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形态
US5001小时级别的交易信号分析分享1号K的反转K线是开多的潜在机会,最后失败。没有形成交易机会的原因。以及这种行情的操作思路。
1、1号K的强势K线形成了反转K线,同时对前低也是假突破。
2、 2号K没有延续上涨,并且对前波段高点也形成了假突破。这个时候就不利于上涨了,需要观察。
3、 3号K是再次向上发起突破,再次失败,并且形成了更长的上引线和更饱和的实体。
4、这个时候前高和前低就形成了平行通道,也是交易区间。2号~3号K之间也大幅重叠,所以这个时候只能观察,下破失败,上破也失败。预示行情复杂,偏震荡。
5、 4号K看起来是一个下跌延续的K线,但在收线之前需要观察,而且这种大幅重叠的交易区间很难交易,假信号太多。行情容易反复。
复杂的行情观望为主,聪明的交易员永远只赚简单的钱。
GLOBALPRIME:US500
都是右侧交易,传统型突破交易和预判式突破,其中有何玄机?
都是右侧交易,传统型突破交易和预判式突破,其中有何玄机?
我们先写定义
传统型突破:行情经历过盘整后,出现标志性的阳线或者阴线,在该时间级别收盘价(最好是整点收盘价)脱离原来的盘整区域,朝着盘整区前的方向运行,在突破时刻进行入场。
预判式突破:行情在盘整中期或者末期,通过综合判断,笃定该级别行情会朝着原来盘整前的方向运行,并在未突破盘整区间的制高点或最低点前,进场的交易。
最影响你账户盈利的因素,当然是首当其冲的盈亏比,预判式要比传统型突破的获利区间要大得多。
其次,预判式突破,比较难判断,因为是盘整的途中会出现不同形式,任何主力都会使出浑身解数让你以为,不是回调,而是反转,在行情回调到预定点位时,他会以某种形态让交易员害怕而放弃或者草草离场。
传统型突破,相对来说容易判断,我们只要盯着横盘前的最高点即可,但也有致命的缺陷,最惧怕假突破,一旦回落,就有可能与之前的行情形成双顶背离的风险,这就是我们做这类交易心理经常承受巨大压力的根本原因。
两者各有优劣,控制好风险,不存在一方压到一方的说法。
只预判式更让人在交易的过程中加强交易信心,因为你观察的因素要比传统性突破的因数要多得多,你的方法论,你的条件设定都将在常年累月的实践中不断优化而厚积薄发!
案例:
类似我tv上的近期两个交易计划,就是两种风格的体现,对照着看或许会有启发。
《美加,美加多头收集筹码不充分,1小时计别计划空单!》 (点击下方图片跳转当时页面)
《美日,前首相被枪击,难道日元不来一点波动吗?美日做多》(点击下方图片跳转当时页面)
好了今天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如果点赞够多,我们有时间再做技术上的判断分享。
【尹框Cyning】缠论教学第20讲:线段的特征序列和标准特征序列线段的特征序列:
用S代表向上的笔("上"字拼音的首字母)
X代表向下的笔("下"字拼音的首字母)
其中任一S称为线段的向上元素,任一X称为线段的向下元素
那么任一向上的线段,就可用笔的序列表示为S1X1S2X2S3X3...SnXn
如图1-4-18所示
向上线段AB的特征序列为其中S1X1S2X2S3X3S4
其中S1、S2、S3、S4是线段AB的向上元素
X1、X2、X3线段AB的向下元素
任一向下的线段,就可用笔的序列表示为X1S1X2S2X3S3……XnSn
如图1-4-19所示
向下线段AB的特征序列为X1S1X2S2X3S3X4
其中S1、 S2、S3都是线段AB的向上元素
X1、X2、X3、X4都是线段AB的向下元素
线段的标准特征序列:
把线段中每一个元素看成是一根K线
那么如同一般K线图中找分型的方法
也存在所谓的包含关系,也需要对此进行非包含处理
经过非包含处理的特征序列,就叫做标准特征序列
线段特征序列的元素要探讨包含关系
必须是同一特征序列的元素
即X1、X2、X3、X4...Xn之间
或S1、S2、S3、S4...Sn之间
注意:考察线段的标准特征序列,对于向上的线段,只考察向下的X元素
如图1-4-20所示
向上线段AB中,只考察向下的X元素
X1对应的K线为1, X2对应的K线为2, X3对应的K线为3,X4对应的K线为4
线段AB的特征序列为1、2、3、4
其中K线3和K线4存在包含关系
