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500.F交易观点
更新上周对S5FI的观察美股一切按脚本进行,就是二季度GDP看错了,没想到是负值,但路径没变。技术性衰退又如何,表示美联储变鸽了,这便是现在的逻辑。而核心PCE也看对了,连续三连降后又反弹了。而且非核心PCE跳到6.8,仅次1982年6.9。老鲍不说了嘛,他最关注的依然是PCE,可是现在没人理会了。当看似逆逻辑上涨后,便出解析出各种因由。我的理解,其实就是嘴上说着担心宏观基本面。暗里却盯着是技术面操作。上周谈到的thrust就是光在spx勤劳地划趋势线所找不到的技术面。
这是几天前的图,thrust走了一大半。不知道是什么的同志看上一文。
这是今天的图。原来预计thrust起码两周完成,谁知道一周就干完了,甚至继续往上。虽然thrust到位了,但并不代表标普一定会转跌或回踩。只是说明最好吃的那块肉已经被吃完了,之后可能继续上涨,但那个slope就没有陡了。但也有可能开始转跌。07,08年也有两次thrust,可这两次后美股继续崩盘。其后十多年的thrust之后美股仍能持续上涨。所以这thrust并不能推断后续走势,只能说明机会成本最低的那一段已经结束。
这两周看到过的财报,大部份的财报多数是beat,但利润多数是下降。最大共同点是毛利率下降。上一文提过了毛利率问题,这里不再讲。看过很多财报,总的来讲看到的是消费者开始节约,企业开始节流。这都是开始经济下行。虽然说现在是技术性衰退,但6月中才加息0.75,有很多对经济影戏在Q2财报里还没完全反映。然而7月又来0.75,这fed连续猛踩刹车的效果估计应该到Q3或以后才完全显现。
目前看,市场认为经济差,fed必然转鸽。鸽fed就等于是牛市。通胀也会短期内下降。然后押注经济只是软着陆。涨到这样了,肯定不是bear market rally。就算是硬着陆,股市将来都会比现在涨得多。要是现在不买,肯定被通胀淹没。你买我买大家买。这想法不能说有错。美股历史总保持上涨,要是人人保持这心态,股市应该没有下跌的机会。在又开始下跌时,人又会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就很容易动摇当初的坚定。这就是人性。技术面其实反映的正是人性。
这次技术性衰退更令我相信这张图。之前都发过,不厌其烦再发一次。
这图显示过去50年7次衰退时,进入衰退期间,标普触底前的必须满足几个宏观条件。分别是PMI在50以下。失业率已经上升。两年和十年期利率倒挂后开始陡峭。最后是利率正常已经,或开始转向。尤其利率政策,即便鸽了,老鲍还是明确表示继续升息直到控制通胀为止。显然所有都没达标。
如果目前只是经济减速,而非衰退,股市或许就像Tom Lee说,V型反弹,年末通胀降到2%,标普4800以上新高。高油价,高通胀,以及加息周期下仍可以半年内出新高的确会刷新很多老司机认知。
然而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所以绝不能把现金藏在床下。之前已经买入covered call etf和债券etf,今日卖掉部分大涨的个股,再加仓这些etf。其实债券在升息环境不应该买,可我认为,如果经济下行长债利率应该降低。同时fed加息减缓,债可能已经超跌。所以我认为不论之后美股不论涨跌,债还是能拿着的,只收益较少而已。收益率低一向是我的特点。
我觉得要是真的只是温和衰退,一些中小盘,在美国本土经营的零售股比big tech更值得押注。这版块的pe基本跌到5左右。big tech现在pe都在30以上。既然最好吃的部分都被吃完了,就挑些反弹时没人爱吃的。赌赌这些零售股,这版块也是超级落后。要是指数还要测试底部,big tech这些权重股应该是当仁不让。尤其谷歌亚麻,都是最近split,这相当吸引小散户。当散户都不觉得是bear market rally时,当然追爆过去只能远观的高大上。到跑的时候,散户们也是会乱跑。但这些pe爬地上的小盘股可能就在第一波时就已经触底了,可能再跌也跌不多。
