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观点
NZD(纽元)非美大级别上涨启动点 —— 跟踪篇(4)(EURUSD信号)(06月03日)记录与分享:
截至当前,美元走弱的结构性信号依然成立,非美货币(如NZDUSD、EURUSD等)整体保持震荡偏强走势。
从图中可以看到,多组非美货币对再次出现同步上涨信号,但行情整体仍处于“进三退二”的节奏,涨势中伴有反复整理和调整。
目前美元的下跌属于大趋势初期,非美货币多头行情尚未进入明显加速阶段,更多以结构性盘整和分批推进为主。
阶段观察结论:
整体方向依旧偏向美元走弱、非美走强,但节奏较为温和,行情波动中枢逐步上移。
当前更适合持续跟踪和逐步布局,而不是激进追涨,耐心等待后续行情进一步确认和放量加速。
以上仅为阶段性记录和个人观察分享,后续如遇趋势明朗或信号转变,会及时更新。
EURUSD 4小时级别,21:43截图:
从周线到一小时图,EUR/USD 技术结构一致释放哪些讯号?新的一周开启之际,我们来从多周期角度观察 EUR/USD 的走势状况。
周线图
EUR/USD 已成功突破 2023 与 2024 年高点构成的主要阻力区,并已完成回测确认,目前价格正稳步筑底于该区上方。 RSI 指标持续上行,但尚未进入超买区域,显示上涨空间仍有潜力可发展。更关键的是,价格也稳定站上 200 周均线,为长期技术多头结构提供支撑。
EUR/USD 周线图
过往表现并非未来结果的可靠指标
日线图
日线图中,我们可更清楚观察到突破与回测的过程。 50 日移动平均线持续提供动态支撑,成功协助价格建立近期波段低点。自此之后,EUR/USD 再次推升,并持续沿着上升趋势线发展。该趋势线已多次被测试,若价格持续尊重趋势线与 50 日均线,短线偏多格局仍有望延续。
EUR/USD 日线图
过往表现并非未来结果的可靠指标
四小时图
四小时图提供对短线动能的进一步观察。价格目前稳定位于自 5 月低点锚定的 VWAP 上方,同时 9 EMA 也高于 21 EMA,显示短线趋势与动能一致向上。现阶段价格正挑战上周波段高点,目前尚无明显背离或动能减弱的迹象。
EUR/USD 四小时图
过往表现并非未来结果的可靠指标
一小时图
一小时图提供近期价格变化的细节,有助于短线入场规划。搭配相同技术指标观察,可发现价格已成功突破并收于上周波段高点上方。此突破,加上 EMA 上行排列与 VWAP 稳定支撑,暗示短线动能仍偏向多方。
EUR/USD 一小时图
过往表现并非未来结果的可靠指标
总结:
综合各周期观察,EUR/USD 呈现一致的多头技术结构。周线与日线图确认去年高点的突破已站稳,并持续构筑新一波升势。四小时与一小时图则显示短线动能仍支撑价格上行,目前价格已推进至上周高点之上,整体趋势持续向上,尚未见到明显反转或疲弱迹象。
免责声明:本资料仅供信息和学习用途。提供的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也未考虑任何投资者的个人财务状况或目标。任何涉及过去表现的信息均不可靠地指示未来结果或表现。社交媒体渠道对于英国居民不适用。差价合约和差价交易是复杂的金融工具,因杠杆效应而伴随着快速亏损的高风险。 82.67%的零售投资者在与本提供者交易差价合约和差价交易时亏损。 您应考虑您是否了解差价合约和差价交易的运作方式,并且是否能够承担高风险以避免资金损失。
回测 VWAP 为何屡屡奏效?这套策略的秘密在细节里无论你是操作股票还是外汇日内交易,「回测 VWAP」策略都是历久不衰的技术之一。乍听之下,它或许像是简单地「拉回买在 VWAP」,但就像大多数交易策略一样,真正的优势藏在细节中。
若执行得当,这可以是一种结合结构、时机与市场心理的高效交易方式。但若缺乏几项关键过滤条件,它也可能只是图表中随意的一次尝试。
什么是 VWAP?
