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Breadth Thrust抄底要谨慎熟悉我的朋友应该知道Breadth Thrust乃是用于技术抄底一大利器,过去两三年这指标基本是100%,误差只在一两天。持续上涨的市场这指标基本上是buy the dip神器,但现在环境不是不能用,但风险比较高。因为如果整处于加速下跌的市场,一两天的误差可能就令你要止损在山腰上。想做个短期超跌反弹的抄底动作在性价比上就差很多。
本认为6~8月通胀数字才会出现一轮更大的跌幅,但5月的CPI就令市场上头了。提早可能也不是坏事,令fed做更大动作,鞋子早落地越好。之后就要看经济数据,然后看市场消化的程度。看ISM的曲线趋势,奔向50以下基本没太多悬链,虽然目前仍在57。我认为ism50以下,油价开始出现下跌,fed对加息开始放缓态度,或对经济表现担忧的时候,美股可能出现all clear,即使美国那时已经进入衰退。但如果出现滞胀或萧情况就难说了。
闲聊一下吧。一些投资人说美股每一次的下跌,到最后都会上涨,并不断破历史新高。保持老司机的话要保持谦卑,但某些条件下,也得抱有怀疑态度。美国国力过去100年都是世界第一,而是超级第一,现在的G7都按他的规矩办事,但现在美国不再是一超格局,不按它规矩的中国出现了。中国的崛起,令中小国有了一个选择。美国能不能像过去用国家的政治力量帮助企业全球扩张,并用某些特殊手段打到其他竞争对手呢?我是有保留的,像华为就是以个先例。
而更糟的是,是美国的政治氛围。美国现在老人政治问题非常大。政客已和美国社会脱节,这些老年政客思维还停留在八九十年代最辉煌的时候。在中国追赶时,这些政客表现出不安,焦躁,缺乏自信,同时美国现在社会和经济上都很受伤。当一个人在不安,焦躁,缺乏自信,同时受伤的时候,他越是再次证明自己的时候,结果往往是证明越来越不行。美国对中国越强硬,越暴露了自己的弱点。然后对俄国制裁,却在军事,美元,金融,民主价值观的信用都打了大折扣。在这次战争中,我认为美国对俄罗斯的极限操作出现了后遗症,便是把过去历史中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国家画出了一条清晰的分界线。南太岛国,中南美洲国家都不把美国当超级大佬了,还给美国脸色。美国国力衰退的程度是前所未有。我的观察,现在美国近年很多操作是越做越错,越要证明自己能力却发现自己越没能力,可是一个顽固老人来讲,他只会越错越做。上一任川老人错事够多了,信任的更拜老人更错,美国的国力更加下坠。我担心的是,美国越要跟中国硬刚,最后是伤敌一千,自损百八万。假设美股和其国力是成正比的话,我对老司机认为美股永远上涨的这句话是保留的。
这次主要谈一下当下情况有点复杂,不能刻板地用breadth thrust抢反弹,搞不好会损失很多,新加不高啊。令一项神器应该还可以继续用,就是空vxx或vixy。vix拉到35~40应该可以了,但这玩意切忌贪心和玩其他倍数etn。vix飙上80的话,太早太贪心怕心脏负荷不了,保持观察,希望all clear尽早出现。
D-DJI
美股继续审慎延续上篇文章说到之后美股可能出现数周的反弹,可是没提到现在后疫情时代的美股速度比起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快速。就一周时间就反弹0.382,这个是典型的逢高止血技术位。反弹会不会结束,我不知道。
目前宏观因素压制美股就4个,战事,加息,国内疫情,通胀。但其实前三者直接影响通胀。美股强力反弹最大因素是4月PCE下降,然后是个人储蓄率下降到4.4%,所以市场认为通胀开始缓解。通胀缓解了,fed也应该消停一下了吧。中国疫情也缓解了,美国也有意欲降关税,供应链应该有很大改善了吧。俄乌战,俄挺过了金融核弹,西方终于愿意接受这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万)的做法,开始对禁俄油气无能为力,油价可能见顶了吧。在这几个“了吧”的情况下,反弹好像合情合理。