老毛病,一堆废话才切入主题。返回正图。这个Breadth Thrust indicator。熟悉我的老同志都知道是什么。稍微介绍一下给新同志。简单就是纽交所advance除以advance加上decline之和的过去10天均值。advance是收盘时上涨个股数量,decline则是下跌数量。这数值超过0.6代表超买,低于0.4代表超卖。这里用上SMA算10天均值。可以曲线上破0.6数值后,标普开始回踩。这几年都没有出错。所有之后短期出现回踩几率应该挺高,但并不代表是中长期多翻空的信号。如果抄底收益已经不错,其实可以考虑先获利,之后再来过回马枪。
再进一步看。当Thrust由0.4以下跑到0.6以上,同时S5FI开始翻转,标普短期必定回踩。可是S5FI并没有跟随Thurst回踩,而出现背离,指数将继续上涨。就是说如果这次thrust向下,而S5FI不跟随下跌,出现背离。这次反弹极大可能是可信的反弹。下一次下跌或回调很可能是6月16日底部半年后的事。这样的话,标普可能早已经回到比目前水平更高的位置,那现在就不是什么bear market rally了。
如果真的出现背离,这的确和图三所示出现矛盾。可要是真正衰退出现在2023,那么两者间就没有矛盾,而是我当初所推断第三季度开始回测,第四季度见真底部的看法并不准确。若到2023才出现图三所示的情景,标普到时候未必低于6月16日的底。虽然目前宏观环境很糟。全球衰退的可能性很高,但我的角度,我仍是尊重技术面,因为技术面最后反映的是人的交易行为。要是出现背离,我还是会再降低一些现金,即便对宏观继续怀疑态度。
暂时就这样,目前情绪高涨,估计很多谨慎的人开始动摇,fear of missing out买入。 再看看吧。开始要忙了,下次更新估计一个月后,同志们保重哦。
聯准會議、科技巨頭財報即將公布,標普指數可能坐上”過山車”參考今年3月以來是上升浪,標普指數 FX:SPX500 實際已經下跌到了38.2%的斐波水平-3820,部分買盤支撑令SPX500在這裏暫時停頓修正,STO指標顯示超賣。考慮到本周聯准要升息、蘋果亞馬遜要公布財報,市場情緒有所修復,標普指數反彈。
不過估計SPX500 FX:SPX500 的下跌遠未結束,因爲聯准可能認爲通膨還需要更多措施才能逐步見頂至恢復正常。所以本周的聯准會議、美國6月通膨數據尤爲重要。投資者將從中找尋答案。
SPX500 FX:SPX500 的上方面臨MVA(20)均綫的壓制,即便反彈也需要留意該處阻力;預計在4100附近將重新掉頭下行,届時重歸中長期下行軌道。
如果希望第一时间收到FXCM的直播通知,请关注我们账号「FXCM」!
最新直播節目——Fed又要升息75點?聯准會議搶「鮮」看
時間:7月28日(本周四)中午12點
tw.tradingview.com
點此收看7月27日福匯「市場分析」回放:
tw.tradingview.com
SP500 做了一个预突破技术形态,比特币已经突破 正在横盘调整下周是继续突破还是 震荡 就不知道了!!
--------------------------------------------------------------------------------------------
谨慎做多!还是上周的观点 这种级别突破 波动很大 要找盈亏比高的点位入场。不要带fomo 情绪入场
--------------------------------------------------------------------------------------------
历次衰退显示目前标普尚未到底美股刷新50年以来最差半年表现后,这周上演大反攻。这是不是底部出现,熊市结束,牛市重置呢?历次衰退告诉我们,拐点可能还没到。
图表标注了从过去50年的美国衰退次数,分别是74,80,82,90,01,09,和20年,7次衰退。每次衰退后,美股触底反弹都有几个共同点。先看紫色的PMI,每次美股在衰退后触底,PMI都在50以下。上周公布的6月PMI是53。
然后看蓝色的yield curve。只可惜tradingview的数据只能回溯到90年,只能看对比过去4次的衰退。也姑且作个参考吧。首先看10年期和2年期债率倒挂。过去4次衰退前,债率必先倒挂。然后美股过去4次触底反弹时,债率曲线都是已经脱离倒挂区域,并且陡峭一段时间。现在,债率曲线上周又再倒挂,就更不要说陡峭了。