VWAP 是「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Volume Weighted Average Price),它代表当日开盘以来所有成交价位的加权平均价格。与单纯以价格计算的移动平均线不同,VWAP 融合了「价格」与「成交量」,因此能更有效地反映市场的真实交易重心与公平价格区。
在盘整时段,VWAP 常成为价格的磁石;在趋势行情中,它则是多空争夺的战场。
策略核心:5 分钟图的 VWAP 拉回交易
这套策略以 5 分钟图为主,最适用于当日已有明确方向的行情。理想情况是顺着当日早盘趋势操作,而非去摸顶抄底。
核心概念为:当价格自 VWAP 发动初步趋势后出现回测,只要在回测 VWAP 处出现清晰的反转形态,便是进场的有效讯号。
入场条件:反转蜡烛形态
当价格回测 VWAP 时,你需要寻找有效的进场信号,这不是猜测,而是等待明确的价格反应。
常见且有效的形态包括:
长下影线的多头锤头或长上影的空头倒锤
吞噬形态(Engulfing)
双底或双顶结构
最佳情况是在 VWAP 处形成这些反转形态,尤其是与前一交易日高/低点、费波南奇回档位等共振的位置。
停损设置:逻辑为先
当反转形态确立后,停损可设在该蜡烛影线之外,略微超过 VWAP 水准。
这么做能防止价格稍微探穿 VWAP 时被提前洗出。若影线过长导致风报比不佳,则应考虑避开或改用更短周期(如 1 分钟图)进行微调进场点。
目标设定:前波高/低为参考
第一个合理的获利目标是稍早一波的前高(做多)或前低(做空),这些是价格技术面上的关键节点,可让你在市场进入震荡前锁定部分利润。
若行情明显顺势推进,则可将初步价格推升幅度自 VWAP 开始测量,并向上投射当作第二目标。
实例分析:
EUR/USD(5 分钟图)
此例中,当日主趋势为空头。价格回测 VWAP 后出现小型双顶反转形态,成为清晰的空头入场点。
过往表现并非未来结果的可靠指标
ARM(5 分钟图)
此例中,ARM 开盘强势上攻,随后在 VWAP 处筑底。注意价格开始出现长下影的反转蜡烛,形成多头入场机会。
过往表现并非未来结果的可靠指标
两个不可忽略的进阶条件
1. 时间点很重要
不要在开盘前 10 分钟或收盘前 10 分钟操作这策略。 VWAP 需要时间发展出意义,市场也需有足够波动空间来展现趋势。
最佳交易时间通常落在盘中中段——早盘波动已消化完毕,方向初步明朗。避免于重大数据或央行消息前后操作,除非这是策略的一部分。
2. 日线结构的确认
在进行日内操作前,先拉回看日线图。你是否在一个刚跌破支撑的日线空头趋势中寻找做多的 VWAP 拉回?或是在明确多头趋势中找回测做多?