可我还是有点保留。先看看过去最近的两次大回调后,市场在all clear后的反弹,分别是中美贸易战后的2018年12月,和疫情爆发后的2020年的3月。两次市场都是在疫情巨大不确定性下,一步一步地反弹,然后新高。这种巨大不确定性下的反弹,市场都称为climbing the wall of worry。这种现在都有一个特性,就是市场担忧,但市场可以较容易地推断一些核心问题在外力强烈介入下能得到改善。2018年时,中美表示愿意沟通,签订协议。同时fed表示因为贸易不确定性,从2015年末开始加息的步伐要缓下来,市场的解读就是老鲍不敢再继续加息了嘛。然后是2020年的3月,当时4月到6月,全世界的商业活动近乎停滞,是大多的灾难,但当时药商们称疫苗未来数月可以面世,同时fed断崖式砍息。回头再看看这两次wall of worry,中美到现在关税就没什么大改变,现在疫苗也变得爱打不打的,除了中国其他都躺平了。可以看出发挥主要作用的还是fed。don't fight the fed,真是一句上古咒语。
再看看现在,就是以上列出了的几个"了吧",可我认为这不足以支撑这道忧虑之墙。4月的PCE下降,PCE是排除食品和能源,4月就不是一个消费月度。美国踏入夏季,整个美国商业活动都会上升,尤其再过去疫情后的夏季,很多游行和其他群聚活动会回归,人力需求,商品运输,服务价格都可能在这夏季强劲需求下继续上扬。4月PCE下降可能是前一两个月民众得到退税消费的停歇,到了夏天可能再次强劲消费。4.4%储蓄率是较低,但并不是最低。可以从第二栏看到储蓄并不是历史新低。美国人的性格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不见棺材不流泪,钱花了再算,账单能拖就拖。经过夏季消费爆发后,6~8月的通胀数字可能下不来,可能更高。fed该如何处理呢。然而经过后疫情报复性消费后,9月10月的各种销售,生产数据可能就变得惨淡了。企业可能也会不断下修营销和录用预期。如果油价还是因为政治因素降不下来,便是最可能怕的停滞性通货膨胀,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滞胀。要是真的出现了具体的轮廓,真不知道市场会以什么方式回应。
然后就是中国因素,过去几十年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良多。但这次清零影响很大,即便疫情缓和,但巨人要疗伤需要的时间也是很长的。李总理牵头的保经济行动可算是历来之最,这可见一斑啊。中国帮不上忙,fed不能帮忙,油价还是居高不下,这墙还怎么攀。所以我是对现在美股审慎和保留。
总结,继续审慎,all clear信号,目前看应该尚没出现,继续耐心观察。
美股触底了吗?这标题相信是所有都想知道的问题,但当然是不会有绝对正确的答案。看看美股连跌7周,这周应该是稳了,应该要考一下古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翻查了标普过去历史,由二战后,标普连跌多于7周只出现过4次(前提是tradingview的数据准确)。前三次分别是70年4月,80年2月,2001年3月,然后就是过去的7周。70年和80年的数周连跌后的一年里,标普是持续的反弹。而2001年的连跌后,标普出现了一个7周的反弹,然后在连跌的最低点再跌上29%方才在两年后彻底触底。看第二栏,加了fed的通胀数据。这两次事件中,我还没来到这世上,但看fed的通胀数据,估计也是和通胀有关的。70年那次通胀在6.2,80年更是到了15。这次大通胀的财经报道中,都拿80年代的通胀作对比,就知道那次通胀有多严重。但在图看到70年的通胀在之后两年回落,而80年的大通胀在标普数周连跌后反弹了一年,又再进入熊市,同时便随的是通胀开始走低。2001年的那一次,显现是和通胀没关系,是科技爆破。由2021年3月开始,我们就经历这科技泡沫爆破2.0,下跌80%以上的科技股不见怪不怪。但这次不同的是,现在的科技股已经和实体融合,相当一部分公司有实在现金流,死的多是股值被散户追爆的尚未盈利股。这三次连跌的共同点是之后数周内反弹。而前两次和通胀相关的算是中短期触底,2001年的是短暂的反弹。