黄色的曲线是历年联邦利率。过去这7次衰退后的触底反弹,7次中有6次是处于降息周期。只有80年,美联储由加息180度改变为降息。再看看现在,首先一定不是处于降息周期。然后,目前联邦利率在1.5~1.7,和80年18%相比,再看看目前堪比80年的通胀。盼美联180%改变利率政策并不现实。
过去7次衰退都具备这些共通点为参考,这次衰退的大底部就是在6月17日的低点,我觉得没太大说服力。毕竟市场只是定价了通胀,但尚未出现一些实际性的改变,面对衰退的问题,市场还是会紧张。市场能接受温和衰退,但如果衰退较大,时间较长,市场还是吃不消的。
衰退会不会幅度过大,时间过长,我真不知道。虽然现在不是金融年危机,但却时我们大多数人没经历过的准冷战。我再次表达对美国政治的担忧。从08年危机后,之后10年都先对平稳。然后进入18年,情况不一样了。两个最大经济体开始硬刚。贸易战,疫情,俄乌战,都为市场这几年带来很大动荡。细想一下,都是偶然事件吗?我的角度,这都是有关联的。
这些联系的大背景都是中美竞争。美国要搞政治二元分法,然后连带的是供应链脱钩。想想最近的国际政治,欧洲总理连任惨败,英国首相下台,拜登民调糟糕透顶。这背后都透露他们只顾搞意识形态,二元站队,损害了这二三十年全球化贸易为人们带来的好处。最后当然被国民怨恨。看波音丢的单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政治。美国二分法将会不断为美企业增加门槛,增加成本。对中国的封锁更加为美企制造竞争者。失去市场,增加成本,制造竞争都是美国企业往后3到20年要面对的问题。
老鲍说来年通胀目标到2%的目标,在中美脱钩的背景下,我真不知道。我朋友的公司年初已经收到他几个美国大服装品牌的通告,2023年供应链里不能有来至中国产地的产品。中美地表上两大经济体开始分开阵型对世界经济带来的伤害是难以评估的。我认为这次通胀的根源是中美走向对抗。
再看看这次半导体板块。这几年半导体一直跑赢标普。但在这次下跌中比标普严重。部分原因也是因政治。俄乌战后,台海是不是下一个战场了。北约东扩北扩,又来亚洲。万一真打上了,台积电怎么办。代工厂没了,其他芯片设计公司都得凉。我们都习惯了和平,但俄乌战真的刷新了和平年代的人的认知。台海冲突不再是概率极低的事件。
所以中美近年的角力对美股有很大的影响,可能被某些因素揭盖,无法直观,但我认为影响是实实在在。在这个背景之下,美股能不能继续上个十年,享受低通胀低利率的环境,延续过去几十年机构性长牛,尤其在美国国力衰弱的情况下,我不太确定。
看了美投君上个几周发的视频,谈到熊市下,投资逻辑是不是要适当调整。我觉得还是有道理。过去十年,美股都很容易赚钱。甚至有一段时间看到很多人怀疑巴菲特的理念有点而过时。当然这段时间有木头姐的崛起。包括我也有怀疑过,我认为新一代人的价值观可能不同了,以致这十年时间里很多标准变得不一样。可以去年到现在,我发现投资者仍旧拿这那本老黄页,很多观念其实没变。那么现在熊市时候看PE,PS这些指标可能就不能像过去十年同样看待了。
所以结合这些因素,即便这次我觉得应该减少现金,但我感到可能不能再像过去几年的方法运作。或许也得拿起好黄页。
这次买入很大部分是covered call etf。这etf就是持指数正股,然后卖call吃premium。上图看到在2018年1月顶部一直到12月的底部,xyld基本与spy持平,甚至非常轻微跑赢spy。2018年低点后标普反弹后到2020年2月,xyld才跑输spy约8%。但是,xyld在这24个月每月都有约1%分红,算起上来回报就多于SPY。如果狠一点用复利方法滚一下,就更多。但也有缺点,其中有两个月没分红,原因不明。所以买了同样功能的jepi,希望能分撒一下。我预期美股2023年都可能见不到新高。并且因往后因政治和经济问题,或将出现更多波动区间。但我觉得美股不至于再跌个20~30%。所以我认为可以产生现金流的cover call etf应该挺适合当下环境。如果抓得住波动,这个etf再做一个covered call,收益就挺不错。