强势的 VWAP 拉回策略往往出现在与日线趋势一致、并接近市场关键位置的情境中。切记:顺着市场阻力最小的方向走,成功率更高。
这套策略操作简洁,执行有据,是日内交易者稳定操作的有力工具。
免责声明:本资料仅供信息和学习用途。提供的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也未考虑任何投资者的个人财务状况或目标。任何涉及过去表现的信息均不可靠地指示未来结果或表现。社交媒体渠道对于英国居民不适用。差价合约和差价交易是复杂的金融工具,因杠杆效应而伴随着快速亏损的高风险。 82.67%的零售投资者在与本提供者交易差价合约和差价交易时亏损。 您应考虑您是否了解差价合约和差价交易的运作方式,并且是否能够承担高风险以避免资金损失。
央行博弈与贸易冲突交织下的汇率重构 —— 2025年5月外汇市场回顾与展望2025年5月,全球外汇市场在多重宏观与政策变量推动下出现显著波动。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陆续公布一季度及4月核心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澳洲联储等主要央行释放新一轮政策信号,投资者在对增长、通胀与货币政策前景重新定价。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强化贸易施压工具,宣布新一轮针对中欧商品的关税安排,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和政策协调的深层忧虑。美元指数承压下行,非美货币普遍反弹,欧元、英镑、瑞郎等表现亮眼;商品货币如澳元、加元则承压走弱;人民币维持区间波动。
本文将围绕欧元/美元、英镑/美元、美元/日元、澳元/美元、美元/加元、美元/瑞郎及美元/离岸人民币等货币对,系统梳理5月份的基本面、央行政策、关键数据与市场预期,结合主流投行观点,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客观的汇市总结与展望。
欧元/美元 (EUR/USD)
重要经济数据及新闻
5月公布的欧元区和美国经济数据对汇率影响显著。欧元区数据中,4月通胀与GDP增长超出或符合预期,支撑了欧元基本面。美国方面,4月通胀虽温和但略超预期,非农就业强劲,增添美元韧性。在特朗普提高关税前,英国和欧洲出口商前置订单,推升欧元区GDP,本季度预计出现一定反弹。总体而言,欧元区持平的通胀数据与美联储观望预期,使得美元承压,欧元/美元维持高位整理。
5月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引发市场关注。在欧盟层面,26日欧央行行长拉加德指出,美元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降至58%,历史低位,呼吁提升欧元国际地位。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下跌7.5%,欧元年初至今已大涨逾9.5%,表现远超美预期。此外,美国政府不断威胁对欧国产品加征关税的消息(如对欧盟汽车征税)也增添市场不确定性。总体而言,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贸易政策动荡推动资金从美元流向包括欧元在内的其他主要货币。
主要央行政策及解读
欧洲央行(ECB)高层讲话频繁。拉加德强调欧元国际地位的重要性,并倾向于维持灵活政策以应对外部冲击。欧洲央行目前保持谨慎立场,预计短期内保持利率不变。美联储方面,5月初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官员关注贸易政策带来的通胀上行风险,决定保持利率在4.25%-4.50%不变。美联储强调维持“观望”态度,重视中期通胀和就业情况。市场因此预期美联储在9月前不会降息。高盛研究分析认为,美国经济前景和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美元走弱,欧元/美元后市继续看涨,高盛预计未来12个月欧元兑美元将上看1.20。
主要投行观点
多家投行看好欧元。高盛认为美元高估回落将持续,美元/欧元可能继续走弱。摩根大通等分析师则提示欧元面临美国利率优势和全球风险因素的压力,认为欧元/美元未来走势区间震荡。总的来看,分析师普遍认同欧元近期强势与美元弱势的主因,短期欧元/美元偏乐观。
英镑/美元 (GBP/USD)
重要经济数据及新闻