将3和4经包含处理后,线段AB的特征序列就称为标准特征序列。
如图1-4-21所示
图1-4-20中线段AB的特征序列1、2、3、4经包含处理后变为标准特征序列1、2、3
向下同理
不再累赘
注:缠论教学需结合上下篇连贯性学习
否则就是天书☺️
【尹框Cyning】缠论教学第19讲:线段破坏的两种不同情况3.线段被破坏的两种不同情况
线段被线段破坏,存在两种不同情况
其一是线段被笔破坏的情况;
其二是线段未被笔破坏的情况
线段被笔破坏分两种情况:
向上线段被向下笔破坏和向下线段被向上笔破坏
1)向上线段被向下笔破坏
向上线段中
一旦最后一个顶为起点的向下笔跌破前一个顶的水平连线
称向上线段被向下笔破坏
如图1-4-13所示
向上线段中D1G2中
G2为起点的向下笔一旦跌破前顶G1的水平连线
则向上线段D1G2被向下笔破坏
2)向下线段被向上笔破坏
向下线段中
一旦最后一个底为起点的向上笔升破前一个底的水平连线
称向下线段被向上笔破坏
如图1-4-14所示
向下线段G1D2中
D2为起点的向上笔一旦升破前底D1的水平连线
则向下线段G1D2被向上笔破坏
注意: 被笔破坏的线段一旦由破坏笔产生出新线段,那么原线段结束
如图1-4-15所示
向上线段D1G2被向下笔G2D3破坏
由G2开始产生出新线段G2D4时
那么原线段D1G2结束
注意: 线段必须要被线段破坏才算是真破坏,单纯的一笔是不能破坏线段的
如图1-4-16所示
线段D1G2虽被G2向下笔破坏,但至G3又创新高
至 G4仍未形成新线段,那么原线段D1G2就延续
如图1-4-17所示
线段G1D2虽被向上笔D2G3破坏,但直至D4创出新低
仍未形成新线段,那么原线段G1D2就延续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线段最终肯定都会被线段破坏,但线段出现笔破坏的情况时
最终线段并不一定由该笔发展形成线段破坏
这里出现一个必须弄明白的问题:
线段何时结束?线段的端点到底结束于何位置?
对此,缠中说禅引人了特征序列和标准特征序列的概念加以说明。
【尹框Cyning】缠论教学第17讲: 线段的延伸与结束(1)2.线段的延伸与结束
(1 )线段的延伸
线段产生以后,如果不在相反方向产生出新线段
那么这个线段在同方向上的继续运行,就是该线段的延伸。
如图1-4-7所示
向上线段AB产生之后, 一直没有在反方向上产生出新线段
那么一直至C,仍为线段AB的延伸
图 1-4-8所示
向下线段AB产生之后, 一直没有在反方向产生出新线段
那么一直至C,仍为线段AB的延伸
一个线段产生以后,可以立即结束,但也可以延伸很长时间而不结束
如图1-4-9所示
产生一条向下线段后,可以向下延伸很长时间而不结束
注意:
延伸的线段要求进行标准化处理
经过标准化处理后
所有的向上线段都是一最低点开始至最高点结束
所有的向下线段都是以最高点开始至最低点结束。
【尹框Cyning】缠论教学第16讲: 线段
四、线段
1.线段概要
线段是缠论中在笔基础之上的又一个重 要概念
掌握线段的定义和划分原则
是下一步理解和掌握走势中枢的必要基础。
线段定义 :连续的三笔之间若存在重叠部分,其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连线为线段。
如图1-4-1所示
图左AB、BC、CD为连续的三笔
它们之间存在重叠部分(阴影部分),AD的连线就叫线段
图右EF、FG、 GH为连续的三笔
它们之间存在重叠部分(阴影部分),EH的连线就叫线段
注意:当连续的三笔之间没有重叠部分时,不能将其连线视为线段。
如图1-4-2所示
图左AB、BC、CD为连续的三笔
它们之间不存在重叠部分,AD的连线就不是线段
图右EF、FG、GH为连续的三笔
它们之间不存在重叠部分,EH的连线就不是线段
线段必须由连续的三笔构成
这是因为线段和笔一样,必须由顶和底来构成
同一性质的两顶或两底,不但不能构成笔,也不能构成线段
这是连续的两笔不能构成线段的原因
如图1-4-3所示
AB与BC是连续的两笔
但AC的连线不能构成线段,因为A和C同为两个底分型的底
如图1-4-4所示
XY与YZ是连续的两笔
但XZ的连线不能构成线段,因为X和Z同为两个顶分型的顶
由此可见,线段中包含笔的数目都是单数,双数的笔都不能构成线段