总结底还没到,但还是可以介入,但看个人情况和对市场看法。之前反弹的股,如果是搏反弹,又反弹了很20~30%,都卖了。但质量好的,买了就是舍得卖,毕竟真的已经跌了太多太了,市盈市销已经是历史新低。我不知道是不是以上所说的熊市心态还没调整,就是不想做波段。买了拿这吧,尽管底部不知道在哪里,暂时水平可以接受。还是留现金等机会。今天的非农感觉上市场很想有反应,但最后好像没太大反应。通胀应该是定价了,但下周波动可能要来,周三是CPI,周四银行股开始财报,在过一个星期再看看。
开始降低现金持有水平吧上文提要,没看到实际all clear信号,6月17日的反弹可能只是短暂反弹,但是也是可以部分买入的阶段。又过了一周,有些迹象或许探讨一下。
周二美股下跌,但没看到什么动因,应该就是认为反弹不真实吧。然后周三美国GDP修正-1.6%,可是市场没继续下跌,而是三日的震荡。30日出的5月PCE,4.7,比4月PCE下降0.2%。结果周四震荡,开盘就跌1.5%,收盘才拉回来。可是还记得一个月前吗,当时pce也是比3月的数值下降0.3%,当天标普升2.5%。隔了一个月,气氛不同了。油价目前还尚没见到强力反弹的情况。然后是债率,连跌两周10年债率。fed六月会议后,由3.5%下跌到2.9%。上周文中表示我还没确定现在市场是怕通胀,或是怕衰退。可也以上的动态或许给了一些提示。
首先PCE的反应不一样。5月时市场最牵动市场神经的是通胀问题,到4月pce环比下跌,市场的主观意愿是希望已经目前已经处于,或接近通胀顶部。但5月的CPI令市场三个交易日杀跌9.5%。而在这周四的PCE并没出现这种释放的反弹,而是先跌升,来回拉锯的反应。债看油价和债率在fed会议后的回应,这应该是市场认为fed的操作将有效打击通胀。需求被压抑,经济下行,所以债率也走低。我认为这表明市场从担忧由通胀已经过度到担忧衰退。换个说法,6月16日fed加息0.75,标普下跌25%作为对通胀的定价。
为什么要区分开到底市场怕通胀或怕衰退呢?我认为如果定价通胀,起码在6月cpi公布后,市场可能震荡但应该不会再次出现缺口跳空三乌鸦。现在通胀问题比较复杂,供应链,政治,疫情等等,通胀到什么时候其实没多少人心里有底。要是现在市场情绪已经把加息定价,接下来衰退其实就是市盈率的问题,相对比较好办。市场比较能接受衰退,因为衰退相对较容易推断到哪里,而且股市总会比经济衰退更早触底。然后衰比较严重的话,市场是会赌fed将180度改变态度。
虽然通胀非常高,但上周也对比过现在的financial condition,把08年对号不太妥当,大面积衰退的几率应该不高。先看看刚做了压力测试的银行股,很多银行股在去年10月开始高位盘整。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的JPM市盈率在18左右,2倍pb。现在回到8倍左右。巴菲特抄底的花旗银行市盈率现在是6。再看美光今天财报,预期悲观,目前市盈率不到7倍。对上一次美光到达这水平是2016年1月,PB不到一倍。SMH现在也远低于标普表现,跌39%。我想表达他们不是已经跌到很便宜的位置,而是这两个敏感在这6到8月以来不断地对将要来的衰退作出反映。或许最糟糕的情况或拐点没到,但股价往往是早于实际情况触底。我觉得目前不是100%反映衰退,也应该七八成了。
终于来到重点,Investment Clock,我是看fidelity clock为主。这部分可能要花一些时间去回溯和整理。Clock分四阶段,第一阶段recovery。3月疫情爆发,世界封城后两个月后开放,5月就设为第一阶段开端。图中最外的蓝色圈叫你买telecoms,第二圈深蓝色的叫你买tech&material。第三圈叫买consumer discretionary。最里面的叫你买增长股。其实不就是什么股都可以买嘛。两年前复苏阶段的确买什么都升。