英国经济近期表现坚挺但面临通胀上升压力。5月21日英国发布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3.5%,远高于预期。这一数据一度令英镑/美元短暂上行,但随后回落;表明市场对英镑前景的分歧。数据公布后,投资者降低了对8月之前降息的预期。英国其他数据方面,5月公布的第一季GDP超预期增长,但增速来源主要为前期对冲关税因素驱动,后续支撑不足。后期若消费和投资放缓,英镑可能承压。综合来看,当前数据指向英国经济已进入温和增长与高通胀并存的局面,英镑承受货币政策与贸易风险的双重影响。政治方面,英政府在推行财政紧缩后尝试稳定增长,前期提振措施暂支撑经济,但市场忧虑过度借贷和支出的长期风险。
主要央行政策及解读
英国央行(BoE)5月7日议息决议中,以5比4微弱票数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25%。决议显示通胀已有实质回落(3月CPI降至2.6%)且经济增速放缓,劳动力市场开始松动,因此适度放松政策。会议纪要指出,美国加征关税等全球风险增加了不确定性。美联储会议纪要也强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了经济形势的不明朗。市场当前预期BoE在秋季考虑再次降息,但因4月通胀飙升,降息或将推迟。
主要投行观点
高盛预计英镑后市走强,12个月目标1.39。富国银行、瑞银等也认为英镑受美元疲软影响而上涨可持续,但同时警惕英国经济数据对汇价的影响。总体而言,投行对英镑前景普遍谨慎乐观,考虑到英国紧缩政策逐步退出及美元走弱可能带来的支撑。
美元/日元 (USD/JPY)
重要经济数据及新闻
日本经济增长乏力,通胀压力仍高于央行目标。2025年4月日本核心CPI(剔除生鲜食品)同比升至3.5%,为近两年高点;总体CPI 3.6%,连续三年多超越2%的目标。大米价格等食品价格飙升是主要因素。就业方面,3月日本失业率回升至2.5%,虽仍处低位,但表明劳动力市场略有放松。日本制造业PMI和出口数据增长缓慢,经济依赖海外需求的敏感度加大。
5月上旬市场聚焦日美贸易和货币政策动向。美中贸易谈判进展消息和关税政策变化对美元/日元产生波动。MUFG报告指出,5月中旬美元/日元一度冲高至148以上(5月12日市场传出美中拟部分下调关税);但随后受美韩货币谈判的传闻影响以及疲弱的美国数据,美元/日元迅速回落至145-146附近。同时,日本国内因食品价格飙升引发政治关注(日本首相承诺管控米价),市场对日本央行应对通胀的预期升高。总体来看,日本经济处于滞胀格局:通胀高企但经济增速缓慢。贸易谈判与美国经济数据是5月美元/日元主要波动来源。
主要央行政策及解读
日本央行(BoJ)5月1日会议上维持政策利率在0.5%不变。虽然4月通胀显著加速,但考虑到美日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加剧,行长植田和男表态称若形势恶化,可暂不加息甚至考虑降息;但也提到现行0.5%已接近下限。市场认为BoJ维持观望态度,可能在年内酌情再次加息以对抗高通胀。美联储鹰派背景下日美利差缩小,再加上日本宽松政策预期,令日元承压。美元/日元在5月中旬基本维持区间震荡。MUFG分析师认为,日本央行可能强调讨论关税影响胜过货币政策调整。预计短期内BoJ仍将维持当前利率不变,年底加息概率增加。
主要投行观点
MUFG研究指出,市场对日元走势预期正从极度看弱修正为逐步看强,预期日元偏离弱势区间。花旗、摩根大通等则认为美元相对美国出净资产再配置将带动日元升值。BNP认为日本经济因关税冲击弱于预期,因此日元可能重新走强。而高盛等机构预计美日利差短期难以拉大,美元/日元将维持在高位区间。
澳元/美元 (AUD/USD)
基本面分析
重要经济数据及新闻
澳洲4月通胀数据已暗示宽松必要性:一季度基本通胀率3%左右,消费和零售增速放缓。加之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和贸易摩擦风险,提高了对澳元的压力。降息消息公布后,澳元对美元跌破0.65并延续弱势。瑞银分析称,全球风险厌恶和中国需求放缓将继续压低澳元;目前澳元/美元在0.64-0.65区间震荡。BNP预计未来3个月及12个月目标均在0.64附近。市场普遍认为澳元短期内将承压于多重风险之下,若贸易紧张局势缓和或中国刺激出台,可能重拾上行。
5月全球贸易局势对澳元影响显著。美国对中国及其他国家加征关税导致全球增长预期下调,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澳洲对中国依赖的出口行业担忧加剧,特别是铁矿石、天然气等大宗商品需求前景。另一方面,全球避险情绪上升增强了澳元的贬值压力。此外,5月澳洲发生洪灾等自然灾害,政府出台重建和援助政策,但短期对经济扰动有限。
主要央行政策及解读
澳洲联储(RBA)5月会议大幅转向宽松。5月20日(根据决议全文推断)RBA将现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85%。决议称,核心通胀已下降至3%以下(调整后核心CPI 2.9%,首次低于3%),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且国内增长放缓,需支持经济和就业。RBA同时预期美中贸易不确定性将冲击经济,未来通胀将维持在目标中点附近。RBA主席墨比爾表态,在通胀持续放缓且前景面临下行风险时,降息是“合适的”。政策声明中强调,将根据数据调整,以确保通胀平稳回落。市场普遍认为澳洲将继续逐步宽松货币政策。
