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形态
教育|高盈亏比的斐波拉契指标---双模式自由选择市场上绝大多人都是波段交易者,可能是受道氏理论影响,又或者是受本土的缠论所影响。尽管可能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操作理念和基本原则基本殊途同归,不太必要去纠结。
对于波段操作者有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波段选择的问题。
“波段选择”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何为波段?就是一个高点,一个低点,两个点连起来就是一个波段。
我们波段交易者常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我到底该以哪个高点(high)为波段的高点,又该以哪个低点(low)为波段的低点。
在一个图表上,总是会有很多明显的高低点,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波段高低点?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都不同,比如有基于时间的,也有基于价差空间的....
他们总会不同,尽管他们采用的都是波段的分位点,百分比,黄金分割等等。他们所做出的买卖方向总是存在相冲的时候,也就是说大多数波段交易者,尽管可能在同一个方向做单,但是会成为对手盘。
不过没关系,市场总是公平的,每个波段交易者都会被上帝眷顾。只要我们前后保持一致,什么保持一致?波段的高低点的选择保持一致,那么就行了。
如何做到前后一致?而不因时间的改变,心境的改变而选择波段的原则发生改变?那只有客观的指标。
今天就分享这样的一个指标。
解决波段的两端的选择难,前后不一致,随意的问题,并且可以选择多空两种模式,不存在重绘问题,很友好。
和之前一样,源代码也分享出来。
粘贴复制后如有代码运行错误,请注意是不是空格缺失或标点等存有问题。
如下:
// © web3_trader
//@version=5
indicator("public2----多头空头模式",overlay=1)
import web3_trader/public2___short_long/5 as cs
str=input.string("空头模式",options = ,title="选择模式")
show_last=input.int(700,title="显示长短")
hh=fixnan(request.security(syminfo.tickerid, str.tostring(cs.tf()), cs.hl(str,1),barmerge.gaps_on))
ll=fixnan(request.security(syminfo.tickerid, str.tostring(cs.tf()), cs.hl(str,0),barmerge.gaps_on))
refx(src)=>
a=src==src
atr=hh-ll
plot(hh,show_last = show_last,color=refx(hh)==1?color.new(color.green,0):color.new(color.blue,100),linewidth=3)
plot(ll,show_last = show_last,color=refx(hh)==1?color.new(color.red,0):color.new(color.blue,100),linewidth=3)
plot(ll+0.5*atr,show_last = show_last,color=refx(hh)==1?color.new(#0c3299,0):color.new(color.blue,100),linewidth=3)
plot(ll+0.382*atr,show_last = show_last,color=refx(hh)==1?color.new(color.red,0):color.new(color.blue,100))
plot(ll+0.236*atr,show_last = show_last,color=refx(hh)==1?color.new(color.red,0):color.new(color.blue,100))
plot(ll+0.618*atr,show_last = show_last,color=refx(hh)==1?color.new(color.green,0):color.new(color.blue,100))
plot(ll+0.786*atr,show_last = show_last,color=refx(hh)==1?color.new(color.green,0):color.new(color.blue,100))
plot(ll-0.5*atr,show_last = show_last,color=refx(hh)==1?color.new(color.gray,0):color.new(color.blue,100))
plot(ll-0.382*atr,show_last = show_last,color=refx(hh)==1?color.new(color.gray,0):color.new(color.blue,100))
plot(ll-0.618*atr,show_last = show_last,color=refx(hh)==1?color.new(color.gray,0):color.new(color.blue,100))
plot(hh+0.5*atr,show_last = show_last,color=refx(hh)==1?color.new(color.gray,0):color.new(color.blue,100))
plot(hh+0.382*atr,show_last = show_last,color=refx(hh)==1?color.new(color.gray,0):color.new(color.blue,100))
plot(hh+0.618*atr,show_last = show_last,color=refx(hh)==1?color.new(color.gray,0):color.new(color.blue,100))
ict核心理念什么叫做ict,任何的交易方法,不管是缠论还是ict,还是均线,还是道氏理论,或者机构订单理论,其实都是大中小机构互相博弈的结果,不是你看到破位,看到bos,就会发生什么,这些东西讲起来很简单,btc ict的教学帖子,我为什么能准确预判到他要去25880附近,又为什么能准确判断他要去26040附近,你们交易的过程中碰到订单块破位,空进去发现立马又被拉回,多进去发现立马又被打下来,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你们没有了解市场的本质,只是皮毛的学到了名词,而没有了解 过核心,所谓的均线,其实就是一帮比较懒的人,懒得去了解市场本质而偷懒的结果,这个图我已经明确的表示了整个市场的运行逻辑,我也全盘否定了ict创始人的观念,因为他发表的所有观点都是误导性的,不管是他内心是否知道,但是他的教学视频所阐述的观念都是错的,这个帖子是我最后一帖,超过30赞,我会进一步阐述这个观念
日经225CFD合约的做空案例——M头用法之我见
日经225 CFD合约中可见一个比较经典的图形案例:
左高右低,左大右小的M头结构,且该结构发生在期间没有明显回调的高周期涨势之后。使得该图形更具转折参考意义
何为左高右低?