然后到第二阶段overheat,最外的一圈告诉你telecom不能买了,要买工业股。但是第二圈显示tech&material仍然适合在此阶段。而第三圈显示要改买油气。最里面的也叫你停止不能再买增长股,要改买价值股。同时它提醒这阶段的yield curve会下跌状态。现在回想,2021年3月,增长股全线崩溃,而银行材料工业能源这些价值股仍然上涨。当然能源是一直涨的。tech也是先跟随增长股跌一跌,之后又在新高。而Yield curve 也是开始进入下跌模式。所以,这一切都按照这个clock的剧本在进行。
再到第三阶段Stagflation,我以今年2月大宗商品触顶为划分,事有凑巧遇上俄乌战,市场开始玩防守。这正正和第三阶段对上号。这阶段,增长,科技,工业,材料,价值股都不能买,只能买油气,公用,医药,刚需品板块或现金。是不是跟近期市场真实动态一模一样呢?cnbc的分析师都在喊破喉咙狂呼买入医药和能源。
看目前市场环境,我们肯定是处于第三阶段。关键到了,到底我们跨越了第三阶段了吗?先看yield curve,开始走平。然后看油气,在6月8日开始下跌,天然气现在回落了42%,原油下降12%而已。这也可能是美国进入夏天,对天然气实质需求下降有关,但汽油还是比较刚需的。无论如何,我们在第三阶段还是确定的,而且应该不在这阶段的早期。如果跨越第三阶段,进入第四个阶段,公用,油气不能买,但医药,金融,刚需和非刚需都可以买。
看这三阶段,就知道这两年一切都是on the schedule。第四阶段就是个周期重置的阶段,基本是复苏的前奏。这clock里面看到第四阶段一点是yield curve 开始往上陡峭。这里我用了10年期和2年期对比,陡峭不明显,但用30年对比10年或2年期还是比较明显的。可能要看银行股的财报。如果财报后,银行股能稳住,说明市场认同这个第四阶段的开端,很可能我们就进入了第四阶段了,离火力全开的日子可能就不远了。股神不知道是不是看到呢,已经超前部署了花旗银行。
正因尚未知道在第三阶段的那个位置,所以我还是买了cover call etf和超前买入一些债券etf,和一点点科技股,fb不知道还算不算科技股。算是半攻半守嘛,现金还是比较多。现在估计还可以再减一些。
总结,结合这两三星期的动态,哪里底还是没办法推断,但我的感觉上少了些悲观。现在假设市场已经对通胀定价,非农和cpi带来的波动可能就少一些。当然要看下周标普的走势。反弹多了,之后还是会震荡,但如果下跌,非农和cpi应该不会再带崩标普。我觉得消费者信心还是比较重要的。当然近期最重要的还是财报。最后我觉得要看smh。我觉得半导体现在某程度是经济的先行指标。现在的产品所用的晶片是10年前的几倍到十几倍。smh有11年没下破的200周K线,守不守得住,可能反映市场对经济的看法,值得关注。暂时这样。再观测。
美股低了吗?上周美股大涨。到大底了吗?我不知道,但标普跌已了25%,大概总有人认为没跌出了金坑,也算是跌出了银坑。何不先手抓银,再来后手捞金,反正一定不亏。当然也有人认为已经可以双手捞金的时候,毕竟25%跌幅已经是14年前金融危机后,仅次于疫情全球爆发的第二大跌幅。认为是主低部并不无道理。
延续上一遍文章,我的check box里面的油价出现明显下跌,目前跌了12%。其他大宗商品也回落。我设的条件很简单,只要不再继续涨就可以了,这肯定满足了条件。但其他还没看到,所以我不肯定是不是all clear。但等进场的资金肯定不少。科技股跌了一年多,比特币掉成渣,债券率大涨,因俄乌战和升息回流美国的钱都去哪里呢。钱肯定多。
目前是主底部或是技术弹我偏向是技术弹。看过去一周市场动态,其实除了大宗商品回落,其他基本面一点也没改变。油价是不是短暂回吐,是否像分析师预期油价回到07年来个双顶。现在不能确定,因为现在油价涨跌很大一部分是政治原因。
整理一下上周的动态,一张点阵图和老鲍一份国会证词。点阵图显示2022年末利率中值在3.4,而在2023中值在3.8。长假回来后,周二标普上涨2.5%,多数报读说因为点阵图,现在利率在1.5~1.75,所以余下4次议息,不会再以三码这样激进地进行,就更不要说四码。而且2023年只加0.4。所以虽然是bad news,不过是less bad。在超跌的情况下,less bad news就是good news。