主要投行观点
BNP等投行预计澳元/美元中长期偏弱。瑞银、摩根士丹利等也指出澳洲经济较为脆弱,美元利差和全球风险情绪对汇率影响较大。分析师普遍认为,除了澳洲自身基本面,全球宏观环境变化(如美联储走向、贸易谈判等)才是决定波动的主要因素。
美元/加元 (USD/CAD)
重要经济数据及新闻
加拿大经济近期承压,出现放缓迹象。2025年4月CPI仅为1.7%,大幅低于3月的2.3%;剔除能源的核心通胀仍在2.9%,表明整体物价涨幅回落。能源价格下降(汽油、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是通胀回落主因。就业市场疲软,5月初加拿大失业率达6.9%,为多年高点。机构预计贸易冲击将使加拿大今年出现技术性衰退,失业率可能进一步上升。
美加关系及贸易动态对加元影响突出。
5月G7财长会议和美加贸易会谈传递摩擦升级信号,加拿大企业担心关税和贸易限制风险加剧。加拿大4月贸易顺差减少,也表明出口承压。另一方面,全球油价走低对加拿大经济和加元构成拖累。尽管如此,加拿大政府通过发行短期国债降低融资成本的举措(应对国内财政压力)等新闻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加元债券市场。总体上,加拿大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回落、风险偏好降低,基本面趋弱。贸易战预期和欧美经济分化成为推动加元走软的主要因素。
主要央行政策及解读
加拿大央行(BoC)下次议息日为6月4日,市场普遍预期将在6月开始降息周期。4月CPI数据公布后,市场对6月降息预期大幅上涨(降息概率超过64%)。专家指出,通胀回落及经济疲软将迫使央行采取消极宽松策略。央行在5月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中,强调家庭债务风险加剧、贸易不确定性上升等,对未来政策道路隐约示好。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勒姆近期也表态,将继续关注通胀和全球风险,必要时提供更多支持。总体而言,市场解读为加拿大央行准备下调利率以提振经济。
主要投行观点
TD、BMO、国民银行等机构均下调加拿大2025年GDP预测,认为下半年恐出现负增长,导致失业上升至7%以上。高盛等投行认为短期加拿大通胀低于目标,加拿大央行将被迫降息,对加元形成压力。许多研究报告建议对美元/加元持看多美元观点,认为全球贸易战和油价低迷将继续打压加元,美元/加元中长期可能上试1.40-1.45区间。总体而言,主流分析师普遍看空加元,美元/加元后市看涨。
美元/瑞郎 (USD/CHF)
重要经济数据及新闻
瑞士经济增长温和,通胀显著放缓。2025年第一季度瑞士GDP预计约增长1%(中欧占优),与欧元区趋势相仿。通胀持续偏低,4月瑞士通胀率仅为0%,处在瑞士央行2%目标区间底部。核心通胀也徘徊于1%以下。就业市场稳定但无显著过热迹象。瑞士经济依赖出口和金融业,全球贸易摩擦和欧洲增长放缓为主要风险来源。
虽然瑞士一季度宏观数据平稳,但全球风险事件对避险货币瑞郎产生影响。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美元因贸易不确定性走弱,推动美元/瑞郎在5月下旬上涨至0.847左右。瑞郎作为避险货币,在全球市场波动时通常走强,但5月金融市场整体稳定,瑞郎升值有限。
主要央行政策及解读
瑞士央行(SNB)3月决定将利率下调至0.25%(2024年循环已是第五次降息),并表示通胀已降至0.3%,处于目标区间底部。5月27日,SNB行长施莱格尔称4月瑞士通胀0%,预计未来几个月可能出现负值,但央行将关注中期物价稳定而非短期波动。施莱格尔强调即便短期通胀转负,也不一定立即促使政策调整。总体来看,SNB保持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准备在必要时利用外汇市场干预,抵御瑞郎过度升值。市场普遍预计SNB在6月可能再降25bp至0%,但若通胀企稳则可能暂停。瑞士央行在高通胀风险和贸易冲击下保持灵活,瑞郎走势更多取决于全球避险需求和欧元表现。
主要投行观点
高盛等投行认为,瑞士当前息政策趋向中立,虽然通胀可持续回升可能促使年底前再次加息,但若全球经济恶化,SNB仍可再次下调利率。瑞士信贷(CS)等机构预测,SNB年内再降25bp至0%几率很大,并认为瑞郎汇价总体昂贵,若经济放缓将给瑞郎带来更多贬值空间。汇丰等认为,市场应关注欧元/瑞郎相对变动,大额美元资产可能回流至瑞士,也可能支撑瑞郎。总体而言,机构普遍预计瑞士央行继续宽松立场,美元/瑞郎近期高位区间震荡。