虽然大机会之后有数周的反弹,但不得不看看1973年的10到12月。严格讲只连跌了5周,幅度在18%,但其中一根周k只是稳住了一点,然后第7周是下跌3.3%。为何说要特别调这一段周K来讲呢。因为不论在周K的走势,通胀的背景,ISM制造业指数位置,实在跟当下太像了。我用恢色标示了1973年的那一段时期。先看看标普先是触顶然后跌破50周k均线,再反弹稍上破均线后,便开始一轮数周连跌。再看通胀和最下方的ISM,当时这两个数字和今天的这两个数字都在目前的位置,然后趋势几乎一样,通胀继续往上,ISM继续往下。再想想现在的油价无解的油价,零售商,超市的财报公布的数字,和人力成本,ISM继续下跌,通胀继续上扬应该是站在几率大的一方。现在更1973年非常的像。1973年的标普连跌后,指数在最低点还跌了个30%才触底。
以上是中短期的乐观情况,和短期的悲观情况。即便是这样,毕竟时空已经不再一样,这些技术考古只能当时决策时的辅助参考,基本面还是最重要。但目前基本面就一个字,差。美国无解的通胀,还是有升升不息的利息和油价,国内疫情引起的经济担忧,没有一样好东西。但一点在悄然改善的应该是俄乌战争。听到欧盟主席解释还在买俄油气的原因时,我饭都喷出来了。目前看普大帝应该在这场战争了是胜出了,胜利是在金融的战场上。卢布金本位和大宗商品绑定把所谓的金融核弹变成一个松花蛋,融化在碗里。拜登说好的让卢布成废纸变成了废话。和俄罗斯打热战不可能,极限经济摧毁俄罗斯让人民推翻普京也无法做到。若是长期与俄耗下去,自己和欧洲盟友受苦了,分裂了又不划算。那就只有和谈了,一旦普京和司机会谈,就算是一通电话,市场立马反弹,何况是回调了20%的基础下。我还是会继续买美股,但只会买有质量的,老司机常说在坏的时候买入好的公司,在目前诸多不确定的环境中,最应该实践这句话。
就这样吧,保持仓位,保持观察。
我能抄底美股了吗? 三个字再等等!那么现在是抄底美股的好时机吗,我看未必!
昨晚公布的美国Q1经济数据录的负增长,一季度经济折合年率萎缩1.4%,预估增长1.1%,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反倒导致道指昨晚收涨1.85%,市场又开始在推测,既然经济数据那么差,美联储是不是会延后加息和缩表呢?
CPI高企,经济数据变差,显然滞胀风险在加剧,美联储将面临两难选择! 是加息缓解通胀还是继续QE刺激经济 ?
从图表上来看,道琼斯指数很有可能正在进入下跌三角形趋势,同时受到TrendX趋势压制,35500一线压力巨大,比较大的一个可能是触及下降通道的上轨,然后接着下跌,看反弹情况,我会陆陆续续布局一些小仓位的空单
看空美股看空纳指,所以还是有点怕51搞事情的,今天还是边打边撤了
获利或止损,保守和谨慎上周利率倒挂,历史反复验证,这是经济衰退预兆,没有一丝反驳的余地。
先看战争,可能一开始俄罗斯以狂风扫落叶的闪电战打服乌克兰只是我们这些门外普罗大众一厢情愿的想法。西方媒体说俄没这个能力征服,可现在看普大帝的想法是东西分治乌克兰。俄有能源,有耕地,有国民支持,有中印两老铁,现在还有卢金,耐久度还坚挺啊。所以战争短暂结束并不会实现,也不现实。这结果是欧美不会放下制裁,所谓不放过别人就是不放过自己。欧洲很快游行支持乌克兰便会成为游行抗议一塌糊涂的民生生计。美国同样不好过,通胀已经由疫情触发的技术性通胀,已经时间酝酿,再叠加偶然事件已经变种成结构性的通胀,而且是更难解决的供应段问题形成的通胀。长短债利率倒挂,美国十有八九难逃经济衰退。以前美国的经济衰退有美联放水,现在对不起了,经济衰退却遇上美联鹰派背后补刀。再者,2008年的衰退和2020的短暂衰退时,中国这台世界经济发动机仍是正常运作。可现在中国也自顾不暇,以及中美关系更走向对抗,之后更多方面会影响当今两大经济体的贸易往来。
光看以上宏观问题,实在没办法乐观。之前观点认为2022更2015~2016相似,但现在很多因素参进来看,这观点过于乐观。保守,谨慎这2022的基调。看XLU的升势,再看黄金的上破格局,这段时间就看出市场的情绪非常非常的保守,但是看标普却由3月15日开始反弹。我觉得这反弹是bear market rally的机会非常大。这熊市要走多久,暂时不知道。也可能是我看错,毕竟看错的时候多着呢。tom lee说后半年标普新高,我不确定,但感觉上和客观上目前不确定性太大,值博率我认为很低。