再来就是周五涨3%,原因是老鲍的证词被认为是less hawkish。因为老鲍没有提到后续加息的规模,也表示他关注到经济衰退问题,并说道继续大幅加息会令美国进入衰退。又说2024年会降息。然后又说衰退不是不可避免的。市场解读是老鲍放软了,加息不会再激进了。跌了25%不买起更待何时。
我的看法,这是典型市场避实就虚的先有结果再找原因的解读。参与者要尊重这种套路,可以怀疑但不能否定。先看点阵图,中值就是中间的值。看一下点阵图2022最高预期是3.8~3.9,而2023年最高四4.4。这群学者3月时的预测是年末1.9,到2023和2024年是2.8。三月会议时,他们已经知道二月CPI已经是7.9,俄乌战也已经开打,金融核弹也投下了。毕竟他们的操作方法还是先有病症,再下药方。预判并不在他们工作范围之内。之前也提过美国今年的夏天是完全解放的一个夏天,很大机会出现释放性消费,六七月的通胀很可能继续爆表。这点阵图指导意义可能就不大了。
而老鲍的证词嘛,重点往往在于听者的解读。可是老鲍也说了无条件打击通胀。这个无条件意思就是没有其他因素能左右打击通胀,即使牺牲就业率,经济或股市。这也是我的check box里一个我相信6月失业率是较看重的原因。要等到7月初才有分晓。所以这个less bad是基于假定,而不是已经落实的less bad。比如那种财报盈利预期跌30%,但只跌15%的那种less bad。
再稍稍看看vix,框住的部分总有种山雨欲来感。到目前为止,尚未有释放意味。但其实是不是必须买在最底,我又不觉得,一些好的公司其实现在买也没毛病。6月16日的底,不是主底部也应该次底部,往下再跌个20%我到觉得不太可能。看看第三栏的NFCI,national financial conditions index,不用深究,只需知道代表金融市场的绷紧程度就可以。 现在的状况,对比1974年和2008年可差远了。尤其08年,利率一路归零,但银根却一直紧缩。就是资本供给出了问题,企业周转续命的钱都没有。现在环境是企业商家对未来不确定,但资本供应是没问题的。所以跟08年对号,再等待一个20~30%杀到3000点估计几率不高。会不会重复74年,我不确定,毕竟背景很相似,但是时空不一样。70年代都是人力时代,通胀一来,来个大罢工就要了企业的命。可现在,智慧时代,人力成本相对地低。通胀是困难,但估计现代企业比50年前有弹性吧,我猜。
而且,看cnbc很多分析师都提到科技板块。他们说经验来讲,认为主底部前,往往是超爆跌的个股先触底,而且是outperform成分股。的确上周是出现这情况。甚至一些这年多被杀爆的high growth tech,像afrm, U, pltr , bigc , coin, sofi, tdoc 等等,太多了,其实在5月已经触底,那时可是10年债率仍狂飙的时候。估计参与者可能对在一年多去泡沫过程再定价。而arkk也在这两个月出现了双底平台。这也认为标普主底部出现的其中一个具启示意义的参考。
所以所我觉得目前是技术因素反弹,而不是实质上出现某些改变。但也是可以买入的位置。视乎个人情况。于我而言,有去年12月到现在,我某些个股上有损失,但总体组合还有盈利,都补通胀了。所有现在买入,相对将我该是打折了很多,也不太介意部分买入,但我还是等我认为OK的时候再加大投入。
没大举进场是因为7月财报要来。现在要搞清楚市场现在到底是怕通胀,还是怕衰退。或者是不是由害怕通胀过度到害怕衰退。简单说就是怕fed继续激进,还是怕企业盈利断崖。前者是流动性问题,后者是市盈率问题。如果财报比预期好,衰退压力下降,但是通胀还是大问题,fed继续鹰。反之,财报断崖,通胀压力下降,但市盈率成问题。don'f fight the fed,惯常市场是较在意fed的操作,便是企业利润有下滑,fed减低加息压力。可是问题在于利润要掉多少。如果掉太多的话,市场的关注可能就是衰退的一面,毕竟现在标普是高于疫情前水平。
市场是不太怕衰退,但仅限于轻微衰退。要是fed能有效地控制衰退,目前标普位置是市场可以接受轻微衰退的水平。7月要是显示6月cpi继续暴走,失业率没大改变,企业盈利断崖,大砍预期,这是最糟糕的情况。市场很大可能认为fed会再度两难,不确定性根本没改变。暂时看,市场有机会到7月中无论如何,还是会跌。第二脚极大概率出现,高低或平而已。我现在没太大把握,还是等第二脚,轮廓再清晰一些再观察市场反应还不迟。