图1-4-5所示
AB、BC、CD是连续的三笔,且有重叠部分,AD连线就是线段
该线段以向上笔开始,称为向上线段
图1-4-6所示
AB、BC、CD是连续的三笔,且有重叠部分,AD连线就是线段
该线段以向下笔开始,称为向下线段
【尹框Cyning】缠论教学第15讲:新笔与旧笔之分8.新笔与旧笔之分
缠论中对于笔定下严格定义后,实际操作中
某些关键的地方需要引入笔来分析,但走势却构不成划笔的条件
缠中说禅后来不得不对笔的定义提出修正,也就引出了所谓的新笔。
缠中说禅提出的新笔定义并没有出现在《教你炒股票108课》中
而是出现在其博文《忽闻台风可休市,聊赋七律说 < 风灾 >》之中
先看一下其原文:
“本ID想了想,计算了一下能量力度
觉得以后可以把笔的成立条件略微放松一下
就是一笔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顶分型与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后,不允许共用K线
也就是不能有一根K线分别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这条件和原来是一样的
这一点绝对不能放松,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能量力度;
第二,在满足上述条件下,顶分型中最高K线和底分型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根K线)
不考虑包含关系,至少有3根 (包括3根)以上K线。”
根据缠中说禅对于新笔的定义,可以与旧笔对比一下
(1 )旧笔
在完全进行K线包含处理之后
笔要求顶和底之间至少有一根独立K线
上升的一笔,即底分型+上升K线+顶分型;
下降的一笔,即顶分型+下降K线+底分型
如图1-3-28中
图1就是一笔的最基本的图形,图中顶和底之间共用一根K线
图右只有顶和底,中间没有其他K线,都不算一笔
(2)新笔
A.顶分型与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后,不允许共用K线
也就是不能有一根K线分别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
这一条件和原来的旧笔定义是一样的。
B.在满足上述条件下
顶分型中的最高K线和底分型的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根K线)
不考虑包含关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
对比新笔、旧笔定义,可以发现:
新笔的定义无疑要比旧笔的定义稍宽松一些
那么,新笔具体宽松在哪里呢?下面用图例来进行分析
如图1-3-29所示
图左A、B顶分型与底分型之间没有独立K线
用旧笔定义AB不能算笔,但用新笔定义则算笔
因为顶分型中最高K线和底分型的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根k线)
不考虑包含关系,含有3根线
图右C、D底分型与顶分型之间没有独立K线
用旧笔定义CD不算笔, 但用新笔定义则算笔
因为底分型中最低K线和顶分型的最高K线之间 (不包括这两根K线)
不考虑包含关系,含有4根K线,图中虚线框内K线为包含关系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笔定义比旧笔宽松
主要表现在顶底分型之间不一定非要存在包含处理之后的独立K线
新笔虽然顶底分型之间不一定非要存在包含处理之后的独立K线
但处理后的顶分型和底分型之间都要求不能共用K线,一旦共用,则不构成笔
如图1-3-30所示
AB之间虽含有4根K线,但包含处理后的顶底分型共用K线
因此无论按新旧定义,AB都不能算笔。
【尹框Cyning】缠论教学第14讲:划分笔的意义3(2)当下模式的演变方式
从向上开始的走势,其可能演变的过程如图1-3-26所示
如果由(1, 0)演化成(1,1 ),则(1, 0)为中继型顶分型;