总结,就是宏观环境没有任何理由在目前这一刻大手买入美股,我觉得再次大量进场至少要盯住油价,出现了中长期跌势再考虑。不是考虑马上买入美股,是按情况再考虑。现在空头市场应该会是主导。认识我的朋友应知道我是个美股死多头,但现在环境我真的不可以死多。还是这句,我不一定对,觉得不对劲就别勉强,但一些跌得一塌糊涂而有质量好,值得长线的还是会坚定买入,然后装死等下一轮周期。最后我有一种感觉,并没有事实依据,只是一种猜想。过去百年大小周期中看,美股是只升不跌。同时,美国的国力在过去百年也是一直保持上升,无可匹敌的绝对世界霸主地位。可是有川普和拜登这两位老人家神操作后的美国已经明显看出国力衰退,而且是结构性的衰退。就说美元,这两人任内世界各国已有去美元浪潮,而普大帝这怪力乱神一搞,美元更受挫了。美国国力会不会持续走下坡,我判定不了。美股是不是和美国国成正反馈关系,我也判断不了。所以现在的美股是不是就正是百年大周期中的大顶部呢?我不知道。我觉得我可能很难再判断美股了,之后的更新间隔可能再长一些。who cares 哈哈。
美元升值对人民币和A股的影响几何?我们知道美元加息,带来的是美元升值,亚洲国家资金流出,货币贬值,股市崩盘。历史上,美国已经多次上演收割新兴市场的大戏了。这里就不去赘述原因和过程。我们只是对比图表,看看这一次美元加息周期,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图表对应的是2016年开始的三轮美元升跌周期。
1、2016年底,美元进入贬值周期,历时1年,期间美元兑人民币贬值,美股处于牛市周期,上证指数刚好也处于反弹周期。
2、2018年初,美元进入升值周期,历时2年,期间,美元兑人民币升值,美股虽然表现比较抗跌。但在本轮周期最后一个月,出现暴跌,刚好是新冠疫情出现。大家也许会把下跌归结于疫情的影响,但最终这个周期,美股对应下跌是不争的事实。而同期A股出现大幅下跌。
3、2020年开始,历时1年,美元进入贬值周期,同期,美元兑人民币升值,美股强劲反弹,上证指数也出现了大涨。
4、2021年5月开始,美元进入升值周期,如果对应时间还是2年的话,意味着美股还有1年下跌周期,虽然现在看道琼斯指数比较抗跌,但我们不排除后面补跌的可能。不过我们看到人民币这一次的表现出现了变化。在美元升值初期,人民币也跟随贬值,但很快止跌企稳,从去年7月开始,一直处于升值趋势。如果人民币和美元脱钩,对于A股来说,可能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周期。
当然人民币和美元同步升值能否持续,还不能最终确认,从目前看,美元升值周期还有1年,在美联储加息之后,人民币怎么走,还需要继续观察。但就目前情况看,国际资本流入,变相推升了人民币走高,而美国也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缓解进口压力。所以人民币升值并不是偶然现象。
我们假设人民币升值是确定性的,那么对A股的影响会是什么呢:
1、人民币升值,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肯定升值,所以A股自然利好。
2、外资为了避险,买入A股,也会推升A股。
3、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是购买力增强,进口可能会增加,可以缓解部分行业的压力,比如能源,农产品等。
4、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对于出口型企业在汇兑方面造成影响。
结论:假设美元升值周期为2年,那么A股只要扛过未来1年,接下来将会进入美元贬值周期。所以A股在未来2年,外部环境应该更有利于上升。
俄乌战争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几何?俄乌战争全面爆发,当一个大数据时代,我相信美俄等国智库,一定会无数次推演了战争带来的影响。不过世界的发展,往往是必然中的偶然,就像好莱坞科幻大片,最终解决问题的,往往并不是计划中的策略。
