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icator
K线形态之-看涨K线组合-3(共6篇)要读懂市场一定要先学会看k线,k线是价格的根本,一切交易技术都源于k线本身,k线的本质是一段时间周期内的价格变化,包含: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组成,价格会在支撑和阻力之间运行,我们在市场研究就是在研究支撑和阻力的有效性
一、头肩顶和头肩底
1、头肩顶是很强的下跌信号,只要形态成立,下跌力量会很强
2、左肩和右肩高度差不多,或者右肩会偏低一点点,如果右肩突破头部,则形态失效
3、从成交量来看,左肩一般是最大的,头部其次,右肩最低
入场:右肩入场或者突破颈线进场,止损放右肩
目标:头部到颈线1:1的距离为目标
注意事项:止损不能放颈线,特别容易止损(头肩底规则相反)
二、双顶和双底
1、双顶也称“M”顶,是一个看跌信号
2、一般M顶的右肩会比左肩低一点,少数情况也会出现右肩假突破下跌的情况
3、从成交量来看,左肩一般是比较大的,右肩成交量比较低
入场:右肩入场或者突破颈线进场,止损放右肩
目标:头部到颈线1:1的距离为目标
注意事项:止损不能放颈线,特别容易止损(双底规则相反)
三、三重顶和三重底
1、三重顶是M顶的一个变形状态
2、从成交量来看,成交量一直是在萎缩的,每一次拉盘都有会获利盘卖出
入场:右肩入场或者突破颈线进场,止损放右肩
目标:头部到颈线1:1的距离为目标
注意事项:止损不能放颈线,特别容易止损(三重底规则相反)
四、圆弧顶和圆弧底
1、圆弧顶和圆弧底形成相对的复杂,也比较难识别
2、圆弧形基本上形成周期比较长,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
3、成交量上通常是圆弧上升,成交量放大,上升到顶部,成交量变小,开始下跌后成交量又开始放大
4、圆弧越长,蓄力越久,将来的下跌就会越猛
无私奉献、创作不易、点赞关注
【教学】为什么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被喷了,说我推荐的什么世界杯币让他亏钱了,那我觉得可能这里面有误解,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1、我从来没推荐过什么世界杯的币
说实话,我对世界杯兴趣不大,我更喜欢Dota比赛,最近在看Ti比赛,感觉要是有相关的概念币我可能会买,不知道今年LGD能不能夺冠,如果能夺冠,我觉得我的青春又回来了!
2、我的观点大多时候并不可靠
大部分时候我的看多看空都是瞎猜的,我也希望自己能获得言出法随的超能力,说涨就涨,说跌就跌,可是我只有261个粉丝,这点粉丝量能影响市场吗?这么大一个加密货币市场,要是我说涨就涨,那也太离谱了。
3、我的观点有时候也算可靠
做交易这么长时间了,总归有点经验,如果回看我过去写的东西,只能说有一定的思考,但是有限。凭借经验还是能稍微判断出一点点可能的趋势或者方向,但是我也没法保证胜率,我经常看到有人说要战胜市场,我觉得都是无稽之谈。
4、自己判断真的很重要
如果不能靠自己判断赚钱,依赖别人,那必然会翻车的,我是小白的时候,也是这样子的,但是我还是希望能从交易中获得经验,获得对市场的思考,哪怕不赚钱,认知提升了也是好的。
5、加密货币市场真的很有意思
首先,它的涨跌周期比较短,如果你参与其中,个人认为是能比其他市场更快地见证牛熊变化,其他市场要花好多年学习的东西,几年就在加密货币市场学会,效率很高。其次,它有一定概率是庞氏骗局,加密货币的争议一直没停过,很多人称赞其伟大,很多人骂它是骗局。但是试想一下,存活了10多年之久的比特币,要么有真实价值,足够称得上伟大;要么是个永动的庞氏骗局,确实讽刺至极;作为一名小白,我无法判断,但无论是哪个都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综上所述,我不建议粉丝看我的观点做多做空,或者买入卖出,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短线和中长线我们每个人的交易时间、偏好、风控要求的不一样。