即M头结构中,左肩的高低高于右肩,这代表着,随着行情的发展,多头走势在变弱,多头已经逐渐无力将行情价格推动到更高的位置
何为左大右小?
即M头结构中,左肩换手所消耗的时间从图标上看大于右肩。而我认为换手时间再某种程度上影响换手效果。左肩明显换手后行情并未延续,右肩换手相较左肩更差,代表着多头力量被消耗,在较高价位已经没有空头足够的对手盘。
但,M头结构中,做高右低的重要性要优先于左大右小。最终是否形成M头,也一定要等颈线破位才能确认。
在该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于贴近颈线的位置,形成了被称为“关前整理”的调整结构,然后才进行下破。这一点对于做空而言是非常好的,止损位置清晰,破位前有蓄力。是比较值得介入的做空交易结构。
对交易盈利与技术分析的一些理解一次和朋友的闲聊,让我对交易、对技术分析产生了新的看法,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想从交易赚钱的底层逻辑开始。
交易中,利润是通过价格变动,而形成低买高卖or高卖低买的空间中产生的
即:获得盈利的关键因素是价差。
那么,如何长期、持续地寻找、利用价差,便是交易盈利最重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小问题
1、如何做到长期、持续?
2、如何寻找价差?
先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谈起,关键词是:长期、持续。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弄清楚几个前提:
1、价格无法被完全预测,所有的价格走势都具备不确定性。
2、交易就是无数次的赌博
有这两个前提引申出来两个解题的关键
A、风险控制——对应前提1
如果说价格涨跌不具备确定性,就算接下来上涨的概率是99%,也有1%的概率下跌。
正因如此,我们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在交易的世界中没有绝对的事情
任何价格形态、任何技术指标,都有可能失效,而我们要做的是,在他失效的那一刻察觉出来,并且及时截断风险。
B、仓位管理——对应前提2
对于交易者来说,每笔交易都是一次赌博,而要想在这个市场中长期生存,自然不能一次性输掉所有筹码,要尽可能的减小自己的风险敞口,将风险与利润固定在一个合适的比例,即要限制好每一笔交易的亏损区间。
具体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固定交易手数、以损定仓、严格止损...
不论何种仓位管理方法,只要保证资金能够长期、持续地在市场中参与博弈即可
以上两个解题思路,做好了之后,便能够解决“如何做到长期、持续?”这个问题了。
那么回到第二个问题,“如何寻找价差?”
关于这个问题,解题的思路就太多太多了
比如从传统的技术分析来说,趋势线、支撑阻力,这些都是寻找价差的方法
从K线本身来说,实体占比大小、影线占比大小、波动率的突然放大和缩小...
寻找价差有非常多的方法和思路,这个就靠自己去探索了。
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点,我曾经对于“交易就是寻找价差”这一点领悟不深的时候,非常执迷于技术分析
执迷于各种各样的形态(三角、旗型、头肩、楔形、弧形...)、各种技术分析方法(威科夫量价分析、道氏理论、波浪理论、价格行为...)
用朋友的话来说就是“着相了”
其实当时我的主要聚焦点都不在“价差产生”上,而是放在了“这个趋势线要怎么怎么画”、“什么样的支撑阻力区间才是有效的”...这些问题上。
全然没有注意到,技术分析本身,只是寻找价差的一种方法,但不是绝对。
理论上在任何地方开仓都可以盈利、亏损,但关键是如何去找到大概率盈利的地方。
思路非常之多,技术分析不是唯一。
在和大家谈一谈,如果要用技术分析去做到盈利,应该怎么做?