如果由(1,0)演化 成(-1,1 ),则(1, 0)为结束型顶分型。
从向下开始的走势,其演变过程如图1-3-27所示
如果由(-1,0)演化成(-1,1) ,则(-1,0)为中继型底分型;
如果由(-1,0)演化成(1,1 ),则(-1,0)为结束型底分型。
有了上面的分析,很容易进行更复杂的分解
考察两个相邻时间周期的K线图,例如5分钟和30分钟K线图
如果30分钟K线图是(1,1)或者 (-1,1)的状态
那么5分钟K线图里的任何波动,都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因为无论这种波动如何大,都没到足以改变30分钟K线图(1,1 )或 者(-1, 1)状态的程度
这里就对5分钟K线图的波动有了一个十分明确的过滤作用
如果你是一个最短只关心30分钟K线图的操作者
就根本无需关心5分钟K线图的这些细微波动。
如果30分钟K线图是(1,1)5分钟K线图也是(1,1 )
那么30分钟K线图中是断无可能在其后几分钟内改变(1,1)这种模式的
要30分钟K线图改变(1,1)模式成为(1,0)模式
至少要在5分钟K线图中出现(1,0)模式或(-1,1 )模式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必然要求 现(-1, 1 )模式的。
因此对于30分钟的笔模式,5分钟的笔模式可能导致30分钟笔模式的改变
30分钟笔模式改变与否,就可以从5分钟的笔模式中窥见端倪
例如,对于30分钟的(1,1 ),5分钟出现(1,0)就是一个小的警告
这个警告反映到30分钟K线图里,还不足以破坏30分钟笔模式的结构
所以这个警告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如果这个5分钟的(1, 0)笔模式变成了(-1,1)的笔模式
那么一个重要的警告就成立了,此时必须密切注视30分钟笔模式的情况
了解上述笔模式的变化规律
对于分析下一步行情走势,依据其变化规律指导实际操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尹框Cyning】缠论教学第13讲:划分笔的意义2接上文↑↑↑
小结 :任何的当下,都只有上述这四种状态
也就是说,这四种状态可以描述K线图中所有的当下走势
根据当下走势的这四种模式,可以制定如下操作原则
A.当下走势出现(1,1),继续持有
B.当下走势出现(1,0),考虑卖出
C.当下走势出现(-1,1),继续空仓
D.当下走势出现(-1,0),考虑买人
值得注意的是:
这四种状态的变化与转换是有规律的,四种模式之间不能任意连接
比如(1,1 )之后只能连接(1,0)
绝对不可能连接 (-1,1)或者(-1, 0)
也就是说,一个向上的笔
绝对不可能不经过顶分型直接变成一个向下的笔
或者向下的笔在构造底分型。
同样,(-1,1 )之后只能连接(-1, 0),绝对不可能连接(1,1 ) 或者< 1, 0)
即一个向下的笔
绝不可能不经过底分型直接变成一个向上的笔,或者向上的笔在构造顶分型
处于(1,0)和(-1, 0)状态,则都有两种可能的连接
因为其间牵扯到一个中继分型的问题
如(1, 0 )可能连接(1,丨)和(-1,1 )
前者代表顶分型中继,后者代表顶分型产生出新笔。
图1-3-22为(1,0)连接(1, 1 )的情况
虚线框处的顶分型为中继顶分型,原笔仍在延续
具体描述为(1, 1) + (1,0) + (1,1)
图1-3-23为(1,0 )连接(-1, 1 )的情况
虚线框处的顶分型为终结 型顶分型,产生出新笔
具体描述为(1,1 ) + (1,0) + (-1,1 )
处于(-1,0)状态,可能的连接有(-1,1)和(1,1)
前者代表底分型中继,后者代表底分型产生出新笔
图1-3-24为(-1,0)连接(-1,1)的情况
方框内的底分型为中继分型
具体描述为(-1, 1) + (-1,0) + (-1,1)。
图1-3-25为(-1, 0 )连接(1, 1 )的情况
方框处的底分型产生出新笔
具体描述为(-1,1 ) + ( -1,0) + ( 1, 1 )
【尹框Cyning】缠论教学第12讲:划分笔的意义16.划分笔的意义
笔划分的意义主要有两点:
一是帮助投资者找到阶段性高低点