可以对自己宽容一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如果短线和中长线都想要,很可能两边都捉不住。
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
——————————————
下面是短线和中长线两种截然不同的交易方法。
问题在于有没有提前准备,即时知道它们的出现,也会从手指缝中溜走。
(1)EURUSD 的短线。
09月29日11:39 —— 发布观点《强势美元遭遇同步阻力(D1级别)(09月28日)》
两小时后
09月29日13:46 —— 出现 EURUSD M1v4:0.96568
(2)AUDUSD 的中长线。
08月15日16:30 —— 发布观点《澳元的关键位置(0.713-0.70)》
09月12日15:53 —— 强调 AUDUSD 的重要性
09月13日11:48 —— 美国 CPI 数据公布前的关注标准 《美国 CPI 数据公布前各个关注点(09月13日)(会员内容)》
09月14日19:49 —— 注意 AUDUSD 进入自由落体阶段(强调已经加速)
【教学】关于从哪里找Web3.0的工作大早上看到有粉丝私信我,说在互联网行业某个大厂(最近刚裁员)毕业了,看到我写的全球化办公,分布式协作的机会,想问问我哪里去找Web3.0的机会,问问我意见。我觉得可能从去年开始就有很多码农小伙伴从互联网毕业,我就简单说一下我能提供的信息:
1、首先,我并不了解Web3.0的工作行情:
虽然我在过往的分析中有提到过Web3.0的相关东西,实际上都是我在区块链圈子中学到的知识逐渐思考总结出来的看法,我所说的Web3.0未必是真正能实现的Web3.0,而且我已经将近2年都没有进行区块链以及Web3相关的应聘或者求职,所以不太了解行情。
2、其次,我觉得Web3.0不等于区块链
我觉得之所以会问我Web3.0的工作机会,是因为我过往写了很多区块链相关的讨论,实际上对于Web3.0是不是区块链,我完全没有定论,正如我所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也曾经非常认可波卡这个区块链项目所定义的Web3.0,至于能不能实现,我觉得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一定不要把两个概念混淆。
3、如果你需求的是真的Web3.0的工作?
很遗憾,我没有看到比较好的机会,毕竟Web3.0的概念首先是模糊的,其次是很多项目只是打着Web3.0的旗号。这个就好比上市公司喜欢把新概念贴在自己公司脑门上,然后吸引投资者买股票一样,所以不要试图去分辨别人的Web3.0,你要有自己的判断。如果你看到一个Web3.0项目,你去询问这个项目的主导者是否能阐明Web3.0,以及项目如何实现所阐释的Web3.0,最后看这个所谓的Web3.0是否符合你自己的定义,如果三条都符合你的想法,那我觉得是个合适的机会。
4、如果你需求的是区块链的工作?
第一要看合规性,主要看是否有法律风险。第二要看团队规模,如果是刚毕业的学生尽量选择较大的公司,当然区块链比较大的公司可能就是头部的几家交易所吧。第三要看是否紧跟热点,所谓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虽然这样想很功利,但是正如初中政治课本中讲的,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作为打工人也要实际一点,以赚钱为目的,不要被PUA,懂得都懂,我就不多解释了。