技术分析的前提之一就是,价格遵循一定的规律。
而这个规律并不是每一次都生效,也就是说,价格遵循的规律,是一个概率性的规律。
而如果试图寻找“这个规律生效的规律”,即“规律的规律”的答案
那么你将一无所获,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黑洞问题
即“规律的规律是什么?” → “规律的规律的概率是什么?” → ...→ “规律的规律的规律的规律...的规律是什么?”
与其去寻找什么样的情况下,技术分析大概率会生效,还不如认清技术分析的本质,即,再规律的技术分析都会有失效的可能。
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那么我们的思路就改过来,就不要把目光聚焦在“什么样的情况技术分析会生效”上面了。
而是始终如一的坚守一种技术分析方法。
即,不再寻求胜率,而是寻求盈亏比。
既然任何技术分析都是概率性的,那就老老实实的持续使用尽可能少的方法
在其生效的时候,尽可能的赚钱;在其失效的时候,尽可能的减少亏损。
而至于为什么要用尽可能少的方法?
因为方法多了的话,你大概率不会把所有赚钱的机会都把握住,相反,更大的概率是:
这个试一下,那个用一下,把所有亏钱的概率都经历完,然后到了该赚钱的时候,心态已经产生变化了,不敢再去介入市场了。
交易中,我们赚谁的钱?交易赚钱来源于价格波动所产生的价差。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的是,如何去把握价差。
通过一种规律,一种模式,在概率的基础上,重复尝试寻找价差、利用价差并进行获利。
那价差如何产生呢?
本质上是大量主动型订单的部署,吃掉了更高or更低价格的挂单,产生了价格的跳动,从而产生了价差。
那也就是说,本质上我们是在企图寻找大量主动型订单部署的位子。
何为主动型订单?
1、主动买卖型
2、被动止损型
依照这个逻辑去看,我们本质上是在寻找:大量主动买卖单介入的地方,以及大量止损单被触发的地方
而通常,这两者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位子。
【毕竟是大量主动型订单将价格打到止损位,才触发止损】
好了,说了这么多,那来谈谈,我们如何发现这些位子?
首先需要知道,如此大量的订单,可以分为两个类型
A大资金
B锚定效应
A大资金
大机构们在一个区间内,部署了足够多的资金之后,必须要将价格打出成本区,否则自身就会面临亏损。
这种时候,大量主动型订单介入,将价格快速推动到一个新的区间。
对于这种类型的行情,坐稳扶好即可。大量资金一旦部署,就不会轻易撤出,就算要撤出 ,也会在图标上留下痕迹。
可以通过移动止损等方式来保护利润
对应之法:
大资金部署后拉升的机会,在整个市场中非常少见。
一旦抓住,就不要轻易松手
可以通过移动止损,浮赢加仓等方式,彻彻底底的持有到趋势转折。
B锚定效应
这种行情通常是没有大量资金的介入,有的只是如同“趋势线”、“通道线”、“支撑阻力”...等传统技术分析的支持。
而这种类型的行情,全部都依靠大量市场参与者的对这个技术分析信号所做出的回应,在短时间内形成的一种共识。
而这种共识并不同于大资金部署后拉升,具备较强稳定性。
由锚定效应所产生的行情,随时可以被颠覆。
应对之法:
由锚定效应产生的行情,在整个市场中比较常见。但是这样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即:行情运行模式并不具备高概率。
所以在入场之前,一定要轻仓,仓位不能过大
在入场之后,如果行情打到止损,则立即认亏离场。
若行情按照预期方向进行,则移动止损,尽量做到
“即使止损了,我也不会亏,甚至能小赚一点”
如同我这现在这一单NAS100所示,这就是一单根据“锚定效应”来介入的交易。
在入场之后,行情往预期方向运行,我就及时移动止损,现在就算打到了止损,我也不会亏钱,还能小赚一点
如何提高短线交易成功率?1.大部分人认为短线交易能够把资金快速做大,所以在交易圈很多人都喜欢短线交易,但我认为短线交易对交易者的交易水平是要求比较高的,在短线波动盈亏比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有高成功率的交易策略,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短线交易较高的手续费压力下获得可观的利润,本人虽不喜欢短线交易的模式,但对短线交易也有一些自己的经验!