战争不是目的,背后利益,只有当事人才清楚。金融市场最敏感,我们看到俄罗斯股市,本周上演过山车行情,暴跌40%,反弹30%,无数人可能为之倾家荡产。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无家可归,身陷囹圄,有人却大发横财。这就是今天的世界,一个不完美,但也无奈的世界。
去中心化也许是一个解决方案,在虚拟世界,我们看到有着共同理想,共同目标人聚集在一起,没有了仇视,没有了分歧。当然,现实世界,如果想要做到这点,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当然,也许某个契机,会产生奇迹。这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
回到市场,从2020年疫情爆发,我们看到了股票市场在美联储放水的情况下,出现了报复性的上升行情,道琼斯指数涨了近一倍,全球股市一片欢声笑语。不过这背后的危机早已显现,美元在2021年5月已经见底,但股市在疯狂的多头推动下,刹车不及,继续滑行。不过既然是滑行,说明动力已经不足,所以市场随时可能见顶。
随着美联储加息脚步越来越近,加之俄乌战争爆发,美股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你相信美元走势和股市背离,那么美元多头还有4个月的上升周期,在这期间,道琼斯指数依然处于下跌周期,鉴于之前没有明显的空间下跌,所以后面不排除加速补跌的可能性。
对于黄金的走势,从图表看明显处于多头趋势。而在美国政府全球政策越来越混乱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对于美元未来的国际地位也产生了怀疑,过去几年各国央行抢购黄金就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如果欧美国家制裁俄罗斯,将其剔除swift支付体系,这将进一步加剧美元影响力的弱化。所以黄金未来可能走出独立行情。在数字货币体系成熟之前,市场重归金本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出来混,早晚要还的——道琼斯指数崩盘在即2年前,道琼斯指数用了2个月,跌了近40%,之后,为了应对疫情,美联储大放水。流动性泛滥,导致美国股市,乃至全球资产疯狂上涨。这种非理性的报复性反弹,有点世界末日的感觉。老年间,人们对这种行为,会说:不过了?
对,很多人觉得这是世界末日了,疯狂一把,谁管将来怎么样呢。但现在报应来了,疯狂之后的代价也将逐步显现。
美国通胀连创新高,全球经济都出现的高烧不退的征兆。疫情没击垮人类,经济危机倒有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为了应对高通胀,美联储看来只有加息一条路(当然,有些其他的方法,他不一定愿意使用。因为他们最终服务的也是政治)
如果美元加息,意味着流动性紧缩,这对敏感的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首当其冲。
这两天市场好像是受到俄乌危机的影响出现大幅震荡,其实根源还是通胀带来的影响。
道琼斯指数月线macd面临死叉,一旦形成,会是对过去2年行情的修正。所谓站得高跌的狠。
简单的对比,我认为这一波的调整幅度,应该不会小于2020年3月,如果美联储无法解决高通胀问题,将会对美国经济造成长期伤害,那样的情况,这里可能会成为美股10年牛市的结束信号。
开始买入中小盘高增长科技股增长股小弟今天新手报到。观点一直在雪球上载,可是新法规后没法发布任何观点,所以干脆把阵地般到这里来。
8月在雪球上表示预计年末标普目标4200左右,但10月标普到达标后反弹。然后又因新病种和taper再下跌。但目前我看波动应快结束。美股基本上已经接受通胀和taper,也在和病毒共存近两年时间已将其接受。delta的出现后美股也是一阵波动,然后又当没了回事。这次我觉得也一样,尽管新变种的传播速度更快,但我信心市场不久将消化。然后,曾经在雪球数月前发表过一图显示美股过去60年里从不会在加息后马上出现崩盘。所以综合这些,我比较相信美股现阶段的波动接近尾声。然后接下来数月内,美股应该不会出大问题。