5、我当初入行区块链一些想法: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就业大概有三个选择:普通开发、人工智能、区块链。首先,我直接否定了普通开发,因为觉得竞争力有限,可替代性太强,搞不好35岁就被大厂输出到社会了,所以完全不考虑;然后,人工智能方向,我尝试寻找一家做AI的公司实习,发现作为本科生毕业的我不仅胜任不了AI的工作,还只能做比较边缘的工作,实在是提不起兴趣;最后,区块链方向是因为前两条路都不好走,我就尝试读了比特币白皮书,尽管里面的概念,我依靠搜索引擎花了数天才看懂,但是看懂后那种amazing的感觉,爽到无法形容。从过去这几年,IT行业的变迁来看,我的选择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当然现在跌成这样,也有可能是错的。
所以如果在区块链或者Web3.0方向又或者其他新的领域,看到了让人直呼amazing,爽到不行的项目,在没有资本的前提下,我建议直接肉身梭哈~
6、不要看我过往的分析来判定区块链的工作是否靠谱:
如果你看了我过去写的一些分析,可能会对不同的区块链项目产生因我的思想而导致的偏见,所以我建议不要按照我在TV写的想法去找靠谱的项目或者公司,而且我在TV上写的很多看多看空都是站在投机的角度去写的,这就意味着是以买入卖出赚钱为目的,所以很多项目有可能涨一波我就跑了,也不会长期持有,甚至以后可能碰也不碰。这跟找工作的逻辑完全是两码事,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方法来研究和判断。
7、如何判断区块链项目靠不靠谱:
说实话很难,我写过这么多币,可能比较认可的靠谱区块链项目仅有3个吧。我觉得可能是我的判断机制的问题。观察这个世界里普遍出现的好的东西,比如鞋子,耐克的对号优美的离谱,比如可乐,可口可乐这个中文名鬼斧神工,比如软件,抖音的名字也是契合的很完美。我们有意无意被这些细节上的东西戳到了G点,然后产生莫名的喜欢,这就是我前面说到的爽到不行的amazing!多数时候我们没有理会这种有意无意的直觉,但是一旦你发现了有这种直觉,你便可以回溯你的喜欢,寻找到项目中你认可的东西。如果你长期锻炼这种直觉,或许也会提高判断力。
综上所述,我能分享的经验有限,区块链行业从历史数据看有周期性,我觉得现在的熊市大概率是没有好的机会的,即便有也大概率是打折出售,所以如果想转行Web3.0或者区块链,可以考虑等待市场好转,当然,如果你是实践出真知那一派的人,也建议多去尝试,也算熊市布局,但是我们无法保证一定还有牛市。也希望所有从互联网毕业的码农兄弟们,也能顺利的找到好的机会和工作。
【教学】为啥我不自己做项目?一位硬核粉丝私信喷我,你整天在这里瞎逼逼看多看空,也没看到你有什么干货,只会装逼骗小白,你要是有能力怎么不自己做个项目,你简直是码农之耻!所以我想做个回应:
1、属实能力不行
区块链所涉及到的知识面甚广,我作为一个刚刚入门的初学者,完全没有能力去做一个项目,虽然说男人不能说自己不行,但是看的东西越多,越发觉得自己太菜,在做项目这件事上我承认自己不行。
2、属实懒惰至极
因为我觉得加密货币是十分适合投机的,既然适合投机,那投机获利就完事了,为啥要自己累死累活做项目,我见过好多项目在崩盘后,被骂得可难听了。在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上,为啥不选择躺平呢。
3、属实胆小之极
加密货币行业有潜在的风险,码农兄弟也要多注意,我在TV上发观点,做多做空,看多看空,都是我自己盈亏自负,自己做项目发币,那不就成非X集X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兄弟们!