2.我认为价格短期的波动更多是来自于多空力量短期的博弈结果,所以站在博弈胜利者的一方进行入场就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要素,从资金博弈的角度来看,当价格触及支撑位和压力位区域的时候,我们一开始是没有办法准确的预判到多空力量哪一方会取得胜利,至少我现在不行,所以我只能客观的过滤掉一些无法识别的机会,从而提高短线的成功率。
3.我认为价格处于支撑位的时候,首先支撑位出现的需求或压力区出现的卖盘,都是我们不能够直接判断该压力区或支撑位的卖盘和买盘一定能够造成短期价格的反转,所以在价格出现支撑位确定有效和压力位确定有效之前,都不在我的交易范围之内,大部分的交易者喜欢在价格下跌至压支撑位直接做多,在价格触及支压力位直接做空,我认为这样的方式极为不靠谱,因为支撑位和压力位本身只是交易者对价格走势的一种客观理解,并非具备科学依据,这是我对提高短线交易成功率的一些主要思想。
4.按照我的交易经验,当价格触及支撑位或压力位的时候,我们耐心等待价格在压力区形成一段小幅震荡之后,价格向反方向突破震荡区高点再进场交易能够提升我们短线交易的成功率不止一点,同时我们也需要主动放弃价格触及压力位和支撑位第一时间的入场时机!
以比特币为例,如何寻找有效支撑或阻力位(区间)?
左侧上方椭圆形所示区域内
围绕26500及27100两处均形成过压力支撑互换动作
但任何一次支撑及阻力,都未打出有效高点或低点
且任何一次支撑对应的量能、K线连续性都不连续
-------------------------------------------------------------------
右侧上方椭圆形所示区域内
在没有看到围绕26500附近的支撑或阻力行为
但27100附近仍旧经历多次支撑测试,且期间有部分“量价齐升”行为
综合考虑,对于整个顶部(暂时这么说)区间,27100这个位置持续区间更长、时间更久、测试更充分
-------------------------------------------------------------------
总结寻找有效支撑位或区间的方法(一家之言,欢迎探讨指正):
1、测试行为一定要有,但并非越密集越频繁越好,只是不断测试而未在视野内图表上形成可见条离的不是有效测试。
2、越是横跨时间较长的顶部或底部,其关键位置的寻找越要关注是否有始终贯穿其中的主线。原因在于早期的测试行为,经历过更长时间的运行后,筹码及共识行为发生改变的可能性越大。
3、触点越多越有效和近期走势中的再次测试,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关于币圈交易,对盈利本质的思考炒币有很多流派,主要是
1. 大周期流派。关注美联储、周线级别大周期、减半、牛熊更替周期等。他们的操作手法主要是在一个相对的历史低位,买入btc、eth的现货,持有周期在3-12个月不等,等待宏观流动性、周期性的反弹,一般不止损。通过仓位管理的方式以及时间的方式,来换取利润空间。心态极好,正常吃喝玩乐,对于日线级别的涨跌也基本不在意。老韭菜、大户的常见手法
2. 基本面分析的山寨币流派。通过研究项目基本面做中长线布局,对特定赛道头部项目进行分析,在二级市场找到低估项目,进行中长线布局。这个只有非常优质且有价值的项目,在熊市布局,等待到大牛市套现,才有获利的可能。比方法一来说,风险更高,预期收益也更高。综合性价比不如方法一,因为大概率你研究的优质项目,可能是一个垃圾,挺不过一个熊市就归零了,你也在黎明前割肉离场。
3. 技术指标的短线交易流派。通过一套技术指标,进行5分钟15分钟级别的主观交易,往往伴随着高倍杠杆,追逐热点。散户居多,虽然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但本质上就是赌博,常常伴随着扛单、追涨杀跌、浮亏加仓、一把梭哈等操作。这里面一小部分人,可能会在一段单边行情里获利,但一旦进入震荡或者持续的回调,则往往以亏损出局。因为重仓,心态极差、熬夜盯盘是常态,每过几分钟就得看一次行情。但最终结局大都亏损
4. 技术指标的中线波段流派。做4小时到日线级别波段,低杠杆(3倍以内)。通过分析常见技术指标、支撑压力、波浪模型等来判断趋势和买卖点。需要每天关注行情并作出决策。信念是高盈亏比试错,一把赚大的。这个系统理论上可行,但是实操上很难执行。同时这个周期的波动也还不稳定,只有在遇到单边趋势行情的时候,才能盈利。只要是震荡行情或者方向判断错了的行情,会不断止损,本金消耗极快,对心态也有很大的考验。难在执行交易系统,以及灵活性的把握上。如果只是现货交易,相对好一些,但是最终的胜算肯定要低很多
5. 机器人量化高频交易。这类属于高精尖的范畴,通过不断调优策略做高频交易获利,大部分时候都稳定和安全,遇到黑天鹅也可能血本无归。普通人无法涉足。
这几个方法里,首先排除2、3、5这类预期收益为负或者无法参与的方法
那么就还剩方法1和4.