美元/离岸人民币 (USD/CNH)
重要经济数据及新闻
中国经济在2025年下行压力增大,通缩风险上升。2025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但二季度增速可能放缓。4月中国CPI同比略降至-0.1%,PPI保持负增长(新一轮通胀环境下行趋势明显)。消费复苏乏力,制造业和出口增速放缓,制造业PMI回落到50.4%。就业压力增大,城镇失业率在5%以上。金融市场方面,美元离岸人民币汇率曾在4月初一度升至7.4以上,但随着政策打压及美元走弱,回降至约7.18。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增速和通胀双双走弱,形成通缩压力。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出口和内需构成下行风险。谈判进展对人民币形成重要影响,任何贸易紧张升级都会令人民币承压。
主要央行政策及解读
中国人民银行(PBoC)在5月采取一系列宽松措施。5月7日宣布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至1.40%,并下调SLF等工具利率0.1个百分点。5月20日发布决定下调LPR约0.10个百分点(MLF和1年LPR)。上述降息降准等组合措施旨在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央行官员表示,这些操作在通胀低迷和经济下行背景下可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提高信贷流动性。PBoC通过维持汇率中间价稳定在约7.20附近的策略,也表明在全球环境变化下不希望人民币过度升值。总体来看,中国央行继续走宽松路径,将政策重点放在防止经济进一步下行、保持流动性充裕上,并表示人民币汇率会灵活稳定。
主要投行观点
多家投行对人民币汇率持谨慎态度。BNP预测人民币未来仍将承压,在3个月和12个月内美元/人民币目标都为7.30。高盛、花旗等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和通胀低迷,央行宽松预期偏强,美联储货币政策相对偏紧,人民币难以显著走强。瑞银等指出,人民币中期将作为“浮动稳定货币”而非单纯升值目标;PBoC更倾向于平滑汇率波动。综合来看,机构预计人民币将在一定区间内波动,预计2025年底前重新逼近7.3以上水平。
结语
纵观2025年5月外汇市场表现,美元的结构性弱势成为贯穿全月的主线之一。在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分化、美联储维持高位利率但态度趋于观望的背景下,非美货币获得修复性支撑。欧元在欧洲央行维稳和拉加德提升其全球货币地位表态下走强,英镑在高通胀数据与政策分歧间剧烈震荡,日元则在滞胀阴影与宽松政策延续中维持区间整理。澳元和加元在贸易摩擦与大宗商品行情低迷的双重压力下走软,瑞郎维持避险特性但升值受限。人民币方面,尽管国内经济数据承压,但在人民银行稳汇率意图明确背景下,美元/人民币保持温和波动。
展望未来,汇率走势仍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变量展开:一是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的相对差异化路径;二是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及其外溢影响;三是通胀是否持续回落及其对实际利率的重估;四是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宏观政策的稳定性。汇市进入高波动时代,策略性判断与风险控制将成为投资者配置外汇资产的关键。我们建议持续关注各国政策变化、经济数据发布节奏及市场情绪演化,谨慎操作,灵活应对。
免责声明:
这些交易信号是来自第三方提供商的方向性观点。本网站(或文章)提供的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价格或其他信息仅供参考。此信息并非投资建议、推荐、研究或交易价格记录,也不是进行任何金融交易的要约或邀请。这些信息不考虑任何人的任何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过去的表现并不是未来表现的可靠指标。实际结果可能与过去的表现或任何前瞻性陈述有很大不同。易信不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并且对基于此信息进行投资而产生的任何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