4、属实
我也不知道咋说,冥冥之中有一种直觉,就是水很深,水温又很舒适。
综上所述,引用窃格瓦拉的名言:做项目是不可能做项目的,只能靠投机这样子生活。虽然是码农,但是我有一颗跨界金融的心,我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我绝不容许别人说我是码农之耻,你可以叫我码农之钝角。
【教学】以太坊的POW分叉怎么样了?目前了解到主要有两家POW分叉,一家叫Ethereum Fair,简称ETF,一家叫EthereumPow,简称ETHW,因为这分叉自从合并完事后就没了啥消息,我就去稍微看了一下两家的代码库,做一些简单的调研。
1、Ethereum Fair代码库
ETF的代码库,发布版本的github账号叫FranckStone,这个github账号的个人代码仓库我看了一下,有一个个人blog仓库,纯中文的,初步判定为国人,还有一个fork了bitcoincash.org的仓库,又初步判定为BCH社区的人,众所周知,BCH是BTC的分叉。所以有可能这个ETF是国人团队搞的,而且可能是专门搞链分叉的团队,从他们的代码提交来看,大概是从8月3日开始fork和修改的,也就是大概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给我一种很不靠谱的感觉。截止到我去看这个项目,star数仅有8个,应该是实在找不到开发者给点star吧。
2、EthereumPow代码库
ETHW的代码库,代码仓库的PR的Reviewers账号都是新注册的账号,这些账号也没有其他的个人代码仓库信息。不过比ETF强一点的是,截止到我去看这个项目,star数有136个。从代码提交来看,大概是从8月14日开始fork和修改的,也就是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有点很草率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该仓库已经憋了很久没有更新代码,官方承诺会在merge日也就是今天更新代码,截止我写这段文字时终于等到了更新,其中合并代码更新的账号用了一个1984+眼睛的头像,给我的感觉是中二少年(也可能是什么奇怪小说看多了)。
以太坊合并的POS已经发生,以太坊的POW时代定格在了15537393这个块上,无论是Ethereum Fair还是EthereumPow,既然作为硬分叉,也必然也是从这个块重新出发,如果POW分叉没有难产的话,我们可以在其上线后,查询比对一下15537393区块是否与以太坊定格时相同,以此来判断项目方是否预挖。同时,查询后续的区块信息中代币走向是否合理,判断是否有暗自修改代码增发代币的行为。这都是是散户需要了解的最基本的信息,以此判断分叉是否真实有效。
综上所述,尽管从代码库看,这两个POW分叉都显得非常不靠谱,总共加起来仅有两个半月的代码更新,以及能力看起来不太可靠的开发者,只能祝它们好运了
【教学】为什么不要私聊我加群可能是因为最近发观点比较频繁,总有新/老粉丝私聊我是否能加群之类的,发个观点稍微谈一下这个事。首先,我之前确实组建过粉丝群,但是解散了,我现在没有任何粉丝群,未来也不会有。针对这个事做一些说明吧。
1、为什么曾经创建粉丝群?
我曾经创建过粉丝群,大概是19年还是20年我忘了,反正那时候牛市还没到,我发现我刚创建的TV号涨了挺多粉丝,但是按我的理解,我发表的观点并不出众,而且当时TV的用户应该远少于现在(当然分析师也少),再加上关注的粉丝很多新注册的账号,所以我觉得可能有假粉丝(鼓励新人分析师,纯属猜测哈),为了确定究竟有多少real粉丝,顺便分析一下TV上的炒币群体有哪些,于是就创建了一个粉丝群,没门槛也不收费,也不给任何交易所拉人头,平时就吹水装逼。
2、为什么解散了粉丝群?
一是加群的人员不多,二是粉丝亏了就骂,没啥意思,就随便找了个理由解散了。
3、为什么不再创建粉丝群?
粉丝群大概可以做这些事:一、可以通过某些方式来分析散户情绪;二、可以给交易所拉人头抽成;三、给粉丝带单抽成或者噶粉丝韭菜; 四、收费教交易技术;对于一,我的交易方式不太依赖散户情绪;对于二,我不想给交易所拉人头;对于三,我靠自己交易赚钱,不噶粉丝;对于四,从我的TV观点就能看出大多时候都是瞎猜,没法教技术;除此之外,我现在已经基本不用国内的社交软件/媒体。大概就这些原因,现在没有粉丝群,以后也不会再创建粉丝群。
4、为啥不用国内的社交软件/媒体?
国内的社交软件有各种奇奇怪怪限制,再加上加密货币算比较敏感的话题吧,不太适合聊这些。曾经有段时间,我发现我写的一些东西还被人搬运到国内的网站或者V博账号,估计现在也都被封号了,所以也印证了我的看法。国内媒体能吸引到的粉丝应该还是小白居多,信息匮乏,容易被骗,而且没有经过外网各种花里胡哨内容的毒害,大概率没啥分辨能力。TV的国内粉丝,至少经过了一层科学上网的筛选,不那么好骗,而且有一大部分人应该也不在国内,这样来讲也算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开个玩笑)!
5、你说不噶粉丝,为什么在TV上写分析?