现在我觉得应该看看过去股价较高的中小型科技股。今年3月这板块经历一轮血腥暴跌,因当时通胀担忧和周期股轮转因素。可是现在Fed放鹰后,看10年债率US10Y,反应冷淡,甚至跌回1.3水平,科技股类依旧似3月时暴跌。US10Y的冷淡可能是市场预计美国来年进入滞涨的反映。这有有可能打断或暂时搅乱增长转周期的风格转换。US10Y图出现下破,然后板块轮转可能受影响,因此我觉得中小型科技股增长股板块的反扑制造条件,之后或许类似五六月的反弹。
看看IWO/IYW的图,已经返回2000年科技爆破的水平。在今年三月时出现的风格转换后,大型科技都在年末出现新高,而中小科技股仍在水底。因为在通胀下,市场即使买入周期股价值股也不同时也不远放弃科技这领域,所以大型高质量的科技股十分抢手,更是创造了价值科技股这个类别来合理这种有点儿自相矛盾的行为。长期我不敢说,但我觉得现在通胀可能已经达到顶峰,美国未来可能的滞胀,现在main street散户的崛起,中小型科技股很大机会在之后一两个月迎来一波反弹,尤其是在空头回补的情况下。
如果在雪球认识我的人应该知道我每次至少上三图,但这里要荣耀点,还是慢慢来吧。其实比较习惯雪球,但没办法,我没国内手机。我不知道这里有多人会看到。随便吧,这也只是我作为记录自己的航海日志,没人看也无所谓。这里的新的朋友看了觉得还行,可以到雪球找用户“安若山”,翻翻我的旧账。这里最不同的是,没有表情符号。我自己加好了(*o*)
这里沙发,不被市场打脸就好了(-_-)'''
恒生指数周线级别的低点,明年不应该太悲观恒指最近有点背,先是疫情影响,之后一直受到中概股,A股的影响,过去一年完全和欧美股市背离了。现在的恒指,更接近A股走势。而且弱于A股,这种情况也不多见。
但恒生指数从大的形态看,这里是一个收敛整理的走势,经过一波5浪下跌,目前技术出现了底部迹象。周线的macd背离出现,而且从跌幅看,也满足了1.618的空间。
下方的支撑线在2.25万点左右,也不是很远了。
从基本面看,港股经过大半年的回调,现在已经处于脱水状态,估值优势已经显现。虽然疫情还在延续,但相比欧美那些股价在天上的市场来说,安全性要好很多,毕竟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业绩不可能比欧美上市公司质地差那么大。
而外资大量买入A股的同时,也不可能忽视同质化明显的港股。更何况,在A股都把担心的事情,在港股就更不用担心了吧。
所以从各个市场对比看,港股显然更有投资价值,当然,个股的选择并不容易,所以不如考虑指数基金或者长期期权。
black friday sale——全球金融市场打折日 西方感恩节,又逢“黑色星期五”,全球金融市场集体打折。美油跌6%,comex铜跌3.2%,法国cac40指数跌3.3%,德国dax30指数跌2.6%,道指期货跌2%,当然,数字货币市场折扣最大,btc7%,山寨币也都是在5-10%之间。
其实市场堆积了大量的获利筹码,但资本是贪婪的,总有人想赚足每一分钱。美元指数已经突破96了,加息的预期也越来越强。但金融市场一直表现得很诡异,大宗商品迟迟不跌,就算是美国政府要求释放原油库存,美油依然坚挺。前几天,还出现了黄金和美元并肩拉升的场景。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所以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今天的下跌,并不是今天的利空所致,今天的利空不过是导火索,让原本就需要调整的市场被引爆。
回到数字货币市场,比特币周线的顶背离一直在酝酿中,今天的下跌,背离加剧,如果跌破了ma18,非常有可能形成macd死叉。而这里又是上升趋势线叠加了ma18,一旦破位,必将引发恐慌。
如果这里形成周线级别的顶背离,意味着下跌的目标会是ma144,也就是我之前说的2万美元。所以现在应该重视起来了。即便你是长期投资者,也要规避短期风险,毕竟数字货币市场的波动幅度惊人,所以适量的对冲风险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