常说美股长期投资者不怕买在任何点位,未来一定更高。上几文大概提到目前环境对这观点的怀疑。我心中最大的不安是美国的内部政治问题。美国内部长年陷入对立分裂,只有对外才能有找到共识。美企业在中国高速度发展下享受红利的时代已经结束。美国开始限制美企业在中国投资,在产业链去中国化,在全球化下搞排除中国战略。先不要说能不能成功,光是这战略目标就很大程度加大美企业成本。过去十多年对企业友好的低息低通胀环境可能一去不复返。
近日两大不寻常的高院裁决,禁止堕胎和否定纽约州控枪。这两项都是推翻了几十年前的判决。这背后都是反映了美国的分裂。而这种撕裂的根源是美国体制下对财富分配制度。由科技泡沫,到911,次贷,疫情,最近的是大通胀,每一次在美国遇上困境之后,中产开始减少,贫富间的差距加大。穷人的增长使得民主党内的一派越来越激进,大力推动接近社会主义的法案,甚至是达到的荒谬的地步。而富者越富的一方对加剧铺贴穷人,违背资本主义而不满,共和党的极度保守派声势越来越高。
反堕胎案,根本就不是女性堕胎权和胎儿生存权间的争论,而是穷人和富人的问题(阶级斗争)。每次金融灾难,变越穷的往往是有色人种,变富的是白人。在美国穷人生小孩是有非常多的政府补助。退税比交税多。所以很多有色人种明明收入是社会底层,却儿女成群。而较富的白人就不会因福利而决定生不生育。最后穷人大多不会堕胎,较富的人可能养只狗狗就算了。久而久之,有色的穷人越来越多,抢得更多社会资源,较富的白人越来越少,还得交更多税补贴穷人。这完全违背他们对美国的价值认知,最后就是对立和撕裂。高院判决州政府自行裁决堕胎法。共和党控制的州同一天几乎全部禁止堕胎。大法官都开始为政治服务,可想而知美国现在有多分裂。
也是因为内部的对立和分裂,美国政治产生外溢效应。川老头上台后,把内部分化,中产减少的原因瞄准外部。把抢走工人的工作岗位作为针对中国的口号。对付外敌是团结内部最有效的方法。而拜老头上台后,对准中国还不够,他要在政治上证明比川老头更有能力,更爱美国,绝不通俄。做到团结欧洲,巩固北约,带好国际队伍。然后俄乌戏码上演了,捆绑中俄一齐干。
俄乌战是战后和平时代的一个警号。冷战再危险,始终还是没开打。可现在的俄乌战证据都证明美国是深度参与其中。之后美国对中俄的军事,经济,政治的冲突对于股市的影响,我觉得比过去几十年严重。重要的是中国在具备现代实力后,脾气变了。美国也不再是二三十年前的单极了。还没到达权力再平衡之前的权力接近平衡是最危险的临界点。
所以我最不安的是现在美国的政治,根本不知道拜老头之后,哪个老头又玩什么招。老人政治和内部对立是美国政治现在最大的问题。这都令美国企业带来隐性成本。美股暂时看长远并不太看好,但长周期中还有许多中小周期。还是能玩,不过可能比过去难一些。
急于以上看法,我这次买入过去没有买过的cover call etf。这种etf,在牛市时肯定跑输指数,但下跌时候也不会比指数多,而且有约10%的分红。只标普出不出现一个年时间的持续涨,或出现短期暴跌。而是像2018年头部下跌,然后往后大半年都处于一个在不确定性中上涨的格局。这样能吃到上涨和分红,我觉得挺适合目前我所看到的情况。
然后我也买入了企业债券etf。我的想法是美国进入衰退几率非常大,但滞胀应该不大,相对地通胀应该接近顶部。即便公司利润下降,但没到08年破产地步,那么债率应该是相对稳定。那么企业债券价格应该见底回升。我不是财经和经济专业,这只是我想法论而已。然后观测了asea这个东南亚etf,这比较中长期。美中东盟角力,两家通吃当然就是赢家。这是纯理论,要多点时间研究。科技股也买了一些,数量不多。
近来真的有空了,闲话比较多。总结,大底不确定,但是可买入的阶段。怎么操作个人而定。新高不太期望,不设目标。youtube上的CiovaccoCapital频道里面的统计还是很有价值的,我每周都看,可是认可他的人显然不高。三年的订阅增加不到两万。但我发现一个华人搬运工,照搬他的统计当自己的东西。就是欺负他不出名。无耻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