这个问题如果深究一下的话,可能每一篇我写的东西都有不同的原因,甚至有可能某些观点是矛盾和混乱的。归结起来讲,只是对于一些想法的分享和实践,有道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创建TV账号时,基本上已经想好了这个账号的人设,以此来塑造一些观点。过往的观点里也包含了一些思想或者理念,不过大多数观点只是写着玩的,没有啥真情实意。
6、如果说是一些人设,那很多观点都是假的吗?
当然不是,有虚构的成分吧,当然我确实是个码农,
7、题外话:码农是否应该支持加密货币 / 区块链?
谈到这个,我想起跟很多码农朋友交流加密货币时,很多人会持有怀疑态度,又或者秉持骗局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一个乌托邦式的看法。加密货币世界有一个著名的“Code is law”的理念,虽然这个理念放在当今的现实不太成立,但我们确实看到了加密货币的一个正向的潜力:对开源社区的驱动作用。在没有加密货币或者Token经济之前,开源社区主要是声誉驱动的——你贡献代码完善开源项目获得声誉和能力的认可,因此也有很多人以此为目的去为开源项目贡献代码,美化简历,也可以作为能力的背书。在有了加密货币以后,因为区块链的性质特别,导致区块链项目(主要指公链项目)都要提供开源代码,这也促进成了加密货币的开源社区,而且加密货币的开源项目往往会通过代币激励的方式,鼓励开发者参与进来,比如bug bounty/project grants,这样又会促进开源社区的壮大,这样的开源社区不仅完善公链项目本身,同时还会完善区块链项目中用到的一些其他开源项目,这样形成的开源社区在利益驱动下生产力远高于声誉驱动的模式,当然如果你参与的项目取得成功,依然会获得声誉。所以加密货币或者说Token经济,提供了一种以发行和分配代币的方式,提高开源社区生产力的模式。这或许可以看成是一种对于码农来讲的新的生产关系,在这样的模式下,也有更多人愿意把传统的互联网的技术以开源的方式结合并搬运到到区块链世界中来。而如今恰逢互联网失业大潮,大量的码农主动/被动退出传统的互联网的生产关系,如果他们愿意参与到分布式协作,全球化团队,代币激励的开源社区中来,如果他们恰好带着传统互联网中隐匿在互联网巨头手里的核心技术,或许开源社区又或者开源软件,会迎来一片新的天地,又或许这才是潜在的Web3.0形态。如果这个假想成理,互联网巨头消失的技术壁垒可能也能解释为什么当下很多人不再看好互联网。当然,这仅仅是乌托邦式的假想,不过对于码农来讲,当然不是坏事。
综上所述,别私聊我加群,看TV就完事了。
【教学】不要参与所谓的USDT的分叉炒作最近听说了一个新的有趣的概念叫USDT分叉,而且支持分叉的人称之为伟大的实验,我只能说这是一个绝对的骗局。
首先,我们曾在探讨支持POS还是支持POW的文章中提到,拥有合约管理权限的项目方完全可以调用合约自毁的功能销毁掉分叉链上的合约,从这个角度看,只要USDT项目方在分叉链上销毁USDT合约,这些人所鼓吹的USDT分叉就不会成立。
其次,即便USDT不去销毁合约,比如他们只需要公开宣布锚定POS链上的USDT,那么POW链上的USDT就是不可兑付的,而由此分叉出来的USDT只会由被分叉骗局欺骗的散户买单,当然肯定有可以从中获利的做局者。
最后,如果USDT真的能按照这群人所说的进行分叉,按照以太坊上USDT的体量,分叉变成两倍,那现有的USDT只会降低其真实价值,可能USDT会大幅下跌,这只会导致USDT交易对的加密资产的价格混乱,大幅波动,我相信Tether公司也不会允许这种无法锚定价格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不要参与所谓的USDT分叉,听起来像是币量的加倍,到最后可能会让你分叉出来的USDT价值归零,而真实的USDT价值降低,USDT虽然已经不是唯一的稳定币,但是作为加密货币的基石组件之一,如果USDT产生动摇,可能会让市场陷入进一步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