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DF交易观点
电动车转折点:比亚迪价格战预示出行未来?电动汽车(新能源车,NEV)行业正处于激烈变革期,比亚迪近期股价下跌便是例证。据报道,比亚迪大幅下调22款车型价格,降幅达10%至34%,以应对2025年初库存激增约15万辆,相当于半个月零售量的问题(Euronews)。此举引发对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可能陷入更激烈价格战的担忧。分析师预计,短期内销量或增长30%至40%,但需求放缓、中国经济疲软及中美贸易紧张加剧,使行业面临利润率压缩风险。
与比亚迪强调规模制造、垂直整合和激进定价不同,特斯拉凭借自动驾驶技术领先。其全自动驾驶(FSD)软件已累计超过13亿英里驾驶数据(Teslarati),并通过“Dojo”超级计算机和定制AI芯片(D1芯片)加速自主技术开发(Wikipedia)。比亚迪则通过“天眼”系统,整合DeepSeek R1 AI模型,开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覆盖21款车型,包括低价车型(Drive.com.au)。特斯拉的Robotaxi项目则更具雄心,计划2025年6月在奥斯汀试点无人驾驶服务,挑战监管与安全难题(InsideEVs),支持者认为这将重塑公司估值。
中美地缘政治紧张持续加剧,对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构成压力。比亚迪通过避开美国市场,聚焦欧洲和东南亚,设立匈牙利工厂等举措规避风险(BYD Europe)。然而,《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限制审计检查)可能导致退市风险(White & Case LLP),加之贸易限制带来寒蝉效应。高盛警告,在极端情景下,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市值或蒸发8000亿美元(Bloomberg),凸显地缘政治稳定性对投资回报的重要性已媲美财务报表。
002594比亚迪长期走势周线图结构识别分析更新(2024-07-11)关于002594比亚迪在今年3月6日的长期走势周线图结构识别分析如下相关观点链接。
当时的分析倾向于认为小幅反弹上涨之后还会有一个小幅下跌,分析2则认为在2月5日的价格低点162.77元处已经完成了一个较大的调整形态,之后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涨趋势。
近期可以观察到,比亚迪的实际走势比分析2的预期还要更强一些,尽管比较强势,但从162.77元以来的走势,似乎观察不到较为明显的5段式结构,这意味着这个上涨走势更有可能只是反弹。
另外,自2011年上市至2015年6月的价格高点这一段走势,比较有可能是一个大型的5段式上涨走势的其中一部分。2015年6月的价格高点至2018年8月的价格低点这一段走势,下跌调整周期超过三年,结构上比较有可能是一组双锯齿形态。
自2018年8月7日的价格低点至2022年6月13日的历史价格高点357.61元是一段周期超过四年涨幅超过9倍的上涨走势,其结构是较为清晰的5段式,其中的第二段和第四段走势的形态出现了交替,分别是锯齿形和扩散平台形。
综合以上且根据最新的走势结构,更新的分析倾向于认为自历史价格高点357.61元以来的走势是一个尚未完成的超大型的横向调整形态,整个调整走势仍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调整完成后将恢复上涨趋势,并会创出价格新高。
002594比亚迪长期走势周线图结构识别分析更新(2024-07-11)如图。 SZSE:002594
比亚迪何以站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C位?主要是两方面“成本优势”其次是“技术突围”。成本优势具体来说指的是比亚迪的垂直一体化供应链;技术突围指的是它从2020年以来发布的三种技术创新:一个叫刀片电池,一个叫DM-i,另外一个叫e平台3.0。
比亚迪本身就是做电池出身的,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最上游的电池原材料,比亚迪有资本合作;中游的电池、电机和电控核心技术,它也是自研自产;下游的整车制造,就更不用说了,当然也是自己来。汽车的非核心部件呢?它也自己做。整个比亚迪集团19个事业部,其中设计汽车业务的事业部超过10个,从车灯到显示器,从多媒体到音响系统,从空调到压缩机,从配电盒到开关控制器,甚至车钥匙、橡胶、涂料,比亚迪也全都自己来。
比亚迪在2022年还做了一件很神奇的事,它找船厂下单造了8艘装载汽车的大型滚装船,用来往海外市场卖车。这件事刚发生的时候我们看着很神奇,但是把它放在王传福的垂直一体化供应链思路里,也就解释得通了。把海外物流也整合到比亚迪的供应链里来,能够替他节约航运成本。在比亚迪看来,既然海外市场是值得持续开发的市场,那就值得把船运能力也整合到自己的垂直一体化供应链里来,把8倍的运费省下来留给自己。
恰恰是因为比亚迪什么都自己做,所以在这两年原材料涨价和各种芯片荒当中,它的电动车产能是得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比亚迪的成本优势,也是帮它在过去两年逆势崛起的关键原因之一。
比亚迪:正在从“成长股”向“周期股”转变基本面:
估值大师达摩达兰指出,“估值是连接数字与故事的桥梁”。在企业生命周期的萌芽期,估值主要靠故事驱动。
巴菲特2008年买入比亚迪正是因为比亚迪的“电动车”故事。而14年后的今天,电动车已经在路上较为常见。比亚迪也已经成为仅次于特斯拉、丰田的全球第三大电动车企业。比亚迪的市占率已经突破20%,单车盈利已经扭亏为盈。
这意味着, 比亚迪的成长属性正在被“消磨殆尽” ,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期与成熟期的过渡阶段。因此,比亚迪的估值驱动将由故事逐步切换到数字。也就是说,我们进入了对比亚迪进行准确估值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预测未来的现金流,考虑各种风险溢价,完成对股票的估值。
在今年全球经济压力都很大的时刻,电动车能持续超预期,原因是电池的一些关键技术突破,让我们里程焦虑缓解,叠加油价高企,政策补贴,带来销量的逆势提升。归根结底,是新技术带来的购车需求提升,渗透率提升。但是这个渗透率不会一直快速提升下去。到了一定阶段,可能是技术迭代的放缓,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电动车渗透率的提升速度放缓。
此时,电动车的成长赛道属性会相应减弱, 周期属性会逐步显现 。毕竟电动车也是车,是典型的 可选消费 。既然是可选消费,那就与宏观经济脱不了干系。经济好,大家有钱,才去买车。经济不好,大家没钱,那就不买。电动车的逻辑从赛道开始向周期切换,估值也会出现相应变化。
技术面:
股价跌到通道线下轨,大致会有一个反弹展开,空间未必能看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