对于方法1,相信绝大多数普通人只要能忍受住寂寞,就能赚到钱,赚的是周期的钱。但能执行下来的,少之又少。这也就是只有少数人才能赚钱的真相
对于方法4,对于交易者的要求极高,不但需要有一套靠谱的交易系统,还要求交易者始终做到知行合一,大部分时候是空仓的,适当的时候才出手,通过做少而精的交易,让自己的预期收益为正。而想要赚大的,就可遇而不可求了,错过总是常态。因为你没法总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还能正确的拿住。
对于我而言,方法1会坚定配置。方法4则要不断打磨不断提升心性,在资金曲线没有稳定上升之前,都以小资金练习为主
欢迎留言探讨,主页更多个人信息
供需与QML对仓位的移动主题:通过供需失衡与qm的案例分析
理解:
1、盘整与仓位的移动
2、价格上涨/下跌与仓位的移动
一、先看全图
1.供需全图
2.对应的QML模型:
二、过程解析:
1.盘整与仓位的移动
(1)盘整区间1
区间的作用就是聚集订单,如何聚集订单呢?
盘整区间1的价格上下移动,导致空头仓位上移至上边界;多头仓位下移至下边界。
如图:
(2)第1次猎杀流动性
一根大阳线完成对盘整区间1 的空头猎杀(不要忘记下方的多单止损单)
(3)盘整区间2
同理:盘整区间2的作用与区间1作用一样,价格上下移动,
导致空头仓位上移至上边界;多头仓位下移至下边界。
(4)第2次猎杀流动性
一根大阳线完成对盘整区间2 的空头猎杀(不要忘记下方的多单止损单)
(5)止损+涨追的突破单
第2次猎杀流动性的大阳线,会改变前期空头的心理,使其止损或涨追,即由空转多做突破买单;
且在价格回踩前期阻力位时再次做多买入。
2.价格上涨/下跌与仓位的移动
(1)价格上涨与仓位的移动
截止目前,价格完成了3次上涨
盘整区间1——盘整区间2-上破,如下图中的蓝色箭头,这里的每一次上涨都相当于使空头把仓位上移了,或上涨获取到了空头的流动性,这就是价格上涨内因:逼空头。
(2)价格下跌与仓位的移动
后续k线连续下跌,并破前低L,完成破位。
如图:
(3)第3、4、5次猎杀流动性
价格在下跌的过程完成 完成对之前多头的猎杀,
价格下跌就完成了对多头仓位的转移,这就是下跌的内因:逼多头。
如下图:
(4)流动性的另一种聚集
后续价格回测前低L时,完成S/R的转换,并又完成另一种流动性的聚集
(5)猎杀流动性
一根大阳线再次猎杀流动性,导致有人做多,最终匹配空头流动性,导致价格在双k延续自即MPL 供需失衡区域反走。完成此次交易。
————————————————分割线————————————————
更多知识或案例,详见相关文章或视频:
2023年3月16日交易心得分享什么是趋势的起点?
在我的交易系统中,传统里面的顶或底不是起点,它们只能算中继形态,可以涨也可以跌。
趋势的起点,在市场向一个方向展现绝对力量后,打破了平衡才能发展成趋势。
今天分享一个我交易系统中一个特殊的形态——垃圾盘整
处在这种盘整中,做空和做多,都是主观预测市场的赌博行为,交易趋势是一门跟随的艺术,Trade what you see not what you think.Price is never wrong.
目前市场,就处在这种垃圾盘整阶段,谁也不能掌控盘面“去往ta想要的盈利位置”。
向上的话,一部分落袋为安的人,会让上方阻力重重。
向下的话,之前上涨的惯性还没有被完全消化,现在做空没有盈利空间,做趋势空就是蚍蜉撼树。
目前能做的就是观望,耐心的等待盘面的变化,等到趋势出现,等到柳暗花明。。。