考虑用什么风险是交易未来可能出现的行情。
——————————————————————————————————————
(8)在 3 月 16 日,预计的行情并没有完全出现,A50 在上证指数早盘创新低时,只是出现调整行情,由于担心有可能创新,前面计划的交易并没有交易。
上证指数早盘截图:
A50 3 月16日截图:
——————————————————————————————————————
最终结果,错过了 A50 行情的快速反弹,但是基于还有一些股票,所以在整个组合,并没有完全错过整体 A 股的反弹。
————————————————————————
最后,主观上在图中标记的区域考虑入场做多。(不一定能成,在这里只属于试探性入场。)
A50 这周观察重点(3月16-18日)现象:
这周(3月14、15日)开始,A50,A 股出现大幅下跌,但我个人的系统,并没有提示中大级别的多头信号。
个人观点:
等待两个条件同时出现:
1、在 11740 点以内。
2、多头同步信号出现,不然止跌的可能性比较低。
————————————————————————————————————
以下是我的主观考虑过程:
受美股、欧股观点影响,《美股 —— 周线同步阻力 —— 跟踪篇(3)—— 制定 2月加仓计划》,考虑外围大级别阻力。
观点链接:
另外:
1、在 1月13日的观点《China A50 随手一画》,里面提到,根据 2021 年2月开始的下跌路线,假设 1月份正处于下跌的第五浪行情,并提出只有 D1(日线)信号出现才会止跌。
观点链接:
2、在 1月30日的观点《A50 的未来(神棍预言)》,里面提到,由于1月份并没有等待到止跌的信号,提示下跌还没结束,并考虑二月份有可能出现止跌的信号。
观点链接:
3、在 3 月 7 日的观点《A50 耐心静待为主》,里面提到 A50 指数暂时突破 1月的‘预言’框,并且系统没有出现期望的多头信号。暂时前路不明朗。需耐心静待信号。
观点链接:
在今年以来的这三个月,我一直在等待可能出现的做多机会,但很可惜,至今一直都没有等到。
因为行情出现加速下跌的情况。
——————————————————————
另外从下跌空间复盘考虑:
这周暂时已经下跌了 10% 左右。
在 A50 短暂的历史里面,曾经出现 6 次单周跌幅超过 10%的情况。
发现大概在15%的单周跌幅左右,就会出现一次强反弹,在这方面,可以在后面三天(3月16-18日)留意它的下跌幅度,在 11740 点以内。
港交所推出a50指数期货,A股迎来长期利好A股市场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机构成为市场主力,同时,对冲工具缺乏,投资理念落后,导致股价波动大,市场受到消息影响明显。不过管理层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最近外资对于中国政策调整出现的恐慌,导致外资流出加剧,而港交所推出a50期指,让机构投资者可以很好的对冲现货风险,稳定持股情绪,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而随着后疫情时代到了,中国经济将再次回到正轨。新经济,新产业的弯道超车,让美国抑制中国的策略失效,中国经济发展不仅不会遭受破坏,反而更加深入的融合到全球化浪潮中。
虽然短期市场波动较大,但长期看,机构投资者比重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和政府高度重视金融风险等因素,为A股长期慢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看好A股未来5-10年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长。而新能源、生物医药、物联网将成为最强风口,国产替代最具投资价值。
2019-2021这三年,中国经历了美中贸易战,新冠疫情的干扰,但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就是得益于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增加。市场有了坚实的长期持股者,才是慢牛行情的基础。而从基金发行速度,和外资介入速度看,A股在未来5年,都会保持高速增长。所以现在机会大于风险。
科技兴国,是高层的共识,我们现在被美国人卡脖子,就是因为在过去更多的发展轻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政府大举投资,支撑芯片、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就是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而对于互联网经济的干预,对于非银金融的监管,也是为了引导资金,进入基础制造业,完善产业链。从二级市场看,科创板和创业板偏重科技创新型企业ipo,支持研发型企业上市,很好的完善了上市公司结构。
从宁德时代市值过万亿,超越大部分银行这一趋势看,中国的FAANG雏形正在形成,未来,中国科技公司必将成为A股市场最强的上升动力,传统周期股占比下降,也让指数可以维持持续增长。A股美股化已经开始,我们处在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