二是为下一步划分线段打好基础
笔的高低点往往都是走势中阶段性的高低点
因此弄明白笔的产生、延伸与结束, 会对实际操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但是缠论划分笔的最终目的,是为划分线段打基础,从而为掌握更高级的分析手段作准备
7.笔概念中的当下模式
了解了缠中说禅关于笔的定义、划分、 诞生和结束
就可以将任何股票任何周期K 线图中的任何走势,简单分解成笔的连接
即方向向上的笔连接方向向下的笔,或者方向向下的笔连接方向向上的笔
这样,股票的即时走势,在任何当下状态
必然都要落在一确定的具有明确方向的笔当中(向上笔 或向下笔)
(1 )当下笔模式的种类
任何当下状态
在笔当中的位置必然只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构造出分型的过程, 其二是构造出分型后原笔延续或产生新笔的过程
如图1-3-16所示
走势在虚线框中所示的当下状态,由向下笔进入到构造底分型的过程
如图1-3-17所示
走势构造出分型后
由底分型开始进人到虚线框中当下产生新笔的过程
对于任何当下走势,在任何一个时间周期里
都可以用两个变量构成的数组来精确地定义当下的走势
第一个变量只有两个取值,即向上笔或向下笔
不妨用1代表向上的笔,-1代表向下的笔;
第二个变量也只有两个取值,0代表分型构造成功,1代表分型 确认后原笔延伸或新笔产生的过程
例如, 用(1, 1 )来代表一个向上的笔处于延伸之中,用(-1,1)代表一个向下的笔处于延伸之中
(1, 0)代表一个向上的笔出现了顶分型结构的构造,(-1,0)代表一个向上下笔出现了底分型结构的构造。
如图1-3-18所示
当下状态表示为(1, 1 )代表向上的笔在延伸中
如图1-3-19所示
当下状态表示为(-1, 1 ),代表向下的笔在延伸中
如图1-3-20所示
当下状态表示为(1,0),代表向上笔的顶分型构造中
如图1-3-21所示
当下状态表示为(-1,0),代表向下笔的底分型构造中
本小节待续...
【尹框Cyning】缠论教学第11讲:笔的延伸和结束
5.笔的延伸和结束
5.1笔的延伸
两个不同性质的分型之间如果含有独立K线,就产生笔
笔产生以后,这个笔可以继续延伸,也可以随时结束
笔何时结束,关键是产生出新的笔,只有当新笔产生时,原笔才算结束
新笔未产生,原笔则暂时延伸
如图1-3-12所示
B出现时,AB向上笔产生,之后C再创新高
从B开始 并未产生出新笔,则笔AC为笔AB的延伸
如图1-3-13所示
E出现时,DE向下笔产生,之后F再创新低
从E开始并未产生出新笔,则笔DF为笔DE的延伸
5.2笔的结束
笔产生以后,接着在相反方向产生出新笔,则原笔结束
如图1-3-14所示
以C点开始,产生出向下新笔CD后,原向上笔AC结束
如图1-3-15所示
以B点开始,产生出向上新笔BC后,原向下笔AB结束
【尹框Cyning】缠论教学第10讲:划分笔的步骤4.划分笔的步骤
第一步,先确定K线图中的标准分型
即通过K线包含处理,找出要分析图形中的顶分型和底分型
第二步,图中含两个或多个同性质分型的,如果是顶分型,后面的顶高于前面的顶,则只保留后面的;
如果是底分型,后面的底低于前面的底,则只保留后面的
如图1-3-9所示
A、B为相同性质的顶分型,B高于A,则只保留B
如图1-3-10所示
C、D同为相同性质的底分型,D低于C,则只保留D
在第二步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被省略掉的顶底分型
这些被省略掉的顶底分型都是中继性的,又称为中继分型,其分析意义不大。
第三步,经过前两步处理之后
图形中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或底和顶,那么顶底连接或底顶连接,就构成了笔。
笔必须由一顶分型和一底分型共同构成
两个相同性质的分型,无论是两个顶分型,还是两个底分型,都不能构成笔。
如图1-3-11所示
左边A和B是两个底分型的底,连接AB不能构成笔;
右边C和D是两个顶分型的顶,连接CD同样不能构成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